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师乐汇卓越园长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2NTc0NzM2Ng==&mid=2247520963&idx=1&sn=6884ece7b01ae671816a65af5af4ae88
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不仅给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创新性和便利性,同时也给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它不仅要求幼儿园教师具备信息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求我们具有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与知识的能力,从而可以把信息技术娴熟地运用到教学当中。
并且在日常应用中,园方也可以了解教师运用信息化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培训手段,进而实现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那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提升和发展呢?
01
充分应用好信息技术
充分应用好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综合能力以及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的效率。
比如,我们在为大班孩子设计教学活动时,想用简单的游戏教会孩子进行图表统计,就可以利用动画展示,调动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帮助孩子们快速理解游戏的玩法和操作。
例: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关于养宠物的话题,思考统计全班幼儿养宠物情况的方法。
“小朋友们,你知道班上其他小朋友谁家养宠物? 谁家没有养宠物?养哪种宠物的人最多?”
“怎样可以很快知道班里小朋友养宠物的情况呢? 以前我们使用过什么方法?”
并通过动画展示,引导幼儿讨论图表中所要记录的信息,并能够轮流选择与自己养的宠物种类相同的标记卡片,拖动到图表对应种类的哪一列上,利用课件制作宠物图表。
在孩子们能够顺利进行活动并通过图表制作明白了相关数学知识后,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帮助幼儿进行巩固和理解。
?
最喜欢的水果
?
最喜欢的季节
02
针对幼儿的培育方式进行转变
幼儿教育本身具备基础性、启蒙性、全方位性、生活性、活动性、经验性以及直接性等这些特征。教育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渗透到每一个学习环节里,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教育效果。
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往往比较短,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幼儿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以及认知能力需求等这些基本要求。
同时,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讲解得绘声绘色、趣味百出,那么幼儿会觉得索然无味,就会去想其他事情和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也会给课堂秩序带来一定的挑战。
久而久之导致幼儿对幼儿园并不期待、对教师认同度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对游戏活动厌倦,变得不喜欢上幼儿园了。
信息化的合理应用就解决了这一点,老师们可以更加生动、具体地将内容呈现在幼儿们的眼前,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参与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来。
比如在小班的常规活动中,我们不仅希望孩子能够理解天气、制作“天气统计表”,还想借此进一步培养孩子的一一对应和点数能力时,就可以利用动画和材料的结合,让活动和操作变得更直观,情绪变得更好。
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也要给予合适的引导和过程性观察评价,赋予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也能给教师带来教学内容之外的惊喜。
03
加强对幼儿培养资源的有效整合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从一些优质资源中学到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然后科学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在新技术手段与新教法的加持下,不仅可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会变得生机盎然,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创设课程、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适宜的观察与评价,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与思维培养。
那么,信息化时代下,幼儿园如何结合实际,寻求课程开发应用与实践呢?教师又如何能够观察和理解孩子的发展,设计出合理的课程,并能轻松备课呢?
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了解和体验
更多大中小班不同阶段的
教育活动的设计
以及教学过程中正确的观察评价指引
扫码后填写报名表
开通后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您~
参考文献:
[1]许艳霞.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发展与探究[J].华夏教师,2022(22).
[2]李靖.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幼儿教育研究,2021(01):58-62.
[3]于开莲,曹磊.教育信息化2.0 时代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08):51-58.
猜您还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