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编辑 旋妮
审稿主任 探长
(共1728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对于孩子们来说,上了幼儿园之后,老师就是他们的第二位家长,需要老师照顾他们吃饭睡觉。
引言
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在幼儿园午睡之后,老师们往往会给小女生梳头发,扎小辫,整理衣物。
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却引来了一些家长的不满,有这样一位宝妈,就对老师给自己女儿扎头发的行为产生了意见。
小美所在的幼儿园,每个班分了三个老师,一个专门负责讲课,另一个负责体育活动,还有一个就是生活老师,负责给孩子们整理衣物和给女孩子们绑头发。
小美的妈妈发现,每次下午放学回来,自己早上给女儿扎头发用的漂亮的粗皮绳,就被换成了细的便宜的小皮筋。而且女儿的头发被揪的紧紧的,马尾扎的特别高,每次拆头发的时候,女儿又细又软的头发,都得被拔下来好几根,这让小美的妈妈心疼不已。
小美也说老师绑头发力气太大,自己感到很疼,每次都得忍着。妈妈问了班里其他女儿的家长,原来很多都有如此困惑,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有一次,老师在家长群发了一张给孩子们扎头发的照片,小美一看时机到了,于是就找老师反映情况,问老师孩子头发上原本绑的粗皮筋怎么总是被换掉,能不能扎头发的时候轻一点,不要揪头发。
没想到,老师看到后却直接来了一句:“建议剪短发!我们也省事儿了!”家长本来就有意见,老师说出来这样的话,自然会引起一些家长们的反感了。
其实有时候并不是家长没事儿找事儿、护孩子,而是确实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出现这种局面,也是老师没有跟家长好好沟通,没有协商出解决的办法。
如果老师要给孩子梳头发,可以适当的改变一些方法。
?给孩子梳头发的时候,要经常询问她们的感受
老师在给孩子梳头发的时候,不能够仅凭自己的感觉操作:
●因为孩子们的发肤以及发质和成年人略有不同。
如果盲目操作的话,可能会引起孩子们的不适。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常询问孩子的感觉,也是在鼓励他们勇敢的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式,是成长中非常有帮助的。
?和家长及时有效的沟通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如果每个女生都得让老师梳一遍头发,这是一项“庞大的任务”老师确实也会比较累。
而且孩子们睡觉的时候喜欢翻滚,头发上的皮筋很容易就掉落在床角或者地板的角落,睡醒之后找不到皮筋也是正常的,家长要予以理解。
老师有时候的说法会稍有直接,如果能够更加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自然不会引起家长的不适,但如果直来直去的话,就容易会惹人厌烦。
老师也应该换位思考,经常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家长耐心的沟通,这样的话,相信可以极大的改善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了。
?可以让孩子剪短发
如果给孩子剪短发的话,老师在给孩子梳头发的时候,就不会变成一个问题了。而且短发也有利于梳理,不会让孩子们在梳理的过程中感觉到扯头皮或者揪头发的疼痛感。幼儿园阶段的女孩子,并不会太在意外表以及发型,家长也可以询问孩子的意见,是否愿意剪短发。
在日常生活中,短发也很方便打理,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发型,并不会非常的难看。
★而家长对于给女孩子剪短发的事情,褒贬不一
有些家长对于剪头发这件事情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反而很支持老师的建议:“我在家也不喜欢给女儿梳头发,女儿要求太多,还得变着花样编。剪短发省事儿,便于打理,老师也轻松了,希望有的家长们不要挑刺了。”
不过有些家长却不知为什么,认为:“我家孩子我都扎的很松,绑头发又不是什么难事,一分钟就扎好了。给孩子扎得这么紧,会对孩子的头皮产生不良的影响,一整天这么揪着头发,还不如不扎。”
家长们的意见各不相同,而老师又要考虑到每个家长的意见,所以有时候难免会发生矛盾,其实双方都是为了孩子好,也都是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产生了分歧。
双方沟通到位,讲究说话的技巧,为对方多考虑一些,那么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辣妈语录: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双方不能够在教育孩子这一件事情上达成一致,那么只会对孩子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而且良好的沟通也能够保证家长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找到问题的关键点,这样也就不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去争论不下了,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够保证家校关系长期良好的发展。
家长们,你愿意给女儿剪短发吗?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