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细节,帮助得当
同理心沟通
+
相助得当
01
与“0-3岁宝宝”沟通的技巧—同理心至上
在尝试理解“可怕两岁”的基础上,成人要做怎样的准备去和这一时期的孩子沟通呢?下面我用生活中一些常见互动来举例说明:
情景分类 |
较差沟通方式 |
较好沟通方式 |
出门前劝导孩子如厕 |
我们要出门了 快去上厕所 |
我们出门之前要先上洗手间, 请问一下:你先去还是我先去? |
穿鞋 |
快点把鞋穿上 再不快点就不要出门 |
现在你要穿鞋了请坐下,请问你要先穿左脚还是右脚? |
|
不许挑食 再挑食就不给你吃 |
这是你的午餐 妈妈喜欢先吃蔬菜 你会选择先吃哪一部分? |
喝水 |
快去喝水 不然会生病 |
你要和我一起喝水吗?还是你先去喝? |
结束游戏 |
再不回家天就黑了 再不回家就是不听话的坏孩子 不和妈妈回家就有坏人来抓你了… |
我们要准备回家喽 你是想5分钟之后和妈妈慢慢走回去还是6分钟之后和妈妈快点跑回去呢? |
以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与2岁小孩较差的沟通方法竟也是常见的沟通方式,我不能说它们没有效果,也可能会节省时间,但是本质上是自讨苦吃的引导方式。
为什么呢?因为两岁的孩子他的“我”非常的重要,当你告诉他该做什么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一定是说“不要”。比如他们会拒绝你上厕所的命令,然后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就会尿下去,他不是故意的,他其实是因为你刚刚没有给选择,他只能选择“我”。
所以跟18-36个月的孩子生活,每天就是要给予不断的选择,而且不要威胁小孩,比如不要说“你不穿鞋子我们就不出门了,你穿了我们就可以出门”,虽然出门跟不出门也是一个选择,但是那其实是一种威胁,那不是真选择,真选择跟威胁是有很大差异性。孩子在这个阶段其实非常的“冲动”,他们很难了解别人在想什么,他们也很难同理别人,但是如果你让他的“我”可以形成,那他以后会比较容易了解别人也更快具备有同理心。所以作为成人,我们要先赋予同理心才会收获同理心。
02
危机到契机的转换前提—移除两大障碍
之前我们说了很多危机,如果我们想让这些发展危机变成发展的契机的话,首先要移除“障碍”,我说的障碍通常有两大类。
特别提示
手机——专注力的障碍
有些东西是家长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却有可能是最大的障碍,比如手机等电子设备。手机会发出声音,还有影像会吸引孩子注意力。但手机是一个好玩伴或者老师吗?
人是感官的学习者,而手机是一个超强的感官发送器,但只有视觉跟听觉两方面,所以它是一个不完全的感官发送器。我们要给六岁以下孩子提供的是完全的感官,否则很容易让小孩整个人被“吸到”手机里面去。我见过一些孩子在餐厅吃饭,不给他手机就在那里大吼大叫。哭闹到彷佛世界末日来了,结果只是因为不能看手机。这些行为实际上已经是addiction的表象了, addiction大家都非常清楚吧,就是所谓的痴迷,会有手机瘾。
虽然我知道告诉大家不要给孩子使用手机和看太多电视电影,对家长来讲是非常挑战的事情。因为那些电子设备是很方便的保姆,但它们却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个今后我会找机会深入讨论。
03 区分障碍与工作
在排除障碍之余,我们还要给孩子适当的工作去发展他们的能力。在蒙特梭利环境,我们工作的概念和通常大家提到的职业概念不同,这里的工作指的是一切帮助儿童发展的任务活动等。首先我们一定要区别「障碍」和「工作」。
孩子要发展,一定要接受挑战。挑战不是让孩子收到伤害和挫折,而是让孩子有一点点辛苦就好了。他从地上爬呀爬,攀着物品站起来,我绝对不会去拉他,让他站起来,
我会让他自己稍微挣扎一下站起来,为什么,因为他在挣扎的过程就是一个工作。这一工作是在发展肌肉,指导发展大脑对肌肉的控制,是在长智能。
再比如我们在教室里让孩子自己倒水也是长智能的一部分。虽然水可能会洒出来,但是孩子拿着这个水杯的时候他会很小心,即使是一个两岁的小孩,他都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为什么?因为他注意到我的身体动作有结果。
