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策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也更具多元化,能够将物质与文化环境二者有机的结合,才会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在创设环境的同时也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物质环境的目的性、计划性不强,有些教师还没有重视文化环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工作中积极的找出应对的方法,希望能把环境创设工作做得更细致,更真实。

  【关键词】动态;合作;目标性;环境创设;物质环境;文化环境

  环境影响人的发展,是一个古老的教育命题。从古人“孟母三迁”的寓言故事到如今“择校热潮”的社会现象,都说明环境教育对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对于幼儿来说,创设一个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教育氛围,无疑是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但在实践操作中,还是存在一些普遍问题,比如:环境的计划性、目的性不强;墙饰的布置看不到幼儿参与的部分;布置位置过高;没有与幼儿的视线保持一致;没有做到环境与幼儿的对话。活动区的创设方面,没有体现出本园特色,而且一味的模仿,搞形式主义;活动区材料不够充足,单调,从而造成幼儿之间为活动材料、工具而争抢的现象时而发生。

  文化环境创设没有被重视起来,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并不仅仅是“蹲下来说话”“凡事不过多干预”等表面功夫,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与教育行为都有待反思与改善,所以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任务紧迫。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积极的想出应对的策略,解决问题。物质环境是文化环境的基础,所以我首先从物质环境谈起:

  1.1环境的创设要服从于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目的

  “一般来说,教育目标依据其实现的时间阶段与目标的具体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终极目标、中程目标与具体目标。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必须按照这三个目标体系来进行。因为教育目标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而环境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它能诱发、引导、甚至直接决定幼儿进行活动的结果。”①因此,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活动室环境的创设一定要与教育目标吻合,以便更好地为实现教育目标起烘托、渲染的作用。

  1.2环境创设要从“尊重”幼儿的角度出发,要适应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存在着差异。环境创设要适应不同年龄身心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创设不同层次的环境和提供不同的材料来达到目的。

  如:小班幼儿具有好奇、好动,语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协调能力差的特点,在活动室环境的创设上可为幼儿创设形象活泼、造型简单、明确的活动室墙饰,设置娃娃家、拼图城、穿项链、摆摆说说、扣扣子、系鞋带等活动区。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认识水平相应提高,在创设环境时,可设置智力角、做做玩玩角,从而体现侧重于动手操作。大班幼儿在墙面布置上,可以偏重知识性的内容,形象也可更为抽象,以启迪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幼儿知识。

  1.3环境的创设要常处“动态”,给幼儿以新鲜感

  我深刻地体会到如果环境总是一成不变,不仅不能给幼儿以新鲜感,而且久而久之幼儿会对它失去吸引力,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创设新鲜的、动态的环境是幼儿教育的艺术之一。“动态的活动室环境是指在活动室环境的创设时,有目的、有意识地投入许多材料,提供条件和机会,激发幼儿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变化的事物的兴趣。动态的活动室环境可以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种。”②在自然的活动室环境里,主要有:在饲养角饲养蝌蚪、金鱼、乌龟等;在种植盒里种葱、蒜之类,还可以种植鲜花。在人为的环境里,主要可创设语言角、智力角。

  1.4环境的创设要重视幼儿的参与

  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③活动室环境的创设应让幼儿积极参与,每个区摆放些什么?怎么摆?墙面如何布置?这些都需要与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从实践中发现,凡是幼儿参与的环境布置,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他们对自己创设的环境会倍加珍爱。

  2.1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幼儿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作为一个教师要以宽宏的胸怀去爱全体幼儿,而不是只爱几个孩子,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俄罗斯有句谚语:“漂亮的孩子谁都喜欢,而对难看的孩子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在幼儿园里,确实有一些孩子淘气,不听话等,对于这些孩子教师更需要格外关心和帮助。

  2.2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幼儿学的双边活动,教师要调动幼儿参与学习,就要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气氛,即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动口,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不良的学习气氛能唤起幼儿产生倦怠、烦闷和冷漠之感,久而久之,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

  2.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培养幼儿康的心理品质

  群体是我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群体当中,幼儿也不例外,所以,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是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它能促进幼儿个体心理的发展,幼儿作为特定的社会成员,从群体意义上讲,首先要归属于幼儿园里的班集体,所以在教师初建班集体时,应坚持正面教育和集体教育的态度,使幼儿个体的才能在集体中得到充分表现,逐步使幼儿产生自信和自主感。

  2.4建立幼儿园中的良好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和管理活动的基本形式,无论是教师之间还是教师与幼儿之间,所有的行为规范和集体准则,无一不是在人际交往与协调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交往活动,他们都能使各自的心理愿望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通过富有感情色彩、充满友情的交往方式,消除教师和幼儿之间人际交往的冷漠与紧张,避免“孤独世界”所导致的恶果,这无疑对教师和幼儿的心理康都有益的。

  总之,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幼儿身心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我在提高教育环境创设质量方面只作了初步的探索,今后,我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找出一条更加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路子。

  注释

  ①岳生全著,《幼儿园目标管理和目标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②崔岚著,《学前教育新方略�D�D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实践与思考》,百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③北京市教育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一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页。

  【参考文献】

  [1]章志光,金盛华编.《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

  [2]岳生全,《自然、人和文化�D�D学前素质教育中无穷尽的神秘软资源�D�D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北京,改革出版社,2000.4

  [3]张燕著,《幼儿园管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D�D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教育部基教司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策略】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策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