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绝对不是一个口号,家长应加强防范意识,教会孩子自我保护、辨别危险。 ——派妈 ” 来源|英华兰DrBing (ID:HiDrBing)
提到拐卖我们总是会下意识觉得毛骨悚然绝望无力。
因为被拐卖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自救难!
尤其是像《盲山》里那种给你弄到山窝窝犄角旮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但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个案子却很奇葩。
一个小姑娘,9岁时被拐,按说已经很大了。而且被拐的后一直居住在城市,还正常上学,甚至还有手机。
但被拐整整7年时间,她居然都没有自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
这个案子还要从2年前说起。
20年初冬天的一个凌晨,浙江金华某防疫卡点里几个大白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正在打扫卫生。
突然,一个光着脚、披头散发神色慌张的女孩跑了进来。
工作人员看她口罩也没戴,精神也看着不大正常,就赶紧问她怎么回事。
女孩说自己是走丢的,已经7年了!“他一直打我!”
工作人员一听就觉得情况不简单。
走丢,是从哪走丢?打人的“他”又是谁?
他们不敢耽搁,赶紧报了警,随后赶到的警察对女孩进行了详细询问。
但无奈的是,这女孩精神紧张语无伦次,只能说出自己家在河南,但父母的具体情况她也讲不明白。
于是警察决定对周边群众进行走访,同时带着女孩到她“家里”去一探究竟。
刚走到半路,他们就碰到一个热心的邻居大婶。
大婶说,这女孩就住在旁边小区,平时和“爸爸”住一起。
这“爸爸”呢是个古董贩子,在附近倒卖二手古董,不过生意不咋地,经常饭都吃不饱。
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警察很快找到了这“爸爸”。
女孩和“爸爸”住的地方图
“爸爸”一见警察,明显有些紧张,但他还是解释说,这姑娘是他女儿:“早上我让她做饭,她不肯,所以赌气离家出走了。”
可女孩看到“爸爸”不但害怕地远离,还反复否认这是她爸!
“爸爸”又赶紧尴尬地改口说:
“不是亲女儿,是养女。”
如果是这样,那就是一起普通的家庭纠纷。
但看女孩的神情和反应,俩人明显不像普通父女,于是民警把他们带回了警局。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问询,一起长达七年的拐骗儿童案件才终于浮出水面!
2
根据警方调查,这个所谓的“爸爸”已经51岁,河南南阳人,家里有老婆,还有俩儿子,并没有什么女儿,更没有养女。
而那个求助的女孩,也确实是7年前走丢的。
她出生在河南一户人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家庭条件不算太好。
亲生爸爸因为出轨,在她很小时就抛弃了妈妈和他们姐弟。
她对爸爸的有限的记忆,基本只有父母吵架,家里鸡飞狗跳。
所以女孩从小性格就自卑怯懦、沉默寡言。
自打爸爸出走后,他们姐弟的生活就更艰难了。
妈妈学历不高,在工厂打工,根本顾不上两个孩子。
每天放学,女孩都需要自己走路到妈妈上班的工厂去等她。
一天,女孩放学后路过一家蛋糕店,被里面的香味吸引,就停下来一脸向往地看着蛋糕橱窗。
家里太穷,她已经忘了上次吃蛋糕是什么时候。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男凑了过来。
女孩的“爸爸”
中年男说,自己认识女孩的妈妈,还可以给她买蛋糕,再开车带她去找妈妈。
在女孩的成长里,似乎从来没有被教育过要怎么识别坏人、应对坏人,也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
就这样,一块蛋糕就把女孩骗上了坏人的车。
在车上,内向的她什么也不敢开口问,时间一长,她居然在车上睡着了。
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车已经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哪里来的妈妈?!
女孩害怕地哭了起来,但她的哭闹,迎来的是中年男的一顿毒打。
自打那以后,每次她一哭,或者一喊着要找妈妈,都被会中年男暴打。
▲图片来源:《盲山》剧照
但每次打完,中年男又表现得特别和善,还会带着女孩去买蛋糕,让女孩管他叫“爸爸”。
这不就是驯化吗?
要知道马戏团的猴子就是这么驯出来的。
刚被拐那段时间,“爸爸”为了防止女孩逃跑,几乎不出门,24小时死死盯住她,自然女孩也没有自救的机会。
再加上他的暴打和淫威,女孩变得更加怯懦,对“爸爸”产生了巨大的心理恐惧。
▲图片来源:《失联》剧照
这样持续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后,“爸爸”才考虑总耗着坐吃山空也不是个事儿。
看到女孩已经完全被驯化、变得非常顺从,他才决定出门做点生意,把女孩带到江西后,慢慢放松了对她的看管。
同时,他还通过非法手段办了个假户口本,给女孩改了名字,在当地给她找了学校读书。
这对当时的女孩来说,其实是个绝佳的求救机会。
一旦进入到学校,接触到老师和同学,她就可以求助了。
但为啥女孩在学校没有任何自救行为呢?
