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咪蒙也出过育儿书?讲了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咪蒙也出过育儿书?讲了啥?-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咪蒙也出过育儿书?讲了啥?-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咪蒙也出过育儿书?讲的啥?


前几天有点状况,所以躺着休息了两天,翻完了几年前买的这本书《五岁熊孩子教我的事》。

咪蒙也出过育儿书?讲了啥?-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咪蒙也出过育儿书?讲了啥?-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咪蒙也出过育儿书?讲了啥?-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咪蒙也出过育儿书?讲了啥?-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作者咪蒙是现在很当红的,公众号订阅可能破千万了。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我对她没有太多了解,就只是单纯八卦下。


微博关注她,是14年初,那时候《来自星星的你》超级火爆,她写了几篇很麻辣的剧评。


摘几句你们感受一下:


“史上最不要脸的言情剧,男主是超人+钢铁侠+入江直树+道明寺,抵达女人意淫之巅峰!”

“睡吸血鬼已经过时了,现在流行睡外星人!”

“叫兽你够了,要逼死男二号啊,每集都开新的外挂,太凶残了!”


那时候她好像还没开始做公众号

后来看她出书了,我就也屁颠屁颠的跟着买了一本,当年买这本书的时候娃还比较小,有些内容不太有感受,一直也没有好好看。


没想到今天居然蹭名人的热度来了这么篇。


另类育儿书


说这本书另类,一点也不夸张,你能想象一本育儿书里面出现这类话么? 


“你爱个屁啊”

“我还算个人吗?”

“我想养出个二货小孩”

“我还真是老奸巨猾”

……

但这本又的的确确是育儿书,书包含了6各部分:


关于爱和陪伴

关于创意和趣味

关于兴趣和知识

关于教养和界限

关于视野和体验

关于偏差和误区


也许有人会说,不喜欢她,不想看。但我想,不管什么书,不可能所有内容都合自己心意,或者挑不出毛病。


我们也不需要同意作者所有的观点。能在关键处得到启发或者反思,就是看书的意义了。


有个很打动我的细节,书里的插图都是唯唐(咪蒙小孩的名字)的照片,而她专门学了20节的插画课,加上了唯唐喜欢的风筝、云朵、飞机、潜水艇。光这点来说,就够服气了。


咪蒙也出过育儿书?讲了啥?-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这是书里的插画


关于爱和陪伴


每一章节都由十几篇短文构成。

“爱和陪伴”是第一章,也是全书最犀利的一章。

作为一个公号狗,确实很佩服她起标题的能力

比如:


我想养出二货小孩

父母长期没空陪小孩,就是犯罪

中国盛产“隐形爸爸”

母爱很伟大?不,有时候母爱很可怕

如果我儿子是gay,就让他做快乐的gay


光看标题都觉得是会是爆款文。 


下面的内容都是这章里面摘出来的,读完会有打过鸡血的感觉,话糙理不糙,也许这就是人的惰性,不骂不醒


 


所谓成功,就是你身边的人,因为有你,而感到快乐。倘若你赢得了天下,却输了家人,那你的成功,不过是一场泡沫。


生育是一种责任,在你不确定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陪伴时,请不要草率的生下孩子。


衡量你是否在意一个人,最显要的参数,不是金钱而是时间。口口声声说爱孩子,愿意为孩子去死,但是连每天几小时的亲密相处都保证不了,你爱个屁啊。    


疏离才是威严,威严才是爱,这是传统中国式父爱的标准,在大部分中国男人看来,为孩子赚钱,比亲自陪孩子更成功、更高级、更有面子。对孩子来说父爱成了奢侈品。他们还会义正严辞的说,我很爱孩子啊,只是没时间陪他而已嘛。



 


愿意陪孩子疯玩的爸爸,最性感


1 每晚孩子睡觉前,给孩子讲点男性化的故事

2 每天吃饭的时候跟孩子聊天,问问孩子“今天开心吗”

3 每个周末尽量花半天到一天陪孩子户外运动。

4 一年至少陪孩子旅游一次。

5 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尽力参与。

6 陪孩子玩冒险类游戏。

7 绝不缺席孩子的生日、演出或典礼。

8 生病时孩子很脆弱,请陪在他身边。

9 搜集孩子的作品,展示你温柔的一面。

10 用男人的方式,对待孩子的绯闻。



夫妻吵架,要向孩子道歉


夫妻总免不了吵架,她在吵架后,向唯唐解释道:爸爸妈妈吵架是因为对一件事的看法不一样,绝对不是唯唐的问题。吵架也是一种沟通方式,有时候人生气了,就会管不住自己的语气,会变得比较激动,所以爸爸妈妈也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唯唐一起学习。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为什么相爱


一方面,我们应该努力去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值得让孩子以我们为荣。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父母身上不可替代的、与众不同的部分。


