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爱诺教育与您同行丨共创幼教美好未来
随着天气的渐渐升温,幼儿们每天水分的补充不可少,然而——
“我不渴,不想喝。”
“白开水没味道,我不爱喝。”
“我不喝水也不会生病啊。”
“我先玩会儿,等下再去喝。”
无论教师和家长怎么叮嘱多喝水,强调喝水的重要性,仍然有许多幼儿不喜欢喝水,那么怎样引导幼儿积极自觉地饮水呢?
– 01 –
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
“托幼机构应当为儿童提供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保证儿童按需饮水。
每日上、下午各1~2次集中饮水,1~3岁儿童饮水量50~100毫升/次,3~6岁儿童饮水量100~150毫升/次,并根据季节变化酌情调整饮水量。”
为了让孩子们科学喝水,除了语言引导,保育员和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植入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巧妙进入喝水环节。
– 02 –
每天的上午、下午,比如运动后、活动间隙,可以由老师安排“集体喝水时间”引导孩子排队倒水。除此之外,只要孩子感到口渴,都可以随时去找老师倒水喝。
下面为大家附上
《幼儿园喝水时间表》
#1.早上入园前 #
提倡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离家之前,给幼儿喝约200毫升适温的白开水,一是起到清理肠道的作用,二是补充身体所需水分。
#2.早餐#
早餐尽量多安排豆浆、牛奶、稀粥等,易于幼儿补充水分。中晚餐汤的安排上注意营养、清淡、量足,保证每位幼儿的饮用。
#3.上午户外活动#
上午户外活动前15分钟(9:40左右),组织幼儿每人喝100~200毫升适温的白开水,以幼儿年龄(3~6岁)不同确定饮用量,为活动储备水分。
户外活动回教室15分钟后(10:40左右),组织幼儿每人喝100~200毫升适温的白开水,幼儿由于活动大量排汗,需要补给水分。
#4.下午起床#
下午起床10分钟后(2:30分左右),组织幼儿每人喝100~150毫升适温的白开水,也是及时补充幼儿所需,同时为户外活动储备水分。
#5.下午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回教室15分钟后(3:40左右),组织幼儿每人喝100~200毫升适温的白开水,为活动结束大量排汗补充水分。
#6.离园前#
离园前幼儿自主选择喝水,幼儿园要准备足够的、卫生的温开水。
– 03 –
幼儿园里的小水杯可是“小身材、大容量”,一次装230毫升水,但装太满容易洒出来,所以孩子通常倒半杯水,差不多有 100~150 毫升。
另外,老师还会根据季节变化和孩子的身体状况调整孩子的饮水量,如在夏季增加集体喝水的次数、提醒生病的孩子多喝水等。
– 04 –
#1.拟人游戏法 #
让幼儿在拟人游戏中养成爱喝水的习惯。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为游戏所贯穿,教师可以把游戏中的情景或人物延伸到喝水的环节。
例如,小汽车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小汽车需要加油了!”然后,自然地引入喝水环节。
#2.儿歌故事法#
利用儿歌如“小水滴”或者故事如“小水滴旅行记”引起幼儿喝水的兴趣,激发幼儿喝水的愿望。
附:儿歌
小水滴
小水桶,大肚皮,里面藏着小水滴。
小水滴,别着急,宝宝马上来接你。
咕嘟嘟,咕嘟嘟,水滴跑进肚子里
附:故事
《小水滴旅行记》
大海妈妈有许多调皮可爱的水滴宝宝。有一天,小水滴们对大海妈妈说:“妈妈, 我们想去旅行,鱼姐姐说,外面的世界可精彩了。”大海妈妈笑了笑,指着太阳说: “好!太阳公公会帮你们忙的。”太阳公公听到了,说:“小水滴们,快来吧,我带你们旅行去。”这时,小水滴感到自己轻飘飘起来,它们变成了水汽向空中飞去。
飞呀飞, 飞到了云妈妈的身边,云妈妈说:“孩子们,快到我的怀里,让我带你们去旅行。”小水滴飞到了云妈妈的怀里, 云妈妈一下子变胖了。云妈妈带着小水滴到处旅行,小水滴看到了茂密的森林、可爱的动物、美丽的城市等等最后,小水滴来到了北极,北极好冷啊,小水滴不禁哆嗦起来。
一阵大风吹来,小水滴从云妈妈的身上掉了下来。寒冷的风让它们变成了雪花,一片一片地落到了北冰洋。“好冷啊,我们想回家。”于是,小水滴顺着北冰洋一路游去,游了好久好久, 才回到了家。“妈妈,妈妈,我们旅游回来了。”它们高兴地向妈妈讲起了旅游的见闻。
#3.记录监督法#
即让幼儿记录下自己每天喝水的次数和饮水量。这种方法适合中、大班幼儿。
根据幼儿记录水平的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选择多种记录的形式。
