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大班科学上学期教案及教学反思《声音的秘密》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录于话题

#幼师教案网

大班科学上学期教案及教学反思《声音的秘密》-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活动目标

  1、能够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知道声音是因为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并能感知物体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2、分辨乐音和噪音,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对声音的探索,知道声音是因为 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活动难点:通过游戏感知物体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活动准备

  1、小鼓、沙球等乐器和矿泉水瓶、自制吉他等可以发声的物品若干;

  2、有关声音方面的经验储备,学会歌曲《鼓上的小米粒》。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声音王国,告诉幼儿我们要来这寻找声音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自由探索,交流讨论。

  (1)请幼儿在声音王国中开演奏会。

  活动要求:根据老师的指挥来演奏,手握拳表示结束。你在演奏出这么好听的声音时,你看到了或感觉到了什么?.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2)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的感受。

  (3)发现问题,再次感受。

  请个别幼儿上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请幼儿再来跟音乐合奏来感受是不是象其他小朋友说得那样。

  (4)小结:告诉幼儿所有这些感受都是振动,从而得出声音是因为物体震动而产生的。

  3、感知物体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1)出示米粒并将米粒放在鼓上,请幼儿利用刚刚学到的振动产生声音的科学原理想办法让米粒在鼓上跳舞。引导幼儿敲鼓,鼓上的米粒受到振动就会跳舞了,并且敲得重米粒跳得高,敲得轻米粒跳得底。

  (2)幼儿通过与小鼓一起歌唱感受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a、幼儿发声感受喉咙的振动。

  b、小鼓敲得重幼儿唱得响,小鼓敲得轻幼儿唱得轻,同时手摸喉咙感受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4、通过对比以上两种效果,认识乐音和噪音,渗透轻声说话的习惯培养。

  5、结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幼儿轻声聊天,说一说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本领?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大班科学上学期教案及教学反思《声音的秘密》-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福利:公众号内回复【领图片】可以免费获取两千张PPT图片素材哦~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师教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大班科学上学期教案及教学反思《声音的秘密》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