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涨姿势哒!
今天是新年上班第一年,我可也开始码字啦!吃吃睡睡的日子已经远去,新的一年继续奋斗吧!
1
话说我们的父辈一般都有很多个兄弟姐妹,所以,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听到自己的妈妈跟自己叨叨爷爷奶奶多偏心其他的叔叔伯伯姑姑,而唯独对自己家不够好,于是我们也常常会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偏心呢?这么多子女一碗水端平很难吗?不就是家里的财产平分就能搞定的吗?
所以,当我们这一代人遇上了二胎的政策,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计划着生两个娃,想象着娃娃们相亲相爱的场景,并且会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任何一个孩子,绝不会偏心。
2
前段时间听过一个二胎妈妈的故事,在生第二个孩子之前,她信誓旦旦地对周围的人说:我一定不会因为生了二胎而冷落了老大的!结果,第二个孩子生下来聪明伶俐,各种讨人喜欢,而老大呢?还是傻乎乎的样子,使她这个原本言之凿凿的娘亲也不由得说:哎,我真是打心底里喜欢老二啊!懂事的孩子谁会不喜欢呢!
当然也有很多的二胎父母为了“公平”二字费尽了周折。
比如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家俩男孩,如果外出买玩具,必定是人手一个,而且是同款同样,哥哥买了这个,弟弟也一定要这个,妈妈觉得,哎呀,两个人买不一样的不是还能换着玩儿吗?不行!必须一模一样的,不然就没完。
于是,他们家就出现了神奇的景象:所有的东西都是两份一样的,哈哈哈,想象一下两个一模一样的玩具架。妈妈也很无奈啊,钱也只能这样浪费,不然总有孩子认为你不公平啊!
我还听说过我小时候一个朋友的故事,她们姐妹俩,我们小时候物质条件都不是太好,一般大的穿旧了的衣服,小的会继续穿,可她妹妹偏不,妈妈给姐姐买新衣服,妹妹觉得不公平,拿把剪刀给姐姐的衣服剪了去。
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个二胎的朋友正在朋友圈感叹孩子的内心如此敏感,有了弟弟之后,原本并不粘人的哥哥非要跟妈妈一起睡,还觉得妈妈对弟弟怎么那么好。
话说,长大了之后妯娌之间各种诉说公婆不公平的现象可能真的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3
那么,多胎孩子父母实现公平就真的那么难吗?我们费尽力气想要达到公平,可孩子为什么总是觉得还不够公平呢?
因为,孩子需要的资源远比父母所能提供的资源要多得多。
比如,你有两个孩子,所以你觉得的公平就是每个孩子分到50%,然而你的孩子并不是这么想的,他们之中的每一个都想从你这儿得到100%的资源。所以换句话说,这就是孩子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父母资源的贫乏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注意,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有人说,不会啊,东西我买一模一样的好了啊,现在又不差钱。
我很认真地告诉你:这还真不是钱的事儿。
什么叫资源?包括物质和精神,小到今天妈妈认真地看了我一眼,表扬了我几句,大到妈妈今天给我买了什么东西,带我去哪里玩了。本来妈妈每天表扬我一句就可以了,后来妈妈每天表扬弟弟三句,我觉得我吃亏了,也要一模一样的。
好吧,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可以整到你疯为止。
4
也有人说不会啊,我看两个孩子挺好的,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是的,同胞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首先他们是竞争关系,他们互相竞争父母的资源,其次他们又是合作关系,共同抵御“外敌”入侵,所以你会发现在家里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个孩子,遇到其他的孩子欺负其中一个的话,这两个孩子会一致对外。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同胞兄弟姐妹之间有50%的基因是相同的,所以当他们面对毫无基因关系的外人的时候,会为了保存自己的基因而奋起反抗,因为同胞受到伤害,意味着自己50%的基因遭到侵袭,好吧,事实就是这么赤果果,所谓的爱,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进化而来的保全基因的最好代码,当然,这一点,你根本意识不到。
而且,研究发现,出生顺序有时候能决定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我们有句俗话:老二总是要精一些。(好吧,这句是我瞎编的,总体的意思就是比起老大的木讷,老二总是在人情世故方面更圆滑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头胎出生的孩子他有一段时间是独享父母之爱的,所以他们只需要享受就可以了,无需付出太多努力,而老二就不一样了,他来到这个世界就有一个哥哥或者姐姐等着他,他需要生存,就需要想尽办法从父母那里获取资源。
我有一个学生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他在家里是老二,还有一个姐姐和弟弟,他说,弟弟只需要哭就能搞定一切,姐姐的话,妈妈就最喜欢姐姐了,所以在家里我最不受欢迎。
而他妈妈也一肚子委屈,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最不受待见,当妈的可真难。
所以,一般来说,最小的孩子在人情世故方面是最擅长的,也是最激进的。
比如巴金的小说《家》里面塑造的人物就很符合这个特点,老大高觉新是长孙,他需要做的是继承家业,所以他的性格最为保守和懦弱,而后面的觉民和觉慧因为其实已经从这个家里得不到很多资源,所以他们选择最终离开这个家。
而中间出生的孩子往往最被忽视。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和最后一个出生的孩子都有一段独享父母之爱的时光,而中间的孩子却没有,他们是最容易被父母所忽视的,即使父母并不想这样做。所以,性格最为叛逆,对家庭最没有依恋的往往是中间出生的孩子。(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抚养方式不一样,一个跟爷爷奶奶一个跟外公外婆,一个自己带的话另当别论。)
5
好了,说到这儿对于多胎孩子的父母来讲都是很心塞的,因为你今天面临的可能只是两个孩子之间的小小的打闹,但是青春期的时候也许面临的就是孩子用危险的行为来争夺你的资源,而到了成家后可能是你的儿媳、女婿来各种讨要公平,老了之后还有可能引起遗产纠纷,想想这痛苦的一生啊,难道就木有办法解决了吗?
