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五一小长假已经开启~回归温馨的家庭生活,小朋友们在家有没有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如果有,老师要给你点个大大的赞哦!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哦。
为此,老师为大家送上一份《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让我们化身劳动小达人,一起行动起来吧!
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促进身体健康,更能促进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所以,教育孩子从小爱劳动,让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对孩子本身、家庭、社会都是十分有益的。
在幼儿阶段,好动、好学、好问是孩子们最突出的特点。“妈妈我也来”、“妈妈给我试一试”……其实从孩子3岁开始,家长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家务了。对照下面的家务年龄表,家长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什么年龄的孩子该做哪些家务。
和爸爸妈妈一起劳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亲密亲子关系、培养协作精神。家庭要养成互相夸奖劳动成果的氛围,如妈妈做的菜可口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份子承担部分家务是在做有益的事情。
孩子做家务一开始可能比较粗糙,父母要求不能太苛刻,要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您可以这样试着说:“今天扫地扫得很干净,就是角落忘记扫了,明天你肯定会把地扫得更干净。”
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爸爸妈妈可以尝试让孩子把家务当成游戏来做。比如和孩子一起剥豆,可以比赛看谁剥的多,游戏过程中爸爸妈妈可以故意落败,让孩子体验胜利的喜悦。
一件孩子喜欢的玩具,一本好看的书,都会使孩子进一步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但是物质奖励不能滥用,所以奖励方式要多元,精神鼓励更可取,如孩子认真负责完成一件家务,让家庭所有成员一起来欣赏其劳动成果,让孩子产生由衷的自豪感;又如一个拥抱,一句“你做的真棒!”,一次击掌……
父母本身对做家务的态度要端正,勿让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举止察觉出做家务是件令人讨厌的事情。多传递积极的情绪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过: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习惯做简单家务劳动的人,要比那些小时候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更愉快,因为孩子在劳动中,不仅获得了才干,而且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今 日 福 利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绘本资源包》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回复关键词“自理能力绘本”
立即领取
↓↓↓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添加上方二维码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