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孩子们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所以对接孩子们的年龄特征与发展阶段,做好区域环境的创设十分必要而重要。
今天我们依然展示给大家几位优秀幼教人的区域环境创设,希望大家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创设思路。
区域材料名称
“阅兵仪式”
常海燕 宁佳媛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特点,几位老师决定更加全面地创设活动区域,营造一个“阅兵仪式”主题环境,投放生活中比较容易搜集到的废旧材料,如:礼品盒、纸盒、纸杯、电线,再借助其他材料(彩笔、剪刀、胶布、卡纸等)对纸盒加以改造。
而幼儿通过设计、组装出各类军用装备,如装甲车、坦克、飞机、火箭、潜水艇等,有针对性地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整个过程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发现,借助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区域材料名称
“传统文化”区
常海燕 宁佳媛
结合大主题《中国人》、《家住中国》,幼儿利用带来的月饼盒、红包、木筷、毛线、吸管,借助辅助材料胶布、双面胶、胶枪、轻黏土等制做中国结、灯笼、粽子、特色建筑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物品。幼儿在制做过程中既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又潜移默化地了解、融入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区域材料名称
小小艺术家
刘若雯
这次参与创作的主角是各种管子。根据主题的进展内容,教师会引导孩子们在管子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主题内容,制作玩具材料。
可以说,这个区域的创设对于锻炼幼儿的专注能力以及对画笔的控制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瞧,孩子们的美工作品也是我们创设班级环境最好的素材啊。
区域材料名称
神奇的纸筒
曹春玲
曹老师在创设这个区域的时候有两个明确的目标:
一是,孩子们能够根据数字提示完成纸筒滑道的建构,并用珠子试验滑道是否成功;二是,在建构的过程中,能与同伴协同合作,共同完成。
其实,在简单的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科学、社会、语言领域的能力都得到了积极发展。
区域材料名称
石河子的标志建筑粘贴画
蒙奎洁
在石河子,有许多特别的建筑物。于是蒙老师想到了让孩子利用毛线粘贴,将家乡美景表现出来。目的是锻炼幼儿精细动作发展和审美能力。
玩法说明:幼儿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墙体、窗体颜色或者自己喜欢的颜色用毛线、毛茛、细绳等线类物品,剪裁合适的长度粘贴在相应位置。
区域材料名称
毛茛创意搭建
金亚丽
目标:金老师的创设则是从平面上升到了立体,旨在锻炼幼儿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利用毛茛、软铁丝等搭建生活中的立体建筑。
玩法说明:引导在立体图形上幼儿利用彩色毛茛构建出不同造型,比如:正方体上利用毛茛编出三角房顶,用毛茛围合围墙,制作门和窗户等,最终形成自己心中最爱的房子。
区域材料名称
创意摆绳
金亚丽
再普通不过的麻绳也是区域创设的好材料。老师们会引导幼儿根据长短不一的麻绳,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拼摆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区域材料名称
神奇的铁丝
蒙奎洁
这里的材料主角是粗细不同、颜色不同的铁丝,孩子们会用它们制作各种各样形状的物品,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创意思维。
玩法说明:
1、细铁丝花。幼儿先将细铁丝握出花杆的造型,然后在一根细铁丝上串上花瓣,再串上纽扣当做花心,最后从纽扣的另一孔穿出,在铁丝上打结。
2、跳舞的小铁人。幼儿根据人体骨骼造型,先用稍粗的铁丝握出喜欢的人体造型,然后用超轻黏土在铁丝上做头、四肢和衣服,最后捏出小铁人周围的花草绿地。
3、立体铁丝造型。幼儿根据提示卡用铁丝编出眼镜、房子、风扇、鸟笼、衣架、树等立体造型。
当然,小爱老师也要温馨提醒大家,在使用铁丝的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并在过程中密切关注活动安全。
在这一组的创设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们很好地结合自己的家乡特点,投入了许多身边常见、随手可得的材料来完成的,毕竟在熟悉的事物上展开创作,无论对老师和孩子们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的对么?
你可能还想看
○
Hi~
我是大爱幼教社
一个为幼教人提供
工作方法
的公众号
对你们我是认真的
好方法都要告诉你们
喜欢我记得点“在看”
啾咪
请疯狂点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