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入
托分离焦虑
什么是分离焦虑?
孩子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
陌生环境带来的焦虑
孩子入园前,始终没有长时间离开过家人,当初次进入园区迈进教室的那一刻,环境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和新鲜的。
无论是家具的摆放,还是卫生间设施都和家里不一样,让孩子感到好奇的同时也会引起恐慌和不安,甚至引起心理上的压力。
生活变化带来的焦虑
在入园之初,孩子会对园区固定化的生活节奏不习惯,这是因为他们已经熟悉了家里的生活作息或是随心所欲。有的孩子在家挑食、偏食,到幼儿园后也是如此;有的孩子精力旺盛,没有睡午觉的习惯等等……这些变化和规则的约束,都会让孩子在初期拒绝上托班。
自理能力弱带来的焦虑
入园前,生活中全方位的包办,造成大部分孩子的生活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老师会培养孩子逐步学会独立吃饭、如厕等,相对能力较弱的孩子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对父母过于依恋
患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平时一直与父母在一起,特别是妈妈。妈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照顾也会使孩子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感强的毛病。一旦与妈妈突然分离,分离焦虑避免不了。
父母焦虑遗传
研究发现,父母患有焦虑症,孩子焦虑症发生几率明显高。
畏惧综合征
这是孩子社交能力差的表现:胆子小的孩子依赖性强,不会和身边的孩子交朋友,适应能力较差。他们会把陌生的地方看成“狼外婆”的家,充满恐惧。
孩子初入园后可能会出现的表现?
01 怕生
不愿意与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抵抗交往,躲避,缩在角落或无人之处。
02 强烈反抗
表现为哭闹打人、咬人、摔东西、抢玩具等。
03 拒绝吃东西、喝水
有的家长平时在家里使用不恰当的强化手段,让孩子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这些孩子来园后,容易表现为拒吃、拒喝。
04 跑出教室一个人
由于新接触一个环境,周围都是陌生人,也没有小玩伴,自己也没感觉到在园区跟家里有什么区别,就自己跑去一个地方玩耍去了。
05 说谎
如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
06 易生病
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
07 尿裤子、尿床
由于老师掌握孩子的规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自立能力弱的孩子而言,来到一个新环境,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家长多带上几套换洗衣裤就行。
08 不愿上托育园
抵制情绪较大,晚上睡前或者早上睡醒后易哭闹,哭着说“不想去上学。”
09 睡觉惊醒或是做噩梦
当孩子与家人分离后,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质量变差,会出现做噩梦或是惊醒的现象。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提供一个代替父母的物品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一个玩偶或者抱枕、毯子、毛巾之类柔软的物品,在妈妈离开的时候,让它代替妈妈陪伴。
练习短暂的分离、重聚
为了让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可以不时地短暂离开孩子,告诉孩子你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等你回来时要主动拥抱孩子,鼓励孩子的表现。
平静地分离
A.离开时认真和宝宝道别
B.告诉宝宝自己要去做什么
C.告诉宝宝自己何时会回来
D.宝宝哭了就安抚说:妈妈知道你想和妈妈玩,但妈妈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你今天可以和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耍,他们都是你的好朋友。
E.放心离开,家长不要犹犹豫豫或带动着焦虑情绪。
F.回家时用激动夸张的情绪拥抱孩子,逗逗孩子,让孩子会家长离开后的再次出现有所期待。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孩子有分离焦虑,妈妈们或多或少也会有分离焦虑,甚至更厉害,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吵闹不让你离开而发火,这样会让孩子的分离焦虑更厉害。
绘本推荐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看不见的线》
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在做什么,一条看不见的线,可以把家人、小朋友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要心中有爱,隐形线就永远存在。
《可以不去工作,一直在家陪我吗?》
工作是什么?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去工作?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渴望,也让孩子理解工作的意义。
《我妈妈上班去了》
妈妈下班后愉快的亲子时光,让短暂的分离充满着愉快的期待!这本书不仅安抚了由于父母外出上班而焦虑不安的情绪,也给不得不暂时离开孩子去上班的父母带来的慰藉。
《我不想离开你》
因为爱,所以放手!可是无论你走到哪里,妈妈的爱都会如影随形。希望通过这些方法,给孩子提供一个缓冲期,从亲子陪伴逐渐过渡到独立在托班。
END
限时领取知识福袋
# 精彩推荐 #
上过早教托班的孩子和没有上过的有什么区别? |
新冠对生殖有影响?明年的出生率会是历史新低吗? |
年过完了,该送娃娃上托育了! |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专业指导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