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园后的第五天,玲玲老师正在活动室带领小朋友做手指游戏以稳定孩子们的离园情绪,班主任刘老师在活动室外和正在排好队准备接孩子的家长交待几个注意事项,正在做手指游戏的敏敏小朋友从活动室门的玻璃上看到了站在前排的妈妈,便大哭着往外冲,其他几个入园后还没适应好的孩子看到敏敏往外冲,也开始哭起来,有几个也跟着敏敏要往外跑,活动室内一时有点混乱起来,玲玲老师马上把敏敏拉回座位,并告诉敏敏,先跟老师做一会儿手指游戏,妈妈就进来接了,接着示意身边的保育老师稳住其他几名小朋友。一阵忙活后,终于几个孩子不再往外跑了,但敏敏和另一位小朋友根本无心跟老师做游戏,仍在哇哇大哭,玲玲老师为了稳定全班小朋友也没再管她,仍然领着大家做手指游戏。
几分钟后,班主任刘老师和家长的话说完了,家长们开始接孩子了,谁知,敏敏的妈妈一步冲进活动室,气愤地指着玲玲老师就质问:“俺家敏敏在那儿直哭你没看见啊?什么老师啊?怎么连管也不管啊?”玲玲老师一下子被问懵了,愣了一下,然后缓过神来:“我光管你家孩子,其他二十几个孩子不管啦?你怎么这么自私呢?”这一句话更激怒敏敏妈妈:“就我家孩子在哭,你为什么不能先管她?我家孩子一哭就爱生病,你这老师怎么一点爱心没有,我要申请园长换班!”说着敏敏妈妈拉起孩子就要去园长办公室。玲玲老师气得哭起来:“光知道自己的孩子,太自私了,爱找谁找谁!”
班主任刘老师也刚从活动室外进来,并不知道刚才活动室里发生了什么,一看情况不好,拉起敏敏妈妈的手:“敏敏妈,你先消消气,咱俩进寝室说。”
“你们这个玲玲老师太不象话了,刚才我在门口看见我们家敏敏在哭,要往外跑,我的心都揪起来了,她把孩子拉回去,再也不管了,还在那儿做游戏,我们敏敏哭了足足有五分钟,我们孩子本来身体就不好,这么一哭又要生病了。我们在家里从来不让孩子哭的!”敏敏妈妈愤愤地说。
“敏敏妈,您坐下消消气,我给您倒杯水。”刘老师给敏敏妈搬来一把小椅子坐下,并倒了一杯水给她。接着自己搬了一把椅子也坐下,并把一旁被刚才这一幕惊得不再哭的敏敏揽在了怀里:“看,把孩子都吓着了,咱以后可不能再当着孩子的面发火了。”
敏敏妈:“都是让那个玲玲老师气的,她要是象你这样疼俺家敏敏,我也不会发火了。”
“敏敏妈,你可是冤枉玲玲老师了,应该说玲玲老师最疼你家敏敏,敏敏蛋白质过敏,你每次给她带的饭,玲玲老师怕凉了对孩子身体不好,总是第一个先喂敏敏吃饱了,再去喂其他小朋友。”班主任刘老师边说边问敏敏:“敏敏,是不是玲玲老师每天给你喂饭啊?”
看到敏敏点点头,敏敏妈不说话了。刘老师接着说:“也是我没考虑周全,孩子刚入园才五天,好多孩子情绪还不稳定,看到家长后情绪更不稳定了,玲玲老师和保育员老师又都年轻,经验不足,一看到孩子们乱了,她俩个肯定也有点慌。”
“她就不能先哄哄敏敏别哭啊?孩子哭了哪有心思跟她做游戏啊?”敏敏妈还是有点不依不饶。
“敏敏妈,你可能不了解我们的工作,在幼儿园老师面对的是全班二十多个孩子,特别象今天这种情况,孩子们见到家长情绪都不太稳定,如果敏敏一哭,老师就把精力全靠在她的身上,其他孩子看到哭了,老师就会哄就会抱,会引发一批孩子哭的,这样老师根本哄不过来,当然,玲玲老师是可以先让保育员老师将两个哭的孩子带离的,可能她看到局面混乱,心里一慌就忘记了。玲玲老师还年轻,我们要给她成长的机会,况且,敏敏都说玲玲老师最疼她了呢,是不是啊?敏敏。”
敏敏又点点头:“我还要在小三班,还要玲玲老师喂我吃饭。”
看到女儿这么说,敏敏妈刚才的火气全消了,但她仍然觉得下不来台:“刘老师,我看在您的面上,就不给敏敏换班了,但玲玲老师今天就是不应该让俺家敏敏哭那么长时间。”敏敏妈抱起敏敏就要离园。
“敏敏妈,你先等会儿。其实,你今天也有不对的地方,你看当着那么多家长的面质问老师,也让玲玲老师下不来台。我让玲玲老师来给你认个错,你也认个错,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咱们都是为了孩子好,目标是一致的。”刘老师马上回活动室和玲玲老师悄悄交流了几句,然后把玲玲老师带进了活动室。
玲玲老师说:“敏敏妈,您就别生气了,今天确实是我没安排好,我应该让保育老师先带敏敏和另一位小朋友到寝室单独哄哄,稳定一下情绪,其实我当初也是怕把他俩单独带到寝室再引起你们的误会,怕你们以为老师在训他俩呢。“
敏敏妈也赶紧说:”我也不对,光关心我家敏敏了,刚才也不应该当着其他家长的面那样跟你说话。听刘老师也说了,你每天都先喂我家敏敏吃饭,谢谢您了。“
年轻的玲玲老师听家长这么说,也破涕为笑:”不用谢,这都是应该做的。”
敏敏妈带着敏敏走了,一家差点闹大的纠纷化解了。
幼儿园老师每天工作很辛苦,但是有时候还是会遭到家长的误解,当家长火冒三丈地质问你的时候,可以这样做:
-
想办法将火冒三丈的家长带离现场,进入独立房间,以免扩大影响。
-
稳定家长情绪,让其火气降下来。适当尝试站在对方立场讲话。
-
巧妙运用家长疼孩子这点,表现对孩子的关心,并及时为处于矛盾中的老师化解矛盾。案例中的刘老师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条,把孩子揽到自己怀里,并通过孩子的话让家长相信玲玲老师也是疼爱她的孩子的。
-
家长火气消下来后,再说明原因,阐明立场。
-
不能将纠纷事件留下尾巴,将当事人双方叫到现场,该认错的一定要认错道歉,最后化干戈为玉帛。
-
所有完善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教师必须真心关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