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近日,一个小女孩和爸爸讲道理的小视频,让不少网友笑翻了。
原来,8岁的女儿想要跟妈妈睡,却被爸爸嫌弃了:“你都8岁了还跟妈妈睡?”
女儿一边哭,一边据理力争:“那你为什么跟妈妈睡?你40岁了都可以跟妈妈睡,为什么我就不行?”
童言无忌的话也太萌了,引得不少网友纷纷打趣道:
“这灵魂拷问也太可爱了吧”
“出嫁那天,一定要把这段放出来给她看”
“这下爸爸可解释不清了,哈哈哈……”
但也有网友同款焦虑:“小朋友就是不肯自己一个人睡,该怎么办?”
孩子到底该几岁分房睡,又怎样才能让他们自己一个人睡?这个问题,还真是困扰了不少父母。
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为啥提倡宝宝和父母同房不同床睡呢?
一言以蔽之,和父母同床睡,对小宝宝来说并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
首先,有??碰伤风险。
小宝宝是很脆弱的,当大人的手臂、大腿、脑袋等,一旦不小心压到宝宝,对孩子来说就像一记重锤打在身上,很容易受伤。尤其是,对于 0~3 岁的婴儿、以及早产儿,这样的风险还会更大。
另一个,则是??窒息风险。
我们都知道,对于家长来说,照顾新生儿的过程是很辛苦的,因为太累而降低警觉性或睡着很常见。这时候,如果压到了宝宝身上,且长时间而不自知,后果不堪设想。另外,被褥、枕头等也容易堵住口鼻。
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婴儿和父母同床睡的窒息事件,还不够给我们敲响警钟吗?
再有,就是??跌落风险。在宝宝会翻身后,还睡在没有围栏的大人床上,跌下床的几率是很高的(还是那句话,围栏是不能用的,如果你因为让孩子睡了大床而一定要用围栏,那说明最开始就做错了)。
当然,还有??太热的问题。尤其是还喜欢和娃同盖一床被子的,就更糟了。宝宝的散热能力没有大人强,时间长了,热出一身汗不说,还有可能导致缺氧、抽搐等严重后果。
到头来,孩子睡不好,家长也睡不好,还不如好好的分床睡,来的安全、舒适,不是吗?
对一些稍大的宝宝来说,分床会出现哭闹的情况。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一个人睡的好好的娃,半夜突然不干了,非得爬回来和爸妈一起睡,有没有?
遇上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别急——
首先,要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宝宝,他长大了,应该自己睡觉了。一定要让他建立一个概念:爸爸妈妈的床是他们的,我有属于我的床,我应该睡在自己的床上,而不是一直和父母睡在他们的床上。
不要责备或惩罚宝宝,宝宝已经哭闹不止了,说明他正处于一个情绪不稳定的状况,此时若是家长还是强硬的让他自己睡,会对宝宝的心理造成伤害,让孩子产生被抛弃的感觉,这是非常不好的。
当下,我们还是要接纳宝宝的需要,让他一起睡。等第二天再试,慢慢来,给孩子适应的时间。同时,妈妈要注意逐渐增加和宝宝之间的距离,缩短陪伴的时间。
循序渐进。可以从白天小睡单独睡开始,再慢慢过渡到让宝宝晚上在自己的床上睡。
回归正题,孩子几岁就该分床睡了呢?这个其实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定,一般认为,只要能够在3~10岁期间完成分床就行。也就是说,宝宝3岁后,就可以尝试分床睡了,至于尝试多久后能够成功,也是得看宝宝的适应能力的。有的宝宝可能3岁就能完全自己睡了,有的可能需要拖到8、9岁,这都是正常的。
虽然,什么时候分房睡没有“标准”可言,但是孩子如果超过了8岁,还是要开始尝试逐渐分离。
毕竟,孩子迟早是要独立的。父母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让孩子的”心理断乳“,成为一种自然而然地、没有伤害的分离。
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顺利分房睡呢?
第一步:小宝宝,分床,贴紧大床
分析了近1500例婴儿猝死案例,该报告显示睡在父母床上的婴儿,猝死概率达22%。
第二步:大宝宝,分床,和大床拉开距离
第三步:大孩子,分房,不关门
第四步:最终,分房,独立睡
支招一:和孩子一起布置他自己的小房间
支招二:允许孩子选择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陪睡”
支招三:为孩子举行一个分房仪式
支招四:睡前陪伴非常重要,一定不能省
父母的“有效期”很短,孩子的成长,又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既然如此,为何要纠结早一点,还是晚一点呢?
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给予他们满满的爱和安全感,然后顺其自然就好。
分享一下,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
End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