她的回答让警察大跌眼镜:
“我害怕,也没有人教过我怎么报警……”
▲图片来源:《盲山》剧照
因为被爸爸长期暴打和威胁,导致她即便在学校也不敢和老师同学多接触,更不敢说出自己的情况,就这么一次次错失了求助的机会。
为了不让女孩和别人接触太多,这“爸爸”还频繁更换租住的地方,于是女孩也被一次次转学。
从河南到江西,再从江西到浙江,最终落脚在金华。
期间,只要女孩稍微让“爸爸”不顺心,就会被一顿暴打。
一直上到五年级,女孩已经13岁,“爸爸”就不再让她去上学了。
之后,为了让女孩乖乖呆在家里,“爸爸”给她买了一部手机,让她打游戏。
这对女孩来说,不是更好的逃生机会吗?
有了手机,就能上网和外界建立联系。
但可惜的是,因为长期处在封闭的生活环境中,缺乏常识和正常社交,女孩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认知能力都很差。
即便拿到手机,她也不知道要怎么寻求帮助,这么多年就只会玩游戏!
3
看到有很多人都觉得这事儿不可思议。
从9岁到15岁,你要说她就一次都没想过逃跑吗?其实也不是。
就在前一年,她还曾经从“家”里逃出去过,当时在她有限的认知里,报案就应该找公安局。
但是逃出来的女孩压根就不知道公安局在哪!
于是她在路上胡乱转了几圈就又回到了“家”。
她自己也不确定,如果离开那个“爸爸”自己能不能活得下去,又能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家。
此时的女孩和“爸爸”一方面是受害人和凶手,另一方面更像一种恐惧之下变态畸形的依赖关系。
还有一次,她发现了手机的搜索功能,就搜了自己被拐前的名字,居然找到了自己妈妈发布的寻人启事!
这应该是她离解救最近的一次。
可她顺着启事上的电话打过去,却没打通——
这不靠谱的妈中间换了电话,却没有更新网上的信息。
就这样,希望的小火苗再一次被扑灭,女孩彻底麻木了。
在她被“爸爸”控制的7年时间里,在手机游戏的麻痹下,她的人生似乎已经完全丧失了希望,就像行尸走肉。
谁也没想到,是一场疫情打破了这一切。
那是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每个小区外面都有防疫工作人员执勤。
女孩本能的觉得,这些人也许可以相信。
那天早晨,再次被“爸爸”暴打一顿的她不顾一切地跑了出去,冲到了最近的防疫卡点向工作人员求助。
直到这时,长达7年被“囚禁”的悲惨生活才终于结束。
在当地公安机关对“爸爸”立案侦查,同时联系河南警方,找到了女孩的妈妈。
巧的是,这妈妈也正在金华打工,谁想到母女两个人居然一直在一个城市!
妈妈一回忆起女儿走失当天的情况,就泪如雨下。
当年因为生活困难,她经常让女儿自己上下学。
那天她下班后在工厂苦苦等待,却没有等到女儿的身影。
据她说这么多年她也一直在坚持找女儿,但因为线索有限,一直都杳无音信。
最可惜的是,虽然发了找女儿的帖子,却糊涂地改了自己的电话。
如果不是这个行为,女儿应该早就被找到了。
4
虽然案子完结了,但这起案件里还有几个点疑点值得关注。
第一是个是大家都很关心的,这男的为什么要拐走女孩?
出乎意料的是,他说自己拐走未成年少女并不是为了实施性侵,而是真的想当人家爸爸!
据他说,自己有两个儿子,一直觉得很不贴心,这辈子就想感受一下小棉袄的感觉。
那天走在街上,看到女孩觉得十分乖巧,才把她拐回家的。
真有大病啊!
喜欢女儿你可以自己生,去街上抢一个,还天天打人家算怎么回事??
感觉也很难说得通。
估计要么是有施暴瘾的神经病,找个柔弱的小女孩当施暴对象,要么就是把女孩当做童养媳来养的死变态,更恶劣的伤害行为还没来得及开始罢了。
第二个是作为家长也实在觉得很奇葩。
一个女孩9岁了,居然完全没有一丝安全意识、社会常识和求生技能!
可见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多严重!
已经9岁,还能随便上陌生人的车;
被拐之后长达六七年的时间,基本是放弃自救的状态。
甚至拿着手机,都不知道打个110!
仔细想想,应该也跟她的成长经历有关。
残缺的不健康的家庭、缺位的不负责任的爸爸、疲于奔命完全顾不上关心女儿教育的妈妈。
还有,你说这妈妈脑子是怎么想的,是不想找女儿了吗?不然很难让人相信啊,寻亲居然还换电话!细思极恐!槽多无口!
这一切,都共同造就了这个不正常的孩子,和这起荒谬的案子。
最后想说,安全教育咱们一定要从小抓起。
大家都知道,人贩子现在也产业升级,套路不断更新,作为家长真是防不胜防。
反拐卖,预防是关键。
只有不断提防范意识,教给娃遇到危险时应对和自救的常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啊。
发送关键词,领取相关资料
教案大全
公开课大全
PPT大全
全新舞蹈
管理大全
常用表格
各项计划
绘本大全
不断更新,敬请期待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收藏赞 (0)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