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爸爸妈妈们聊天的过程中,总有星光点点,让人感动,也深受启发与鼓舞。分享出来,也许可以助益更多生命的成长。于是,培德家庭故事汇专栏美好诞生,分享生命成长的点滴故事…
星星为什么是一闪一闪的?
为什么小鸟飞的时候
翅膀是动的,而飞机是不动的?
妈妈,什么叫天地有大美?
——呦呦
01
Q:幼儿时期的教育,您和爸爸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强大的内心。保留心中那份原生的信心、不惧,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人生路长着呢,孩子小时候得到的爱、内心的滋养,是可以支撑他走一辈子的。我们都想为孩子积累终生奔跑的能力、驱动力,而不是短期发挥作用的技能。
一些具体知识、技能的东西,没有那么重要。学习不好,或者哪里不好,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的生命是需要他自己去完整的。这个社会一定有位置是留给他去承担的。我们更在意的是他的品质,和在困难面前的表现。知道自己安静下来,想办法去克服,或者找到别的出路。
自由游戏时间,呦最感兴趣的搭建游戏
02
Q:当初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了培德书院幼儿园?
我们本来住在海淀。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了培德。第一次来到这里,就被这里的美打动了。当时的天光,跟环境的一切,都觉得特别美。还有那些天然的玩具,木块啊、石头啊,贝壳啊,都特别美好。做母亲的直觉,告诉我培德很适合呦呦。
后来参加了亲子营,遇到小兔家的Rebecca老师,她专业、细心、温暖,而且观察孩子特别细致。我看到老师的爱和真正的专业。爱和专业,不只是给孩子擦个鼻涕,照顾的周到;而是通过专业,真正了解孩子,看到孩子的需要,给他深深的心灵深处所需要的滋养。不是表浅的滋养,而是精神的滋养。
小兔家就是我和孩子对培德的最初印象。
2岁半的呦呦参加贝卡老师的亲子营
03
Q:在培德孩子获得了什么成长和收获?
我的孩子这这里三年,现在绽放了、撒欢儿了。在这里没有任何不适应,可以像在家里一样放的开。
还记得呦刚来的时候,怯生生的,敏感,胆小。别人上体育课,他在旁边坐了一个星期都不加入。老师们从来没有打击过孩子的信心,而是尊重他的节奏,给予正向的鼓励,告诉孩子的信息是你可以做到。所以,平衡木,他也愿意去挑战。
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呦呦开始尝试自己抗拒和惧怕的平衡木
中班的时候,中午呦呦不愿意午睡,杜杜老师给他派了个任务,让他把亲子桥一本一本的放到小朋友的柜子里。呦呦好喜欢做这个这个事情,还因此认识了好多汉字啊。柜子上小伙伴的名字,不管多复杂,他都认识了。
宽阔的内心。呦的内心非常宽阔。见到有孩子比自己做的好,呦呦会为小朋友鼓掌,发自内心真诚的欣赏自己、欣赏他人,而不会漠然或者拒绝。
陶艺课上专注的呦呦
美的感觉和感受力。培德把孩子的天真保护到极致。极少功利的世俗的东西。没有孩子攀比,他们的心灵被那些美的东西占据。我们去外面参加活动,跟一堆二三年级的孩子一起,手工丝毫不逊色:做饼干什么的啥都会,心灵手巧。其他家长说,你家孩子怎么什么都会。知识是很容易获取的,但是要培养孩子的感觉太难了。感受力不可教,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实现的,是在培德这个缸里耳濡目染熏出来的。
学校的菜园里,和伙伴一起种土豆收土豆的呦呦
初秋,呦呦用校园里的柿子树叶制作叶脉书签
深秋,呦呦为校园一角的红叶而惊叹
孩子在童年时期,就像撒种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花。幼年时得到足够的滋养,人生就会有很大的力量向前走。
04
Q:讲讲咱们家庭是怎么陪伴孩子的吧。
爸爸对呦呦无限包容,给孩子无限的空间。我们家有个小帐篷,爸爸为了陪孩子玩,能在里面坐1个小时。平时爸爸很忙,但只要陪孩子,就是很高质量的陪伴,而且不管孩子想玩什么都OK。爸爸看到孩子的探索,一切都是合理的。
呦呦问:“星星为什么一闪一闪的?”
