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就是儿童视角的学习
作者:朱继文
纵观教育部出台的各种文件,都传递出同一种声音: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要让孩子玩儿起来。
其实,孩子们想玩儿、期盼着玩儿,老师也想让孩子玩儿,并且想方设法让孩子开心地玩儿,但部分家长不想让孩子玩儿,一看到孩子胡乱地玩儿就着急、担心、焦虑。
我特别能理解家长的心情。因为圈里的人都在晒娃,这家的娃会背50首唐诗了,那家的娃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还有的娃一天就学会了汉语拼音的韵母了……哎,看看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孩子,就知道玩儿了,什么都不会,家长能不着急吗?只能恶补了。于是出现了各种的学习班和速成班,目的就是孩子在一个月内掌握所有的汉语拼音和50以内的加减法。
要知道这个数量对孩子们来说,可真是煎熬的事情。您有没有担心过,孩子通过这一个月的恶补,会不会就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了呢?会不会开始逃避学习,为学习找借口了呢?不知道您为孩子的长远发展着急没有?您有没有想过,这对儿童长远发展来说,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
在这里,我想和您一起探究几个问题:儿童的学习是什么样子的?能让孩子一辈子喜欢的学习是怎样的?怎样才会有儿童的学习发生?
儿童的学习
是什么样子的?
我认为,儿童的学习一定是发自儿童内心的,也就是说当儿童有自发的心理需要时,才会有学习发生。儿童的学习一定不是成人愿望的静坐书写的模样,也不会是孩子指字认读的模样,更不会是班级孩子共同齐读吟诵的模样。
能让孩子一辈子都喜欢的学习
是怎样的?
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样本证实:要让孩子真正享受自己的玩耍时光,给孩子选择的机会、给孩子探究的时间、给孩子寻找答案的支持。
儿童的学习
怎样才会发生?
有质量的学习要得到孩子的认同和接纳,当孩子的问题成为思考的对象时,当思考成为孩子的内心需求时,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孩子思考问题的火花,需要老师帮助其点燃,不断地追问并与儿童一同思考,这就是做教师的乐趣,也是激发孩子爱上学习的必经之路。幼儿主动参与的活动,才可能发生真正的学习。当老师想教给孩子什么的时候,不是一门心思地去找教材,因为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要考虑孩子需要什么、想干什么、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
在与儿童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者更是学习者,要理解教育与孩子成长的衔接关系。明确教和学的目标,思考为什么要教?为什么在实践中要这么做?理解儿童、关注儿童是怎样学习的?理解儿童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学习的。所以家长们不要担心,我们看到孩子的玩儿对于他们自己来讲就是学习。在幼儿时期,成人要放开松绑儿童,要让孩子玩个够。
可能,还是会有许多家长不赞同我的建议。因为确实有家长在现实面前“吃了亏”:小学一年级入学考试,我的孩子什么都不会能分到好的班级吗?上学第一天语文课,我的孩子不会拼音能跟得上吗?别人的孩子已经起跑了,我的孩子还应该站在原点吗?
是啊,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人家孩子什么都会,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家长着急;人家孩子得了满分,自己的孩子还不理解什么叫考试,家长担心;人家孩子能够抢答老师的问题,自己的孩子还置之不理,家长焦虑。
可换个角度,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很多时候孩子提早学习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担忧?是为了给家长自己争面子,让家长心里舒服?
其实“超前学习会透支学习力”、“儿童是在玩儿中学习”的道理家长们或多或少都听过,只是不敢用自己的孩子做赌注罢了。
家长是揣着怀疑、质疑的心情去对待教育部和幼儿园经常说的“玩儿”的,家长担心让自己的孩子做了试验品,以后补都补不回来。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家长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执着,让孩子从小就失去了对学习的愿望。这样不能够站在儿童立场的学习,对儿童的发展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违背了儿童发展规律的所谓儿童的“学习“,对儿童来讲其实是一种伤害。
每个人对儿童的“玩儿”都有不同的理解。家长们可能会认为玩儿与学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担心孩子因为会玩没了学业,阻碍了长久的发展。
我们认识的“玩儿”与家长的有所不同。比如我与家长聊天时问:“在家孩子吃橘子时,您都做什么?”家长会觉得这个问题莫名其妙,多数的回答是:“我有的时候陪着吃,有的时候会做自己的事情,孩子自己吃。”
我说,这就是家长与老师的不同之处,教师把孩子的生活都当做孩子学习的时间。家长认为吃橘子就是吃橘子,教师则会认为吃橘子就是孩子的玩儿,也是孩子的学:摸一摸、滚一滚、扔一扔,打开数一数橘子里有几个瓣?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哪个橘子里面瓣多哪个瓣少?橘子瓣与橘子籽一样多吗?橘子皮、橘子籽能做什么?还可以怎样玩儿?等等,一系列的游戏就开始了,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对于孩子来说充分感知橘子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
其儿就是在“玩中学”和“学中玩”的,玩儿对于孩子来讲就是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和活动,对孩子来说都可以是有价值的学习。
让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儿童的心灵,走进儿童世界,一起在玩儿中感悟成长的魅力。你会发现,玩儿就是儿童视角的学习。
1
END
1
作者:朱继文
▼
END
继文视角
继文随笔
继文夜话
煮一壶铁观音,茶音高而持久,滋味醇正浓厚,香气如空谷幽兰,一泡浓郁,二三便如佳境,四五六深入灵魂,七泡余香回神,犹如独特视角,亦如老友畅谈,豁然开朗于醍醐间,岁月时光里教育初心常伴。
优师教研
鹤鸣生活谁乐继,琴心童画趣成文
我有一杯好茶,你有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