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推荐一个公众号——“帝呱呱星球”,主笔是一位另类的“海淀妈妈”—— 十一姐。她以前是杭州电视台的首席记者、央视年度最佳出镜记者,后来考取了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师。十一姐的老公是一个真学霸,奥赛保送北大,是全球第一个把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用于搜寻脉冲星的天文学家,一个真正的科学家爸爸。
帝呱呱星球还有一位“宝藏”主笔诞姐,则是传说中的“顺义妈妈”,一个财务自由的成功投资人,能接触到很多顶级的教育资源。
和很多贩卖焦虑的公众号不同,她们的口号是“鸡娃时代的少数派”。
她们说,不焦虑,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有视野,看得懂教育政策的变化,看得到世界的大趋势,找到方向,所以不盲从;还要有方法,懂得玩中点拨,懂得让孩子摆脱低水平的努力,找到高效率、有段位的学习方法,所以心里不慌:同时也要有原则、懂取舍,理解儿童心理,平衡孩子的身心健康。
如果大家想看到更多他们分享的视野、方法、政策解读和帝都的稀缺学习资源,就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帝呱呱星球」吧,文末还准备了“超值大礼包”,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哦▽

前段时间偶然刷到一个综艺节目,叫《告诉世界我可以》,里面有一期,讲到杭州的一个6岁小女孩甜心。
讲真,看这期节目有点跟看恐怖片似的,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强烈的压迫感。
甜心一共有10个兴趣班:主播、模特、英语、滑冰、画画、舞蹈……
周一到周日,满满当当毫无空隙,有几天还得赶场子连轴转。
早上8:30,甜心就已经在做数学题了,妈妈则像一个幽灵一样盘旋在女儿周围,一会儿纠正孩子的坐姿,一会儿训斥: 这个题目都做不出来? 一会儿掐着表算时间:再过5分钟我们就得走了!
甜心上培训班的时候,妈妈在手机上制定第二天的培训计划,日程被细化到了每分钟。
上完两个培训班,好容易回到家里,轮到爸爸上阵陪玩乐高。
本来以为该可以放松一会儿了吧?结果爸爸的操作也是闪瞎我的双眼。
爸爸故意把甜心拼好的乐高拆了,骗女儿说是自己不小心碰坏的,就为了测试女儿的耐心。
玩乐高,也不是为了让女儿放松,而是因为拼乐高能锻炼专注力。
这个家庭,看起来似乎有些极端,但其实它又代表着一种普遍的家长心态:
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应该是有意义的,不能被浪费;
孩子的每一时每一刻,每一个举动,都在被测试、被评价。
当别的孩子认真参与课堂的时候,她始终紧皱眉头、心不在焉。
节目里有个特别的设置,叫“树洞”,孩子可以跟树洞说悄悄话。
你刚刚一直在叫妈妈“假妈妈”,那你的真妈妈在哪里啊?
看着甜心笑着说“真妈妈丢了”,作为观众,我的眼圈都红了。我替孩子难过,也替父母难过。
没有父母是不爱孩子的。我相信甜心的父母做出的这种种安排,是出于爱。因为他们看不到其中的害。
现在的教育有一个吊诡之处:一方面,我们让孩子过着一种被安排、被掌控的高压人生;一方面我们不停的追问,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失去了内驱力?为什么那么脆弱,那么容易抑郁?
抑郁焦虑也好,内驱力的丧失也好,它们的配方正是这两个原料:
这些年,我们经常会看到关于孩子抑郁甚至自杀的新闻。有很多人,甚至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想不通: 孩子成绩优异,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也没有遭遇过巨大的创伤,为什么会出现问题?