所以不要“不以事小而为之”,不要把小孩子当成没有行为能力的人类。他们只是正在发展中的人类。我们必须要让孩子工作,要让孩子有机会可以使用自己的身体和表达他自己的意义。
不要轻易代替孩子做事,你一直帮他做,你就是在阻碍孩子的发展。同时我们不要去责怪孩子,比如孩子因为吃饭打破了碗你跟他说“你看吧,你弄坏了得去买一个给我,我不要再给你那个可以打破的碗了,你下次用铁碗、用塑胶碗吧”,这样做这叫惩罚。也是不好的,会同样造成工作的恐惧而阻碍孩子的发展。
04
关键的关键—完备环境中的相助得当
在排除障碍和区别障碍跟工作之后,就要尝试运用完备环境来帮助孩子了。
再次强调:成人的工作就是帮助孩子跟环境连接。我在这边不多讲完备环境的构建等细节,那是属于蒙特梭利学校环境的部分,你去看我们的教室就会理解。
我大概说一下完备环境的作用吧。完备的意思就是完全准备好,根据孩子各个年龄不同的需求来设计的,而这个完美环境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帮助孩子的大脑,通过感官讯息的吸收,把这些讯息储存在孩子大脑里,经过大脑处理后,命令他的肌肉产生动作。这个历程需要靠环境来进行,这个历程也是人类获得能力的方法。
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不是只有动作要关注,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表达也要关注。不管你是在家里还是在托育的地方,一定要让孩子有动作的自由和说话的自由。无论在哪里,我们每天帮助孩子发展其实就是帮助他们建构学习的金字塔。成人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神经中枢的发展,发展他的髓鞘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请大家看图:
小孩要形成完整的人格特质,就需要动作和语言,动作和语言没有感觉器官是没有办法发展的。所以大家看到这个金字塔最下面,左侧有一个词叫作感官系统,感官系统是我们神经中枢发展的基础。没有了感官系统,这个脑就没有用了,因为它没有讯息,或者这个信息进不去,肌肉就没有办法发展,语言也发展不起来。
所以完备环境一定要是完全感官环境,也就是说不要侧重于其中一个部分,要有很多的感官,可是你又不能过度刺激,所以为什么我说手机等电子设备是一个大问题呢,因为这些东西往往只注重视觉跟听觉。
我们再看整个金字塔的右侧,动作跟语言是我们整个人类发展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在0-6岁这个阶段我们发展的是功能性的独立,6-12岁是知识探索的独立,12-18岁是社交独立,而到了18-24岁就是完全独立。所以如果在孩子0-3岁的时候,我们能够好好运用这些发展契机,我们就能帮助孩子奠定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基础。
继第一讲《0-3岁孩子的发展里程碑》之后,
6月20日9:30游腾鉴老师将再次莅临直播间分享
《感。观|感知力·智力·创造力》
精彩不容错过!扫码入群聆听讲座:
预告:6月27日《准备适合0-3岁儿童的家庭环境》
【往期回顾】
东方悦稚,致力于协助0-12岁儿童的自我建构,为孩子创造一个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佳的成长环境;我们践行蒙特梭利教育的使命,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了解并尊重儿童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让各阶段儿童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地址:海淀区双槐树电站392号
导航:东方悦稚国际蒙特梭利幼儿园
咨询优师教研010-68186922/19801071270官方网址:www.kidtop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