刚开始可以选用插卡记录或贴画记录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好操作,幼儿容易掌握。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记录水平的进步,可以引导他们用画图表和填表格的记录方法,这种方法利于幼儿了解自己近期(一周)的饮水情况,每天可以做对比。
#4.增添味道法#
我们不提倡幼儿经常饮用饮料或用饮料代替白开水。所以,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是没有味道的白开水或直饮水。但是在特殊的季节,如干燥的秋、冬季,可以给幼儿添加水果茶或花草茶,与白开水交替给幼儿喝,用山楂片泡的水、用菊花泡的水,还有用柠檬片泡的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把泡好的水果茶倒入凉杯,让幼儿自己倒茶喝茶,幼儿品尝的兴趣浓厚,也增添了喝水的乐趣。
#5.鼓励表扬法#
与记录监督法同时使用效果较好。指根据幼儿的饮水记录进行表扬,树立榜样,以保持幼儿自觉饮水的行为。
但是要注意,有些幼儿可能为了得到表扬有时会没有喝水也记录或多记录。所以,教师要结合自己或其他小朋友的观察与监督实施这种方法。
#6.老师榜样法#
在一天的活动中,教师也是要喝水的,教师的饮水行为也会间接地影响孩子。所以,教师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和幼儿一起饮水和幼儿一起做饮水记录看看老师喝了几杯水等方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7.家园协作法#
有些幼儿不爱在幼儿园喝水与家庭的饮水方式有关。比如,幼儿在家里习惯了喝饮料、果汁,不经常喝白开水;还有的家长用幼儿喜欢的饮料来代替白开水。
所以,我们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饮水情况,让家长引导幼儿多喝白开水。
– 05 –
#1.注意安全 #
孩子准备上幼儿园之前,应尽早训练用水杯喝水,便于在小班时能使用杯子喝水。喝水环节中老师会帮助幼儿逐渐了解饮水中的安全。
比如,接水尝温(当然,幼儿园所供白开水水温是有所要求的,不会烫)、端水杯、喝水时先吹一吹(幼儿个体差异不同,适应水温的接受度不同)再饮用,避免烫嘴;喝水时不说笑以免呛咳;走路时不跑不推,不把水杯里的水弄洒。告诉孩子小口喝水不易呛,身体容易吸收。
#2.讲究卫生#
喝水时不要玩水或把手放入水杯,不弄湿桌子和衣服。
#3.依据常识#
不喝饮料、少喝糖水。
#4.遵守常规#
孩子自己排队拿杯子接水饮用。喝水结束后要将自己用过的水杯送到指定位置,喝完水15分钟内不做剧烈运动,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做一些安静的活动。
#5.家长在家可以这样做#
下午接孩子时最好带一壶水或一瓶酸奶,孩子在回家路上饮用。
如果在家吃晚饭,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饭为主,如粥、馄饨、面条、水饺等,睡前可以再饮用100毫升牛奶。
喝水杯子的选择也有讲究。孩子口腔稚嫩,牙齿又在生长,水杯的选择要循序渐进,要跟得上孩子成长的需要。
孩子的水杯应从鸭嘴式过渡到吸管式,再到饮水训练式,最后到幼儿水杯;硬度要从软口转换到硬口;材质可以用太空玻璃或不锈钢(幼儿园使用)无毒材料且产品合格能够消毒的;颜色和图案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来选择。
在节假日,按照幼儿园的时间定时定量饮水,外出游玩要自备充沛的温开水。养成有规律的喝水习惯,做到少饮多次。
#6.需要注意的饮水常识#
提倡孩子多喝白开水,不能喝茶或者饮料。各种饮料如汽水、果汁、可乐等含有较多的糖分、碳酸化合物及电解质,过多摄入除了对孩子的牙齿发育不利,还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甚至可能引起超重和肥胖。
饭前饭后不宜给孩子喝水,剧烈运动后也不能马上喝水,以免造成肠胃不适。夏天不能喝冰水,对孩子的肠胃不好,可以喝常温的凉开水。
冬天也不能喝太热的水,要喝温开水。秋季天气变化无常,不仅忽冷忽热、早晚温差较大,而且空气变得比较干燥,不仅要多喝水,还应补充一些时令水果,如葡萄、梨、柑橘、苹果、石榴、柚子、山楂、杨桃等营养高、含丰富维生素的水果,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益胃、解渴、利尿的作用。
相信有了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一定能帮孩子养成健康的饮水习惯。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