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这个被大众接受和喜欢的节日,幼儿园怎么可以忘记?!实际上,母亲节早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契机。在这个节日里很多幼儿园都会挖空心思去设计各种活动。节日年年过,如何过得不一样?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家幼儿园的两个活动设计。
方案一、妈妈的舞台
母亲节是妈妈的节日,是妈妈最闪亮的日子。为此,我们把母亲节这个节日还给妈妈们、奶奶们和姥姥们,让这些母亲成为舞台上最美的人。
于是,“妈妈的舞台”这个提议就出来了。一是让所有的孩子们看到妈妈们的另一面,那就是舞台上的妈妈和生活中的妈妈的不同;二是让所有的妈妈去体会舞台上的感受,也给将在六一儿童节登台表演的孩子们做一个最好的榜样。
我们幼儿园一共9个班,于是我们预设了18个节目,也就是每个班级要有2个节目(2个节目的表演时间都控制在5分钟以内),一个可以是妈妈、奶奶或姥姥个性节目的展示(个人或者小组),而另外一个就是全体妈妈的表演。
从发出活动倡议到演出一共有两周的时间。让我们十分意外的是,整场活动从主持到节目再到现场的组织,妈妈们是那样的投入和用心。合唱、舞蹈、走秀、职业介绍、歌舞表演、戏剧表演等,真是精彩纷呈。
演出的现场,孩子们不时地喊着“妈妈”,“那是我妈妈”,自豪与骄傲就写在孩子的脸上,那发自内心的喜悦真是无比珍贵。所有的孩子们都美美地欣赏着,真的就像每一个母亲专注地看着自己孩子表演的场景一样。
舞台上的妈妈,为了给台下的那个宝贝做最好的榜样,都在认真地表演。而让她们意想不到的是,无论在场的还是没有到场的爸爸都为妈妈准备了一份“爱的礼物”。这些礼物在一周前就由老师和爸爸们悄悄地准备好了,在演出的最后一个环节,伴随着音乐声,孩子们把一份份礼物递交到妈妈的手里……
就这样,这个节日的感动留在了每个妈妈的内心深处。有几位妈妈这样说:
小森(化名)的妈妈:“夫妻多年了,我生了三个孩子。今天先生送我鲜花,四十几岁的人再次经历这样的浪漫。我感谢幼儿园,这个母亲节我过的不是节,而是被爱的感觉……”
小姝(化名)的妈妈:“这场演出下来,更深切地体会到“让爱更多一点”的爱文化,原来我的理解是老师对孩子的爱多一点。时至今日,我明白了,老师与孩子、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人与人之间的爱都应该多一点。多一点爱,我们才能更加幸福与快乐。”
小廷(化名)的妈妈:“从没有想过,幼儿园会如此过节,这是我平生以来过的最难忘、最有意义、最美的母亲节!”
给妈妈一个平台,让她们去绽放“另一面”给孩子们“看见”、给爸爸们“看见”。这样的一份“看见”让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了更多的爱。
方案二、给母亲的母亲过节
母亲,是天下最温暖的称呼。母亲从何而来?母亲来自于母亲的母亲。一代一代在传承一种情感,一种文化,一份生命的密码。所以,我们在母亲节把孩子们的姥姥和奶奶专门请到幼儿园,名义是“姥姥和奶奶参加的家长会”。这样的会议开的不多吧,如何开呢?
设计的起点是:老人们需要什么?
园内大部分的家庭中,老人都在承担着教育孙子或者孙女的责任,她们有很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但隔代教育中的问题也是不少,她们需要的是“更好的隔代教育的方法”。她们还需要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好,不是把时间都给了下一代就是做好了自己,不是把自己的心思都给了孩子们就好,她们一样需要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拥有自我。
她们还需要什么呢?她们付出了很多很多的爱,虽然嘴上心里都不期望儿女什么回报,而有一天能被爱温暖,也是每个老人心中需要的吧。
而一次活动,我们能给予老人什么呢?
摸清了需要之后,活动流程就自然产生了。
1、《当你老了》,一个MV回忆自己的一辈子。
2、《药家鑫》,一个柴静的采访让我们懂得家庭教育的深远影响。
3、《教育中的“要”和“不要”》,让老人明白到底如何去做好教育。
4、纱巾的围法、纱巾的游戏,让老人去感受生活中的精彩。
5、“未曾想的礼物”,由自己的孩子们准备,孙子们亲手送上。
活动如期举行。一个下午3个小时的时间,没有一个老人离场,没有一个老人动手机。她们时而泪流满面,时而深刻反思,时而如同孩子们欢呼雀跃……
晚上12点的时候,还有人在忍不住发表感慨,自己口述,让儿女们打字在群里分享。
Apple(化名)的姥姥:参加了母亲节活动后,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让我惊喜的是,幼儿园百忙之中拿出时间和精力专门为奶奶和姥姥们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母亲节:做游戏、谈感想、赠送礼物,整个活动充满惊喜、和谐、快乐与感动。
希希(化名)的奶奶:第一次完全以主角的身份走进幼儿园,第一次真真正正当了一次主角,一辈子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家长会,收获了科学的育儿理念,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尊重和爱。幼儿园的用心让我们这一代人非常感动。
每次过完节,作为园长,我都会特别有感触。节日,真的是一种生动的教育资源。它可以把家园、社区与孩子都凝聚在一个“场”里,在“过节”的过程中让教育自然发生。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唤醒,教育是让人去感悟内在。
春梅姥姥说
Laura在文末说得特别到位。节日,作为一种真实生动的教育资源,它给予孩子成长最大的价值是:提供一种情境,孩子在其中与人、物、事交往互动,收获一种情结。这种情结可能是一种感动的情愫,可能是一种意志品质、也可能是一种志趣与志向。
说到母亲节本身。世界范围内的母亲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现代的母亲节是在美国发端的,它的历史并不长,背后的故事也令人唏嘘。考察其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你会感叹商业推动的力量之大。多少消费借用了母亲的名义啊!
然而,作为孩子的我们在母亲面前宁愿放下理性的考量,只为博母亲温柔一笑。这是人性的温暖所在。带着孩子们过母亲节,不是被“买买买”的流行商业文化绑架,而是造一个“场”、一个“情境”、一种仪式感,让孩子们感受母爱、发现母爱、表达爱,让家庭感受人性中的真、善、美。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些文章,可以戳标题查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