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很高兴遇见你!
最近遇到几个案例真的太让我感叹了,所以今天有感而发来跟大家聊一聊老人和育儿的话题。
我们每个学期都要家访,有些家庭的家访给我很大的冲击:几代人住在一起育儿真的很难,特别是父母还不独立或者不具备独立能力去养育一个孩子的时候,往往容易状况百出。
好了,话说在前面,我的意思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不能好好育儿,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育儿路上的绊脚石,但毋庸置疑的是,老人的加入会让育儿这个原本就比较复杂的问题更加复杂一些。
先来说说我遇到的几个案例吧。
有个妈妈跟我说她根本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如果对孩子凶一点,孩子就会给奶奶打电话,用奶奶来威胁妈妈,所以妈妈的规矩根本下不去。
也有一些家长跟我吐槽,如果自己对孩子凶一点,孩子外公就会过来骂自己甚至用东西砸自己,所以在家里真的没法教育孩子,而且即使教育了,也没啥用。
另外有一些家长告诉我自己如果教育孩子很凶的话,老人就会在背地里跟孩子说父母的坏话,比如“你妈妈真的很不好,对你太严格了”之类的。
遇到最令我震惊的案例是孩子父母虽然都已经年纪很大了,孩子奶奶还健在,如果父母对孩子凶一点,奶奶会闹到天翻地覆,让父母无处容身,所以只要奶奶在,父母根本无法对这个孩子做一丁点儿的规矩和要求。
这都是真实遇到的案例,你会觉得很毁三观,但真的在很多家庭上演。
这样的父母求助我的时候,我给的建议第一条就是:先要想办法跟老人分开住,否则这个问题可能就是个打不开的死结。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的父母辈其实是很没有边界感的一代人,因为他们本身就成长在一个没有边界感的年代,那时候的观念,如果你有太清晰的边界感,会被别人说你没有良心,不懂亲情之类的,道德绑架会特别严重,所以他们这一代人就是很喜欢各种催婚啊,各种议论小辈的私事之类的,这是他们的成长环境造成的。
因为一直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所以很多老人对待儿女的生活很热心,过分介入后反而得到子女的埋怨会特别伤心,他们不觉得自己的边界感不强是一件坏事,他们觉得自己帮助子女带孩子鞠躬尽瘁本是一件值得歌颂的事情,他们不明白为何到头来却会被吐槽被埋怨。
老人活了一辈子,如果你想要在他一把年纪的时候改变固有观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件事情的难度一点也不比愚公移山的难度小。
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我不大会妄想着去修正老人的观念,我会告诉年轻的父母,如果老人给你的育儿带来了困惑的话,建议你们先分开住,从空间上先划清界限,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后面就很难了。
当然,如果你爹父母是边界感很强的,那么恭喜你,真的很幸运。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有边界感的,这对他们这代人来说很难。
脱离父母的生活是不容易的。
年轻人生完孩子之后就会很容易依赖父母的帮衬,的确,有父母在,很多家务小事都能搞定,回到家有热饭,衣服永远是干净的,地板永远是整洁的,孩子永远是乖乖的,但这背后可能也会隐藏着一些后患。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会过来横插一脚,对你的行为指指点点,如果你发现自己想要给年幼的孩子做规矩而父母却告诉你长大了就好了之类的时候,请你一定要非常果断地在物理空间上进行间隔,否则后面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脱离父母的荫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要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有威严的父母,就需要自己成长起来,独自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包括处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穿衣吃饭清洁卫生,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很多年轻人一边没有勇气独立一边想要争取自己的育儿主权,这是不现实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如果你希望自己在孩子面前有威严,有权威,有话语权,那么当你组建家庭的时候就要拿出勇气,让父母知道自己是时候需要退出了。
因为只有当你自己独立搞定自己生活的事情,父母才不会觉得你们是需要感恩他们为你们的付出的,他们才会慢慢地退出你们的生活,愿意把一些本属于你们的权利还给你们。
当然,也有一些父母宁死也不放下手中的权利,而且还会利用道德绑架年轻的父母,他们会说“你们真的没良心啊,我为你们这个小家做牛做马这么多年,你们却嫌弃我”之类的,这些案例我也见到过,只能说,如果从一开始就学会和父母划清界限,可能还能救,如果已经深度捆绑了,就真的特别难了。
如果有祖辈能看到这篇文章的话,我也希望你们少做一些吃不讨好的事情,当你的孩子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你就要学会主动退出他们的生活,帮他们洗衣做饭带孩子还不准发表意见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最好的做法就是多关注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晚年生活经营好,偶尔关照一下小辈的生活,孩子教育的重任,就交给他的父母来完成,如果你实在看不下去家里鸡飞狗跳的育儿,那么,自己出去走走就好了。
长按二维码,加微信了解更多资讯
亲子绘本、好习惯、注意力、乐观孩子培养,一系列课程等你来了解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