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倒计时
园长妈妈
关于入园温馨提示
孩子即将上幼儿园,刚开始都会有哭闹和不情愿的情况。这是因为突然要离开家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孩子会产生“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
“分离焦虑”使孩子产生一种离开家长的不安全感;“陌生焦虑”是孩子因为接触到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而感到紧张,对亲人的依恋感增强。新环境对他们提出新要求,这种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会产生些许矛盾,形成心理冲突,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只要家长同老师保持清醒冷静对待,悉心了解、分析情况,从孩子的长远与大局出发,相互信任配合,这些问题就都能够迎刃而解。
上幼儿园
是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新生入园,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幼儿必然会产生不安,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哭闹。因此,如何让新入园的幼儿尽快适应,在幼儿园教学中不可忽视。幼儿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有:
受家长的焦虑情绪影响
让孩子情绪不稳
入园初期,家长总是有许多不放心的理由,将孩子送到门口还恋恋不舍,总希望再抱一抱,长时间在门窗边张望,生怕有闪失。这主要是家长还没有对幼儿园建立信任,担心孩子不能在园得良好照顾。当幼儿回到家,家长也在物质与精神上过分迁就孩子的种种“特殊”要求,这些现象都是家长在孩子入园时分离焦虑的体现。
幼儿在生活方面
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我国现代独生子女居多,在家大过惯众星捧月的日子,老人对孩子疼爱过度、重养轻教,生活上大多由大人包办代。入园后,孩子要遵守规则,独立自理,会遇到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比如不会独立吃饭、不会穿衣上厕所、不能够与同伴分享等,面对不适,他们只能消极的态度来处理发泄情绪。
生活环境的改变
影响幼儿的情绪
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幼年期则有两种基本需要,安全需要和满足需要。幼儿进入幼儿园,环境变化,接受的信息多了,面临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心理安全的天平也就被打破了,产生紧张和不适应感,因此会出现哭闹等焦虑反应。
家园及时沟通
减轻家长的焦虑
每位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入园时哭闹都会表现出焦虑。为了缓解家长心里的焦虑,及时沟通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新生入园的重要工作。
幼儿园新学期开园在即,在此,我们再次提醒家长:孩子入园总会有不适应,有的孩子会出现”分离焦虑”,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注意防范,让孩子尽快适应园内生活。
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1
入园前
全家意见要统一
孩子入园以前,家里的所有成员都要态度一致,支持并鼓励孩子入园。
家中的所有人都要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情绪来影响孩子。
2
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要让孩子不焦虑,就要让他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让孩子在入园前认识老师,最好能和老师接触几次。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切忌用老师吓唬孩子。
3
培养生活的技能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做。
在入园前,家长应给予幼儿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在指导时不要心急,越是着急,孩子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
4
前20天要坚持住
孩子入园时,家长一定要坚定信念。孩子入园,哭闹是正常的,家长适当地安慰一下就走,老师一定有能力把孩子哄好。
有的孩子入园时没哭闹,过了三四天却哭闹起来,这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幼儿园里的新鲜感少了,诱惑没有以前大了。
入园的初期家长一定要坚持让孩子来园,幼儿会在20天左右的时间适应幼儿园生活。
5
体重下降
是正常现象
新入园的幼儿可能不习惯园内食物,加上尚未适应,可能会上火。要注意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
部分宝宝入园一个月左右,体重会有所下降,属正常现象。家长可以通过加强生活护理和幼儿心理的调试,来度过这一时期。
摄影byHao Studio儿童纪实影像团队
文章转载自:幼儿园园长联盟
以科学教育
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