我从来不赞同“爱是没有原因的”这种屁话,建立在懂得之上的爱,有原因有来由的爱,比莫名其妙的爱持久就多了。



 


每晚睡觉前,跟孩子谈理想谈人生


1.我们交换每天的见闻,我连工作上的开心和烦恼都会告诉他。

2.我们对一些是非观展开了争论

3.谈婚恋观

4.人为什么要长大?人为什么会老?人为什么会死?这些哲学问题我们更爱聊。

5.吸烟有害健康这种人生大事,孩子5岁时就可以谈了


 


母爱很伟大?不,有时候母爱很可怕


母爱让很多妈妈失去自我,把全部生命价值依附于儿女,母爱成为沉重的负担。


很多时候,母爱只是一个包装盒,打开之后,里面装的是控制欲、占有欲和功利心。爱首先是理解、接受和成全,不懂得这个前提的母爱,不过是自私的别名。


不必把母爱上升到道德高度上,它是一种可贵的情感,更是一种特别的职业。母爱要专业、适度和合理。让母爱更有分寸、更有技巧、更有趣味、更有张弛,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基本上道理都是站得住脚的,不像很多一本正经的书那样难读。 不过书里面也有些地方拍脑袋写的,上次被眼尖的读者看出来了:


比如 “隔代带小孩,成功率不高于30%” 


我们在看很多文章的时候,比较容易被数字征服,但其实数字也最容易骗人,成功率如何定义,何为成功何为失败,这个成功率基于多大样本做的,如何进行计算的? 


显然这个看似有理有据的数据,其实背后并无实据,很可能是拍脑袋出来的。


我想这也是大家读很多网文的通病,太容易相信数据,而忽略了数据的来由。


关于创意和趣味


这一章,挺有意思的,核心的意思是做一个有趣的家长。不少理念和《游戏力》里面提到的一致。


比如宝宝生病的时候,把医院变成游乐场,雾化的管子引导孩子想象成托马斯冒蒸汽的火车。

宝宝不愿意吃药,就夫妻二人扮演细菌和药药决斗。

怕打吊针,就买医院主题的道具,通过过家家扮演医生护士来减少恐惧。

挂上呼吸机吸氧很难受,就给宝宝讲宇航员在太空吸氧的故事。

……

开动脑筋,度过人生一些难熬时刻,把乐观教给孩子。

 


聪明父母懂得向孩子卖萌


  1. 装幼稚算是最基础的卖萌术了。

  2. 撒个娇,寻求孩子的安慰和帮助,让他有成就感。

  3. 扮柔弱,真诚地坦露自己的弱点和困扰,获得孩子的共鸣和安慰。


事实上,孩子也需要我们说说自己的缺点,让他们高兴一下。

 


玩才是天地学问之根本


如果家长特别看重学习这件事,你可以巧妙地在玩耍的过程中,植入知识,这绝对比送宝宝去上培训班被动学习,更能让宝宝记忆深刻,更有助于形成他对世界的独家认识。


哪怕他就是在泥巴里滚了2小时,傻玩了半天水,他也在学习亲近自然、探索如何与万事万物相处,这一点也不比背几首唐诗、认几个字低级。


 


想让孩子有幽默感,家长先变成谐星


孩子1岁以前,你就是杂技团小丑,跟他玩简单的动作游戏。

孩子1岁多,你是憨豆先生,要练习几十种鬼脸。

孩子两三岁,你是卓别林,会做各种搞怪的肢体动作。

孩子4岁多,你是《康熙来了》里的陈汉典,可以胜任各类角色扮演。

等孩子到了五六岁,你就是小S,除了流氓笑话和政治笑话,大部分笑话孩子都能听懂了。


  1. 不要轻视让孩子大笑的傻事。

  2. 家长带头自嘲。有时候宝宝会说,妈妈,你又忘了带伞,真的很糊涂哎

  3. 把重复当有趣。小孩子的幽默感具有重复性。



关于兴趣和知识


其实这一章是最触动我的,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其实做得不够。


比如,以孩子的兴趣为原点,建立完整的知识链


唯唐喜欢火车,咪蒙就陪他看遍所有与火车有关的童书、陪他去各个城市的火车博物馆、带他去坐各类火车、给他订阅日本的火车杂志、去火车文化最发达的日本、看各种火车专题纪录片……


 


给孩子准备最基础的书籍、工具,然后,给孩子自由,让他们沉醉于自己的研究中。


家长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尊重他的兴趣,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去做跟这个兴趣点相关的事,不干涉、不制止、不添乱,这很难吗?


