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育”,生养,成长,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教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四个经典小故事,看完之后,您悟出了什么?
这个故事就是《鱼缸法则》,故事应用在教育中,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
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
这个故事就是《南风效应》。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只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
每个孩子都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修养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这个故事就是《德西效应》。德西效应在教育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你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我们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这,就是《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受刺激过多过长及作用时间过久而产生的心理不厌烦和逆反现象。这种现象体现在教育中,最典型的就是在批评孩子上,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方式不对反而适得其反。
如何合理地进行批评?首先要切中要害、点到即止,遵循“犯一次错,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也不应该简单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其次批评之后要鼓励,幽默式批评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 部分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