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园幼儿的安全健康教育,
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孩子的成长过程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
幼儿园在安全工作的开展上要细致入微。
一方面是对幼儿园自身安全管理自查,
另一方面与家长进行安全知识传播。
在此,小编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
有必要就幼儿入园前的安全问题
给家长做一个温馨的提示:
……
一、来园不带与幼儿园活动无关的物品
△
家长在送幼儿来园时,
要对幼儿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
严禁幼儿携带有尖、
带刺不利于幼儿安全的物品来园。
如:钉子、别针、小棍、破损的塑料片、
带棱角的石子、金属卡子等坚硬的物品,
以免幼儿不慎受到伤害。
二、带药品时要注意
△
幼儿遇有生病或不适,家长需要为幼儿带药来园时,
请家长务必将药品交到班级老师手中,
不可让幼儿自己放在口袋中,
以免幼儿勿食或因瓶装药品在玩时碰碎扎伤幼儿皮肤。
同时,家长要填好服药单,服药单上一定要标明:
1、幼儿姓名;
2、服药日期;
3、服药时间;
4、服药剂量;
以及其他要说明的重要内容,
以便老师按时按量按家长要求为幼儿服药。
三、送接幼儿的要求
△
家长每天送幼儿来园要亲自将幼儿送到班级老师手中,
不得将幼儿放在幼儿园大门口,
让幼儿自己去班上,
以免幼儿中途遇到不安全的因素或走失。
接幼儿离园时,为了确保幼儿安全,
家长要从班级老师手中接幼儿。
家长要妥善保管好幼儿接送卡,
接送幼儿时及时出示接送卡,
接送卡一旦丢失要及时挂失,以免别人误解幼儿。
当家长因外出不能按时接幼儿
并临时委托亲戚朋友代接幼儿时,
要及时电话通知班级教师。
四、女孩佩带饰物要注意
△
家长为了打扮自己的女儿,
通常在为幼儿梳头时会佩带一些好看的发饰,
家长在选择发饰时,
一定要从幼儿的安全的角度出发,
尽量不要选择金属类带棱角易剐蹭发饰,
以免幼儿在穿脱衣服或游戏时伤着自己或同伴。
如金属类的小蝴蝶等。
五、不为幼儿佩带饰物
△
有些家长处于爱自己孩子的心理角度出发,
通常喜欢为幼儿脖子上佩带一些项链如:
小佛、小珠子、小绳等,
尤其幼儿在午睡翻身时
稍有不慎这些饰物就会勒住幼儿脖子,
让幼儿呼吸困难,对幼儿造成伤害。
有时因项链的小绳断开,小珠子等较小的物品散落,
幼儿出于好奇会将其塞进鼻孔、耳朵、
或放在嘴里含着不慎会吞咽,
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
戒指、手环、手表、皮筋等是幼儿喜欢佩带的小饰物,
这些饰物不但影响幼儿活动中的注意力,
它同时也会给幼儿带来了一定的潜在危险。
如:游戏时戒指的剐蹭可能会伤到自己或同伴。
由于幼儿皮肤娇嫩,这些饰物长时间佩带对于幼儿手指、手腕等局部血液循环造成影响,
甚至会使局部皮肤变色坏死。
六、幼儿身体情况及时告知
△
1、家长如果发现幼儿来园时有异常反应,应及时告知班级老师并进行及时交代,教师可以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对该幼儿给予及时的关注,随时观察,发现问题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以免幼儿发生意外。
2、幼儿来园时,如果孩子幼儿先天性疾病或对食物等物品过敏,请家长要及时告知老师,以便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和进餐中对幼儿给予及时的关注,让幼儿愉快地度过在园的每一天。
3、如果孩子患有传染病(水痘等)请家长及时告知班级老师,同时要让幼儿与其他幼儿群体进行隔离,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七、家长要妥善保管好成人药品
△
家长在家要妥善保管好成人的药品,
不要让幼儿触摸到,
有时幼儿会出于对药品的好奇,
将其带到幼儿园,
乘老师不注意时自己与同伴“分享”,
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八、躲避危险
△
1、家长要在平时随机教育幼儿不要将手指放在门缝处玩耍,以免同伴或其他人关门将其挤压,造成手指损伤。
2、家长在接送幼儿上下楼梯时,随机教育幼儿要按规则行走,减少碰撞。
3、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4、不摸危险的物品;不攀爬危险的地段;不猛跑猛拐。
5、学会正确使用剪刀、铅笔以及各种学具;学会正确操作各种玩具以免因使用、操作、方法不对造成伤害。
九、离园
△
家长接幼儿离园时,
尽量不要在幼儿园滞留时间过长,
以免因家长在一起聊天忽视对幼儿的照顾,
使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