呦爸就会说:“因为空气折射……”会用很专业的大人的话语跟他讲。
我呢,会尽量保证陪伴孩子的时间。小时候,呦呦最喜欢看洗衣机,一看就能看半个多小时。我就不打断他。他要我讲一个绘本,每次讲到“扑通”,呦呦就一乐,能连续讲二三十遍。
有一阵孩子对钢琴课、体能课有点抗拒。我就会说:“听起来妈妈也觉得挺吓人的,那我们想想。妈妈知道你的想法了。” 这样先把孩子的压力卸掉。不说“不行,你必须得上”。然后我会跟他讲,钢琴啊,书籍啊,这些都会是你一生的好朋友。
我要求孩子的时候,我就会问自己,我能做到吗?我小时候也没有那么听话,我也挺好的。我现在牙坏了,大不了补一颗嘛。人生没有那么多“必须”,不要打乱孩子的节奏,不要去压制他。给他自由,其实孩子会管好自己。他会产生自己的兴趣。
每月一次博物馆课程中
呦呦和伙伴们走进天文馆
有一天,呦呦说,“妈妈我说一些话,你帮我记下来。”于是就站在那里,说出了下面这个故事。
登月传奇
有一天,芃芃、满满登上了大巴,我和如意、小恩、睿睿、小花也一起登上了大巴。我们坐了半个小时,突然如意喊到:“看,那里有一个火箭!”。大巴在停车场停下了,芃芃,满满和我们大家一起下了大巴车。我们向火箭走去,爬上了梯子,一共有90层,我们爬到了最高处,然后打开了门。坐在椅子上,又过了半个小时,有人喊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发射!”,所有人抢先按下了按钮,火箭起飞了。眼看着马上就要到大气层,我们兴奋地跳了起来。穿过大气层之后,大家都系好了安全带,也拉好了把手,紧盯着窗外的景象,看见无数的星星。
睿睿大声的叫到:“啊,有一颗陨石”,看着陨石朝着我们的方向飞过来,突然芃芃也叫到:“看呀,是有好多陨石啊!”,果然,我们向前面望去,有数千上百个的陨石在我们的眼前呼啸而过,一颗大陨石朝我们的方向来了。满满说:“那是我们的目的地——月亮”。所有人大声地欢呼起来。好像我们的火箭也在往下坠了,可能是要降落到月亮的反面了,那里人们都没有去过。
我们到达了月球,月球上有很多陨石坑,还有很多的脚印。在月球的反面,我们看见了海月,就是比较低洼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搭建了一个房子,住了两个星期,我们准备返回地球了。在整理东西的时候,睿睿和如意发现有一点点不对劲儿,星星都开始变样子,从圆形变成椭圆形,光线也逐渐从白色变成了黄色。我们加快速度收拾东西,希望赶快离开月球。跑啊,跑啊,我们跑到了宇宙飞船里,发现我们的电源也不太对劲儿了,明明是100,现在只剩下了14。我们驾驶飞船赶快离开了,我们凑近星星一看,原来是陨石,正看着美呢,没有人发现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颗超级大的陨石,眼看着还是没有人发现这件事,就这么“咚”的一声,飞船撞了上去,我们扭过头来一看,玻璃已经碎了,飞船也失去了控制。飞船往下又往上,摇摆不定。还好,最后总算安全落地了,我们回到了地球。
呦呦口述,妈妈记录
2021年11月9日
05
Q:在培德印象深刻的一幅画面/一个活动/瞬间?
有太多这样的记忆了,非要说到最深刻,我选择呦呦度过亲子营之后,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情景。我和他爸爸一起送他到学校,虽然之前做了很多心理准备,但一路可以感觉他还是有一些不安。到了学校,把他交到杜杜老师的手里,他没有哭,非常乖的拉着老师的手,眼神里全是依恋不舍。走出校门我就大哭一场。小伙子迈开人生独立成长的第一步。也不知当时看到爸爸妈妈离开,他的心里在想什么,总之是坚强的忍住了泪水。那一幕是终身难忘的。
2018年到现在的时光并不短暂,谢谢你来到培德,并一直陪伴在我们的守护之中。你喜欢探索研究,爱思考,对自然万物充满兴趣,并充满爱,爱身边的人事物,也同样享受被爱的感觉。幼儿园的时光里有你的参与每一天都弥足珍贵。就像我对你说“明年就是你们要毕业的时候了。”你却回答我“不要,不要毕业~”
路很长,也很短,光阴流过每一个有你的春夏秋冬。以后的故事会继续,愿你保持着对世界的热爱和探索精神,长成你自己,丰富的过好每一天。
——杜杜老师
06
Q:您和爸爸对孩子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谈不上规划。作为妈妈,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可以教孩子的,没有能力去教育她。我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和环境,让孩子去感受、去学习、自我教育,完成他自己。孩子的生命有他自己的生命轨迹,弹出自己的乐曲,写自己的故事、画自己的画,他的内心是很丰盈的。
反而是我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孩子很多地方比我优秀多了,他们很真诚的去面对问题。我觉得,父母的形象不是指手画脚,而是添砖加瓦,给这个小火苗添加一把柴火,就很荣幸了。
作为父母,珍惜跟孩子的时光。父母和孩子的缘分也没有那么长。我想做的就是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保证陪伴孩子的时间,同时补充自己育儿上的专业性。
平日里呦呦和爸爸妈妈也经常走进自然
07
Q:孩子长大以后,您理想的生活是怎样的?
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可能就是弹个琴,养养花,读读书。当然也很希望有机会服务和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我之前是超级忙碌的那种职业生活,现在想起来过得很忘我,就是几乎忙得忘记自己。我想起蒋勋老师说,“忙”就是心的死亡,我大概是属于那一种。所以我很感激有了呦呦,因为有了他我终于可以重新回到自己,重新思考自己。
三岁之前陪伴呦呦的时间是比较多,等呦上了幼儿园,其实能和他在一起的时光就变得有限了。呦再长大,彻底不需要我的时候,可能还会有点失落。哈哈,但我希望那个时候我不只是妈妈的角色,我希望成为他真正的朋友。可能有点难,但我会尽力做。所以这也要求我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跟上他们的步伐。
如果你也有故事要分享,欢迎联系我哦
更多家庭故事,敬请期待…
口述:呦呦妈妈
照片提供:呦呦妈妈、杜杜老师、倍倍老师
采访/笔录/编辑/排版:Shan
校对:Rebec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