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次
闻
香
作者:朱继文
早晨入园,教师忙着接待儿童。
天天抱着一个毛绒玩具小熊,兴高采烈地走进来。
天天跟王老师打招呼:“老师好,这是我的香香熊。”王老师微笑着向孩子招手:“天天好,香香熊太漂亮了,可以放到娃娃家里吗?一会儿你到娃娃家玩的时候和小朋友分享,赶快洗手吧。”说完后王老师开始做早餐前的准备了。
天天点点头,似乎有点失落。扭头看到了张老师,天天举着自己的小熊又走到张老师身边说:“张老师好,您看,这是我的香香熊。”
张老师正指导孩子们盥洗,听到天天的声音转过头:“天天早上好,香香熊啊,给班里的小朋友带的吗?太好了,谢谢宝贝,赶快放下小熊洗手准备吃饭吧。”这时身边在洗手的小朋友袖子滑落到手腕上,张老师赶紧帮忙挽袖子,并提醒其他孩子打肥皂洗手。
天天本来还想讲什么,看张老师忙碌的样子,欲言又止。但怀里一直紧紧抱着香香熊,不舍得放下。
闻 「香」
就在此时,天天看到了宋老师,她慢慢走到宋老师面前:“老师,我带的香香熊。”声音比刚才也小了。
我们想知道宋老师是怎么做的吗?她为什么这样做?言行背后是用什么在支持孩子呢?我们经常说要给孩子有效的支持,怎样的支持才是有效的支持呢?怎样的支持能使孩子心里满足又获得发展呢?
宋老师是这样做的——
她与孩子打招呼:天天好啊,是香香熊吗?宋老师故意把香香两个字加重了音,“那让我闻一闻可以吗?”
天天立马开心地把小熊举到宋老师面前,宋老师把鼻子贴近小熊闻了闻,故意疑惑地说:“咦,是香香熊吗?我怎么没闻到香味呢?”
天天有些吃惊,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回答,自己也下意识地闻了闻,好像要验证一下。
没等孩子回答,宋老师马上又提出了自己的请求:“能让我再闻一闻吗?”天天刚刚疑惑低落的情绪马上燃起了希望,赶快把小熊送到宋老师的鼻子前,宋老师边点着头边说:“嗯,我好像真的闻到了一些香味呢。”
听到宋老师说小熊有香味,天天露出了笑容,又抱着小熊轻轻闻,得意地说:“您看,我说是香香熊吧?”
宋老师对着小熊说:“香香熊,香香熊,身上有香味的小熊,我很喜欢,让我再闻一闻吧?”
天天一听,脸上笑开了花,把小熊高高地举到宋老师眼前。宋老师抱着小熊像陶醉了一样:“这个香香熊的味道太好了,真是香味扑鼻啊!”
天天也用力吸了一下鼻子,一同沉醉在老师与儿童共同营造出来的童话世界中。香香熊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只有童心洋溢的人才闻得到。此刻,香香熊的香味正浓!
S M E L L
我们怎么看待宋老师的教育方法呢?
这三次闻香的过程,宋老师完全是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第一次的幽默、第二次的理解、第三次的支持,让失落的孩子心花怒放。
三次闻香,有语言的交流、有词汇的丰富、有情感的投入、有礼仪的浸润、有对孩子心理的懂得和支持。外在看是教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其实我认为更是教师儿童观的自然体现,是做人做事的一种行为的外化,是品行的一种自然的流露。
其实教育并不需要我们去套用书本理论的方式方法,只要你能够读懂儿童、愿意接纳儿童、有一颗童心未泯的心,因为这样的方式足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与他的心贴得很近,孩子也一定愿意与老师敞开心扉。而敞开心扉才是我们了解孩子的开始。
有人说,在幼儿教师身上很难看到时光流逝的痕迹,为什么呢?因为她们生活在孩子的童言稚语中,自己也拥有了孩子般看待世界的眼光和角度,不断发现生活中细枝末节的美好,对事物保持好奇和兴趣,自然也就如璞玉一般温润自在。
所以,我认为好的儿童观不仅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更是要自己也心怀童心、有游戏精神!当我们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儿童的愿望时,当我们也有稚趣、热情、幻想、自由、创造等精神特质时,当我们和孩子一起惊叹生活中的“哇”时刻时,您一定是幼儿园里最受欢迎的“孩子王”。
可现实中,我们时常忙碌于赶场一样的各种环节中,走进孩子的心里变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甚至有时不经意中伤害了儿童的心都还没有察觉。因为那样心里装的不是儿童,而是各种琐碎的工作罢了。
前面那两位老师的方法,从外在看也是很有礼貌、能够尊重儿童的,但细致分析起来只是对孩子交流的一种应和,是从教师自身出发的一种命令和要求。
懂得儿童、理解儿童、欣赏儿童、贴近儿童,这就是对儿童最好的尊重,也是最好的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发生,合理有效的给与回应,这就是教育人应该拥有的品质。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内化为教师行为,这是我们需要长期去努力做到的。
嗨
,
童
真
有的老师会说,道理我们都懂,但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在幼儿园里我们需要全程提高警惕,生怕哪个孩子磕碰了、受伤了,而且要做的事情就摆在那,要蹲下来像孩子一样和孩子沟通,真的不容易啊。
所以,在文章的结尾我想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让自己的脚步从容起来呢?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兼顾幼儿安全、保障各个环节顺利进行的同时又能照顾到个别幼儿的情绪呢?是工作方法的问题么?是环节安排太紧张的问题吗?还是自己的心不够放松呢?如何做到时刻心中有儿童呢?如何保护自己的那份“童心”呢?你心中的“香香熊”,还在吗?
作者 / 朱继文
别因为忙碌而失落了心中的天真
END
继文视角
继文随笔
继文夜话
制一盏花茶,香气鲜灵浓郁,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闲谈中有情调,漫步中有智慧,能极致专注,也懂得惬意舒展,才是幼教女神们最芬芳的模样。
优师教研
鹤鸣生活谁乐继,琴心童画趣成文
我有一杯好茶,你有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