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浅谈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一般常用的方法有操作法、游戏法、比较法、启发探索法、讲解演示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笔者认为在幼儿数学教学的众多方法中,操作法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在教师地指导下,运用实物、教具、学具等各种材料,按一定的要求,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活动,学习掌握数学有关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那么如何让数学操作活动发挥它的有效作用呢?

  一、注重操作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实效性,提高幼儿对数学的感性认识

  操作法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教法,对幼儿而言是幼儿自身学习的重要方法,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操作去寻求答案的活动,我们在组织游戏活动时,不仅让幼儿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又要注意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让幼儿每拿到一道算式就口编一道符合逻辑的应用题。在此类游戏活动中既能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10以内的加减计算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认识长方体时,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触摸、动手制作等多种方法来感知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结构特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课前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和考虑幼儿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活动。注重其实效性。如:学习“7”的组成,课上教师为每个幼儿准备了7个棋子,教学时,要求幼儿先数一数共有多少个棋子,再把棋子分成两部分,试试有多少分法?幼儿兴致勃勃地开始来操作,还未等幼儿完全分好,教师已请幼儿回答结果,教师虽说让幼儿操作但不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这样操作只是走过场而已。教师可设计成如:准备7种物品①按大小分,可分成1和6、6和1;②按颜色分,可分成2和5、5和2;③按形状分,可分成3和4、4和3;教师让幼儿操作时,应进一步提出要求,你是怎么分的?想一想,还可以按什么分?这种描述尽管只是对感性认识的描述,但它却是形成概念和判断的基础。所以在设计操作时,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要求,来规定操作程序和规则,考虑幼儿的实际水平,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来操作,也是保证操作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注重操作活动的游戏化,让幼儿在主动探索、操作中获得知识

  爱活动、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操作活动游戏化。比如:学习单双数时,我让10个小朋友排好队,并给他们编上号,让他们单号或双号出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我请10个小朋友表演乘车,上去几个人,车下还剩几个人,合起来一共几个人;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和找相邻数,我就让他们玩扑克牌。再如,学习5的组成时,打破以往先由老师讲解、示范演示教具,再由幼儿模仿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采用玩“撒圆片”的游戏,我将红、绿两种颜色不同的圆片分别贴在一起制成双色圆片,游戏时,每人得到5个双色圆片,幼儿把5个双色圆片往桌子上轻轻一撒,看一看,5个圆片中有几个红色圆片,几个绿色圆片,从而自然得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再将其结果一一记录下来。如此经过反复游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最后,再由老师系统地总结幼儿所记录的答案。这样把幼儿所获知的感性经验真正上升为理性知识,在操作活动中不断强化其数概念,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操作活动中主动探索获得知识。

  三、灵活运用操作活动,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及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操作活动来降低学习难度,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如:认识梯形的活动过程中,幼儿已有了认识正方形、长方形的经验,因此,我没有直接给幼儿梯形的概念,而是为幼儿准备许多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剪刀,让幼儿自己来折一折,剪一剪,,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自己发现梯形、寻找梯形,并让幼儿在折折、剪剪、找找的过程中,比一比,找出几种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将自己的发现与原有的认识作比较、分析,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了。其次,给幼儿讨论评价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同伴间的讨论、相互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开拓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互相协商的能力,从而提高集体探索活动的水平。操作材料对于幼儿学习数学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幼儿动作的发展影响并决定着思维的发展,动作方式越多样,思维的内容就越丰富。因此我供给他们多变的操作材料,促使幼儿在操作中进行多变的探索。如:在计算区,摆放许多颜色、大小、形状、厚薄各不相同的几何图形。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幼儿摆出多种有规律的几何图形接龙。有的按大小规律去摆,有的按颜色规律去摆,有的按数量规律去摆,有的按图形顺序去摆。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幼儿探索活动的能力而且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敏捷,更富有创造性。

  总之,在数学活动中,“操作法”是幼儿探索知识,寻找知识之间联系的有效方法,这是一个引导幼儿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幼儿必须动手动脑。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更好地运用“操作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操作法”发挥最佳效果。

【浅谈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浅谈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