收录于话题
加星标,不会错过动态
是一场半自助的旅游。教师负责画蓝图,而孩子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旅行”体验。
什么,三岁的孩子自己作书?
开学以来,托小班每个孩子为自己做了一本书。里面记录了自己的家人,自己喜欢的蔬菜和水果,喜欢的玩具……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本书?
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某个具体知识点,因为知识点经常会过时、更新;教学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形成态度(或者价值观)。
1、社交能力
2、与人协作
3、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4、沟通与表达
5、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
6、主动学习
7、IT技术与媒体素养
8、不怕出错,重要的是解决
……
小托班儿童大多刚入园,人生第一次离开家庭独立进入社会。他们要熟悉幼儿园的人和环境,跟老师和同学互相了解磨合,理解彼此的不同,对自己有信心对别人尊重,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养成良好习惯……
所有这些,都要通过教学实现。
爱自己,爱别人
展示与自己有关的照片,向其他人介绍照片内容,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自己的认可。观看别人的介绍能够增加对别人的了解,知道彼此的不同。
老师也会展示自己的内容。这不但是为孩子做示范,也是通过一起做事情告诉孩子,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大人,我们是平等的。
沟通与表达
在教学里寻找孩子与人交往、与外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机会。有些孩子天生爱交际,有些孩子害羞腼腆,这是孩子的天性,不可改变,但是他们都要具备基本的交往能力。
在这个主题里,老师们为孩子寻找的发言机会是介绍自己的书、照片、玩具,培养当众发言的能力。
还特意安排孩子到别的班请哥哥姐姐和老师来讲故事,给孩子们提供了与外界交往的机会。
好习惯养成
好习惯为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行为基础。好习惯要从小养成,根据不同年龄孩子发展特点,对每个年龄段要养成的习惯做了细致计划。
小托班是建立日常行为规范的关键时期。
介绍“我喜欢的蔬菜和水果”帮助孩子了解蔬菜水果的营养。
“我喜欢的……”这个话题还能帮孩子思考自己的选择,为未来主动选择奠定基础。
分享最喜爱的玩具后,孩子们要送“玩具回家”,把玩具按照标签摆放在相应位置上,养成收纳好习惯。
其实这也是数学中分类概念的练习,不同种类的玩具放在不同区域。
除了主题教学,老师还会教孩子一日生活好习惯。比如进门打招呼,饭前便后要洗手。
社交
学校和家庭环境最大的区别是,学校有同龄人,他们有时交往有时争执,学校为他们提供了练习这些技能的机会。家庭环境里,所有玩具都是孩子自己的;但是在幼儿园,玩具属于全班孩子,因此孩子需要学会等待与分享,学会跟人沟通和交换。
所以教学里特意设置了一个环节,孩子们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分享玩具。
多感官刺激促进大脑发育
丰富的感官刺激可以促进大脑发育。日常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是视觉,但是听觉、触觉同样重要。为了刺激听觉,每间教室里都有音乐区,提供乐器刺激孩子听觉。
教学环节让孩子辨认自己的声音,从而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同时刺激听觉。
触觉和精细动作能力是早期发育的关键环节,对接下来的认知发展非常重要,手和手指的灵活性也是未来书写的基础。孩子们剪贴自己的书,使用胶水、粘贴,这些都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给孩子空间,他们会展示出让成人惊讶的能力。
小班: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
中班: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秋季入学,仅有5个名额)
大班:2015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秋季新班)
春节前最后一场招生说明会将于1月23举行,不要错过哦~
扫描下面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
关注视频号,了解每日动态
让童年就像童年
让孩子成为自己
让教育回归教育
专注3-8岁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