他们可能会试图去寻找一个非常显性的原因,比如说霸凌、某一次不能承受的失败等等。
但其实,真正的原因并不总是房间里的大象,而是房间里的空气。
《自驱型成长》这本书里,拿两个孩子举过例子。一个孩子叫亚当,住在芝加哥南区,曾经亲眼目睹自己的哥哥被枪杀; 另一个孩子叫萨拉,上私立学校,学习压力非常大,她成绩很好,但是睡眠质量很差,还经常头疼。
如果科学家扫描这两个孩子的大脑,会发现他们的脑扫描成像惊人的相似,尤其是涉及应激反应系统的脑区。
因为慢性压力对大脑造成的伤害,和遭遇重大的创伤是相似的[3]。
如果压力荷尔蒙迅速上升,但马上能回落,这就是健康的压力反应。
但如果压力一直存在、挥之不去呢?它会缓慢的、但永久地改变杏仁核。这就好像是在大脑中留下了“伤疤”,只需要越来越小的压力,就能触发它一次次的发作[4]。最后,甚至可以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仍然触发抑郁。
家长的另一个误解是,如果我们帮孩子把一切安排好,孩子什么也不用操心,就不应该有什么压力。
但事实是: 失去掌控感,可能是天底下最让人有压力感的事情。
人类压力研究中心的索尼娅·卢比安(Sonia Lupien)总结了给生活带来压力的事,并巧妙地把它缩写为——N.U.T.S。其中的“S”,就是 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当一个人感到不能驾驭局势。
他们必须坐在自己没办法选择的班级里,必须听没办法选择的老师讲课,还要和没办法选择的孩子相处;
他们要面对严厉的老师、排挤自己的同学,上课不能说话,甚至下课也必须坐在教室里一动不动;
我们那个时代,上课压力再大,下课就可以疯玩,而现在的孩子,即使回到家,也被安排的满满当当;
他们从两三岁,大脑还没发育强大、对压力还极其敏感的年纪开始,就要面对竞争、面对严苛的时间表。
这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就是生活在一个失控的、压力永不回落的环境里。
所以才有那么多悲剧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而悲剧的种子,其实是在日复一日悄无声息中种下并生长的。
那么,慢性压力和失去掌控感,又是怎么杀死孩子的内驱力的呢?
赢下比赛、获得认同感……所有的这些奖赏性体验都会导致高水平的多巴胺。[5]。
相反的是,无聊枯燥的体验、失控的感觉、慢性压力,会让多巴胺水平逐渐下降。而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孩子的动力也就随之流失了。
其实,即使没有这些科学的解释,也能想象其中的联系。
试问,一个都没有任何机会去自由探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孩子,怎么可能发现自己的热爱所在呢?
兴趣,一定是在自由的探索中闪现,而不是被强行注入孩子体内的。
其实,慢性压力和失控的感觉,还会引发很多的问题,比如,压力会让身体分泌皮质醇,而皮质醇使海马体体积变小[6],从而让孩子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问题。
比如,她在兴趣班上,即使面对有趣的歌舞游戏,也展现出的面无表情、兴趣寥寥。
比如爸爸妈妈觉得她没有耐心、不够专注。他们觉得这是孩子天生的问题,殊不知,这可能是父母种下的因与果。
倾尽全力,孩子并没有赢在,反而可以说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真的好想对甜心的父母说一句:悬崖勒马,趁犹未晚矣!
面对内卷化、面对剧场效应,或许我们没法做到另辟蹊径、独善其身。
第一,给孩子留白。允许孩子拥有一些无聊、发呆、瞎玩的时间,允许他们有时间从压力中恢复过来、有机会探索热爱;
第二,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控制感。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做选择、做决定;
第三,做好排序。教育到最后,就是平衡的游戏,而平衡点,对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家长必须在心里有原则、有排序,在可承受的区间范围内追求最好,但在相冲突的时候,不左顾右盼,而是义无反顾的舍弃。
你有没有想尽办法出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反正我有。
我们必须看到,我们根本无法迫使孩子走上我们为他们设想好的路。他们终究还是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在之后的人生中,凭借一己之力修正这条路的方向。
我们能给孩子的,要给孩子的,是这种修正的能力,是孤独的面对漫长人生的动力和勇气。
参考来源丨[1]《深井效应》作者:娜丁·伯克·哈里斯(Nadine Burke Harris) 原作名: Nadine Burke Harris
[2]《自驱型成长》作者: [美] 威廉·斯蒂克斯鲁德(William Stixrud) / 奈德·约翰逊(Ned Johnson);原作名: The Self-Driven Child: The Science and Sense of Giving Your Kids More Control Over Their Lives
[3]Peter M. Lewinsohn et al., “Natural Course of Adolesc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a Community Sample:Predictors of Recurrence in Young Ad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7, no. 10(October 2000): 1584-91.
[4]Kelly Allot et al., “Characterizing Neurocognitive Impairment in Young People with Major Depression: State, Trait, or Scar? , ”Brain and Behavior 6, no. 10(October 2016), doi:10.1002/brb3.527.
[6]Dopamine Jackpot!Sapolsky on the Science of Pleasure,produced by 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performed by Robert Sapolsky(February 15, 2011;FORA.tv), May 16, 2017
[6]https://www.jneurosci.org/content/37/33/7994

今天,「帝呱呱星球」还专门给大家准备了“超级大礼包”,在他们公众号后台:
如果你认同她们关于“教育”的思考,在她们的公众号里还有很多“干货”,赶紧扫码关注吧!
1、关于教育的大方向:
【学习力】
【数学】
【语文】
2、关于身心的保护伞: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果壳亲子Guokr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