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个别化学习活动是相对于集体活动而言的,是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寻找最近发展区,创造相应条件使每一位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近年来,个别化学习活动被广泛地运用到幼儿园教育当中。从区域布局、操作情境和材料提供三个方面对幼儿园的个别化学习活动加以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研究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园的一种小范围的活动,其特征是把活动划分为几个活动区,每个活动区根据其内容准备充分的活动材料,幼儿凭借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活动方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个别化学习活动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呢?
一、合理地规划区域布局,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
我国的许多幼儿园都存在着活动场地狭小、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使多种区域活动只能在教室或者一个区域活动室中开展,这就需要将一个整体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区域以开展各个区域活动。在划分区域时,合理地规划每一个部分的面积和布局,以尽可能多地设置活动区,开展多样的区域活动。
美工区、益智区、建构区、区、折纸区、表演区等活动区域是幼儿园的一些基本活动区,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安排这些活动区,为幼儿个性化的游戏和活动做好条件上的准备。
二、创设有趣的操作情境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有一个真实的、有趣的情境,幼儿便能更加投入。所以,我们要努力地为幼儿创设有趣的操作情境,让幼儿在这个情境中专心地投入,让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和表现。
比如,在布置果树供幼儿游玩时,为了节约开支,可以不购买“果树”,自己制作“果树”:用一大一小的两个箱子做成一棵立体的树(小的在下,大的在上),将这棵树进行上色;告诉学生,这是一棵神奇的果树,能结出橘子、桃子、李子、苹果、梨五种不同的水果。之后问孩子们谁想让这棵树结果子,同时,选择五个孩子,每个孩子占据树的一面负责剪、贴一种水果,水果的形状和大小由他们自己决定,只要制作出来的形状像该种水果即可。将这棵果树侧边的四个面贴平面的水果,顶上贴立体的水果。
三、材料提供上注意情趣性、多功能性和层次性
活动材料的提供是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一个关键内容,在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整合上要考虑“三性”,使活动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1.情趣性
情趣性是指提供的活动材料可以对孩子产生吸引力,让孩子有操作的兴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触过许多塑料制品和工艺成品,在选择活动材料时,便可从大自然中寻找一些新鲜的、自然的原材料,比如,各式的小树叶、花瓣、藤条等,引导幼儿用颜料、剪刀、胶水等对这些原材料进行自主加工和创作。孩子的创造力在这时候往往能迸发出来,树叶拼贴的小蝴蝶、小鱼,树叶添画的小乌龟、七星瓢虫和树叶拓印的七彩树等富有个性的作品不断涌现出来。
2.多功能性
材料的多功能性即尽量做到一物多玩。纸盒、饮料瓶、酸奶瓶、废光盘、化妆盒、纽扣、旧报纸等材料都是一物多玩的廉价材料,在操作中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这些材料进行自由组合,比如,把纸盒制作成交通工具,把光盘制成飞碟等等,让孩子在自己的创造乐园中尽情地玩耍。一物多玩既节约了活动的成本,又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幼儿的区域探索活动更加灵活有趣。
3.层次性
层次性即材料提供符合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求,使每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有适合的、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比如,在速度的探索这一活动中,先为幼儿提供相同的小汽车和相同高度的斜坡,从中观察幼儿对速度的认识水平,再根据幼儿的认识水平进行有区别的小汽车和坡度的投放,比如,投放不同的小汽车或不同的斜坡,让幼儿探索相同的汽车在不同材料的斜坡上的行驶速度或不同的汽车在相同斜坡上的行驶速度、不同汽车在不同斜坡上的行驶速度,等等。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索,激起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叶菁菁.区域活动个别化学习指导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5(32).
编辑 王团兰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