除了遗产和儿媳女婿之争我不晓得咋办之外,在孩子小的时候还是有办法的。
这要从一部前段时间特别火的电影说起,那就是《奇迹男孩》,我相信很多人被感动,也有很多人觉得这反映了校园欺凌,而我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同胞之间的种种微妙关系。
首先允许我说一下,男孩的姐姐真的超级漂亮,哈哈哈哈
然后我们来说这个姐姐,她有一个出生残缺的弟弟,所以妈妈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弟弟,但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姐姐,她理解并支持妈妈,也深深地爱着这个弟弟,这点太不容易了。
这里要说的是,其实父母想要做到的公平是非常困难的,有研究发现,当父母的资源非常贫乏的时候,比如家境贫穷,父母工作非常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们往往会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比较优秀的孩子身上。
比如我听在特殊学校工作的同学跟我提起过,他们学校的孩子都是残障儿,所以当他们第二个健康的孩子出生后,对那个残障的孩子的关注就会明显地减少,这也怨不得他们,毕竟人都是要生存,为将来做打算的。
但是,如果父母的资源特别丰富的话,往往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那个特别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奇迹男孩》里面小男孩的妈妈就是这样的,她为了这个孩子放弃了工作,所以她的家庭得能承受这样的经济压力,很多家庭是做不到的,做不到的家庭往往就会放弃这个孩子。
我也遇到过生了一个残障孩子,为了好好地对待这个孩子而再也不生第二个的伟大的父母。所以,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不能说哪个一定好,那个一定不好,活在这个世界上,本就不易。
6
好吧,接下来说回到电影本身,当然这个姐姐也有怨言,她也希望妈妈能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妈妈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特意抽出了一个下午,两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电影聊天,但是弟弟学校老师的一个电话打来,妈妈又只能匆匆离去,姐姐的愤怒可见一斑。
其实作为母亲,这时候分身乏术,毕竟我们不是孙悟空,拔一根毛变出很多个我们满足孩子的需要,所以这时候我们需要的其实是周围亲属的帮助。
这个电影里面我觉得处理得最好的,给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孩子们的奶奶,这真是一个智慧的奶奶。她对自己的孙女说,这个世界上,我最疼你,因为弟弟有妈妈的疼爱,而你没有啊,所以,我最疼爱你。
她没有像其他的奶奶一样说我也要一碗水端平,她就是偏心了,偏心那个被冷落的孩子,因为她知道这个孩子从父母那儿获取的资源本身就少得可怜。
7
不管孩子是多么懂事,识大体,他总是希望得到父母百分百的爱,而这样的爱父母往往无暇也无能力提供,这时候,身边的亲人就是提供给孩子特殊的爱的最好来源。
不过,总之,想要做到百分之百公平,这不现实,也是对自己的苛求,因为孩子们不可能嫌弃妈妈给的爱太多了,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想要孩子拥有手足之情,就不可能避免手足相残,当你希望儿孙满堂,就不可能永远家庭和乐没有纷争,李世民不还杀了自己的兄弟而登基称帝的吗?
相爱相杀,也许也是一种痛苦着的幸福吧。
此文略长,开年第一天开工,有点兴奋过头,明天就写不出来这么长的了,哈哈哈,还是谢谢你看到了这儿,新年快乐!
往期精彩回顾
我是神老师
苹果用户专用打赏二维码
您的转发和打赏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