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7岁女童走失的事情牵动着网友们的心,大家一直在等孩子回家,然而等来的是女孩遇害的消息。
孩子被发现的地方,距她出生长大的村子只有500米,被残忍地扔在垃圾坑里,我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1
网友火眼金睛
发现可疑迹象
没法接受,任何一个当妈的,都没办法接受。
疑似孩子父亲的朋友圈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星期日上午,孩子蹦蹦跳跳出门玩耍,据说是去做核酸。
孩子最后出现在监控中的画面
1个小时后,父母出门寻找,发现孩子不见了。他们找遍了几个村子,所有孩子可能去到的地方,都未见踪影。
他们迅速报警,警方紧急启动了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和命案工作机制,挨家挨户排查。
调查视频中,一位被询问的老大爷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称看到女孩被一辆白色面包车给带走了。
当时就有网友在下面留言:这个大爷支支吾吾,含糊其辞,就很可疑,建议重点查查他。
结果真被网友猜中了,警方认定的嫌疑人正是这位76岁男子,是孩子平时当爷爷看待的人。
女孩被他残忍抛在距离村子不过500米的垃圾坑里,76岁的老人,对7岁的孩子,怎么下得去手!
据知情人透露,嫌疑人曾想和孩子奶奶一起过日子,遭到女孩爸妈反对,因此怀恨在心,借机报复。
据曾在这里做过村干部的人士透露:嫌疑人在村里的人缘关系很差,与自己子女的关系也不好,多年前还砍伤了自己亲弟弟的脖子,甚至上前劝架的侄子也被他砍伤了鼻梁,另外,该男子还曾因容留妇女卖淫而坐过牢。
凶残,冷血,狡诈!
我们不知道孩子遭遇了什么,但可以想象她当时有多么绝望恐惧和无助!
电影《素媛》剧照
太无力了姐妹们,平安养大一个孩子有多难?
绕过了产检的惊心动魄,绕过了养育的不知所措,绕过了疾病,意外,车祸……
却没绕过身边的坏人。
真是应了那句话:我怕鬼,鬼却未伤我丝毫。我不怕人,人却令我遍体鳞伤。
总以为坏人很遥远,殊不知,危险往往来自身边最熟悉的人。
2
危险,并不遥远
七成,熟人作案
虽然警方没有透露过多细节,但结合嫌疑人的过往和之前失踪儿童遇害的新闻,大家还是为孩子瑟瑟发抖。
这个案子让网友们想到之前襄阳失踪的7岁小女孩,孩子最终被发现埋在邻居的后院里。
这一次,又是熟人作案!
以未成年性侵为例,据“女童保护”(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的一项数据统计,未成年被侵害,超过7成是熟人所为。
熟人作案的案例中,教师、教职工(含培训老师)占比30.74%;
亲人亲属(父亲、继父、兄长、叔伯等)占比20.78%;
网友占比18.18%;
邻居朋友(含同村人)占比16.02%;
其他生活学习接触人员占比14.29%。
受到侵害的不仅是女孩,男孩也不能幸免。
而这仅是基于公开报道的数据。
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表示,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害,其隐案比例是1:7。
也就是说,1个新闻的曝光,或许意味着7起案件已然发生。
很多孩子,在成年后才有勇气把这些经历说出来。
因为很多侵害就发生在家庭里,也许就是平日和蔼可亲、走得很近的亲戚,在大人面前亲切有爱,单独跟孩子相处就是另一幅嘴脸。
小孩子懵懵懂懂分不清哪些是侵犯,又羞于对父母启齿。
羞耻感、负罪感、创伤记忆,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散,孩子们往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我还想到最近在做的一件事。
姐妹们在咱的快递箱中应该都收到这样的“公益寻子”DM单,这是包妈和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一起发起的公益寻子活动。希望通过微薄之力,帮孩子们找到回家的路。也在这里感谢所有愿意帮助扩散的姐妹们
在整理孩子们的走失信息时,我的心情五味杂陈。
“姐姐带着弟弟一起到村里祠堂门口玩,1个小时后爸爸去找,发现孩子不见了”
“孩子和好朋友两个小女孩在村子里玩,很晚都没回家,去找已经不见踪影”
“孩子在家里客厅看电视,妈妈在卧室睡觉,醒来发现孩子不见了”
“爸爸在院子里修车,孩子在家门口玩,大约半小时爸爸到门口看,发现孩子已经不见踪影”
……
在看到这些信息之前,一直以为孩子走失或被拐,多出现在车水马龙、人流密集的商场、车站、游乐园,没想到我整理的30多个孩子走失信息,除了个别负气离家出走的,几乎都是在家门口发生的。
再结合这样的新闻一脑补,简直后怕。
趁着这篇文章赶紧给大家提个醒,不要觉得这样的事情距离咱的孩子很遥远,不要心存侥幸。
即使是最熟悉的环境,即使觉得孩子已经足够大了,即使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也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出门。
任何一个案例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百分之百的灾难。
3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哥哥的学校组织过一次家长课堂,第一期就是关于孩子性教育主题的。
前来分享的,是一位拥有10 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学专家。老师讲的非常专业非常实用,我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重点吧:
1.如何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未成年人跟成年人的力量对比,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一旦遇上,无处可逃。
2.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父母像介绍眼睛鼻子耳朵一样,大大方方、平平常常、轻轻松松跟孩子介绍性器官,孩子就不会害羞或厌恶。让孩子清楚什么样的行为算侵犯。
3.如何降低被侵犯的发生?
告诉孩子,任何成年人向你求助,你拒绝都没有问题,成年人有足够的能力自己处理。
尽量不单独跟别人相处、不单独上别人的车、或是去别人家里,再熟悉的人也不可以。
最最重要的是跟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遇到任何事情,请放心地告诉父母。
4.如果真的发生了怎么办?
第一时间介入心理疏导,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引导孩子把他的感受说出来,告诉他你没有任何错。
有的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焦虑担心,反而对孩子造成比侵犯更深的伤害。
最后,允许我为小女孩点亮一颗蜡烛。
孩子,很抱歉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
在这个本该开满鲜花的春天,
你人生的花期甚至还没有开始,
就凋落了。
宝贝,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坏爷爷
PS.一个冷知识: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真的是很难过。
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