 


教孩子识字,请加上表演性和游戏感


  • 投其所好,教的都是他会感兴趣的字,比如动画人物、太空名词、火车知识。


  • 利用汉字是象形字,可以在字形上找记忆点。


  • 很多字可以辅以动作或表情,让字活过来。


  • 随机设计一些认字游戏,比如认识的字就可以一脚踢飞,或者拿识字卡捉迷藏等。


  • 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穿插一些识字游戏。


  • 最最重要的是,认字是游戏,不是任务



咪蒙说,要每天给孩子讲故事,把他培养成依赖书的人种。然后又说,常有家长问:“我的孩子不喜欢听故事啊,能怪我吗?”

她的回答是:“不怪你怪谁呀?怪隔壁张大爷王大妈吗?” 

读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她损起人来还真是不留面儿。不过她还是提供了技巧的。


 


讲故事是对一个家长综合能力的测试,

唱念做打、插科打诨、装疯卖傻这所有的技艺都要玩得纯熟,再耍点花招勾引孩子对看书、听故事这件事上瘾。


  1. 孩子多大就可以给他讲故事?从他还是一颗胚胎开始。

  2. 故事书如何选择?布书、塑料书、玩偶书、立体书、儿童绘本……总有一款能勾引到你的小孩。

  3. 家长得先爱上你要讲的故事,别把这个当政治任务。

  4. 不同家长、不同故事,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大部分孩子都倾向于喜欢表演感更强、情绪更饱满、语调上更抑扬顿挫、更故弄玄虚大惊小怪的讲法。

  5. 悬念式讲法:针对孩子的兴趣,挑出故事的卖点和悬念,勾引孩子。

  6. 表演式讲法:根据故事,跟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7. 提问式讲法:讲故事的过程中,家长要围绕故事来提问。

  8. 引申讨论式讲法:从故事里的某个点出发,和孩子一起开一场即兴主题研讨会。

  9. 实验式讲法,把故事里的一些情景拿来试一试,看是否可行。

  10. 胡编乱造式讲法:家长可以是原创派故事大王,给孩子量身定做全新的故事。


关于教养和界限

 


不要让孩子输在道德的起跑线上


我们允许他们滚一身泥巴,允许他们踩雨水,允许他们在家里墙壁上乱涂乱画,允许他们自由地放声大哭。

但是,什么时候,我们该坚决地说“不行”?除了安全的考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不要妨碍他人


一个成熟的社会是应该儿童优先,但不是让儿童优先违背公德,更不会因为有了孩子,就有了违反规则的特权。


 


告诉孩子,野蛮是一口吐向天空的痰


孩子不是家庭的核心,要对他权利制衡


父母们以为最大限度尊重孩子的意志,就是制造了民主的家庭氛围,事实上很容易走向极端,制造出专制的氛围。孩子成为本质上的独裁者。


通过一些引导和限制,让孩子明白,你只是家庭成员之一,你可以享有你的权利,但同时你也有你的责任。我们因为爱你而迁就你,你也同样要学会迁就我们。


不要在孩子面前,24小时、365天都是牺牲狂。


要知道,很多熊孩子,不一定是因为父母特霸道,恰恰是因为父母在他面前,太圣母太圣父。


关于视野和体验、偏差和误区


 


男孩女孩都要富养,富在见识上


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富养—这个富,指的是见识和视野,但我们无法回避的一点是,很大程度上,见识和视野就要靠钱来支撑。


刻意富养的,小孩会贪婪;刻意穷养的,小孩会怨恨。


在家长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去体验一下高端消费,同时和孩子一起,享受平价消费,从中找到乐趣。培养孩子在消费上的弹性,高级有高级的妙处,平价有平价的快乐


 


让孩子完成你的梦想,你干嘛去了


让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就是父母失败的表现。父母和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你的梦想和小孩无关,让孩子去实现父母的梦想,并不怎么美好,简直就是自私。每个孩子都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他有权规划自己的人生。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这个起跑线是什么?

就是家长本人。



写在最后


基本上这篇就到这里了,我觉得这本书还是挺有意思的,去查了一下在当当亲子/家教榜排名225位,感觉被低估了。


有时候我们需要干货,有时候我们也需要一些鸡汤鸡血,做家长不是个容易的行当。


但我想那句话说的很对,我们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一起加油~

希望下面的文章能够帮助到您!


上过早教的孩子和没有上的区别

科学家从五个方面论述早教的重要性!

千万别让你家孩子长大后后悔

入园的准备,生下来就该做了

每天拼命挣钱就能给孩子最好的?别闹了!

教育的根在哪里

为什么要给孩子投资教育

孩子的“第1次”,错过了就是过错



分享两个微信群:


中国早幼教分享群(限早幼教行业从业人员加入)

中国育儿交流群(限家长加入)


(识别以下二维码,备注想加入的群。

咪蒙也出过育儿书?讲了啥?-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幼教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咪蒙也出过育儿书?讲了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