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1个全国消防日。事实上,从孩子们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消防安全教育就已经开始了。孩子们入学后,老师会根据不同阶段孩子认知能力的差异,合理选择消防安全教育内容,或带孩子们实地参观了解消防的具体工作。
也只有这种从小到大、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严格的安全教育,才能让孩子们从习惯到自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做出”条件反射”式的正确避险反应,实现自我保护以及处理安全事故。
为了将消防安全渗透在孩子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在反复的提醒与指导中,提高孩子的消防安全能力,老师会将语言、美术、音乐等课程活动与消防安全教育相融合,确保安全教育“天衣无缝”,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认识与能力。
如将消防知识编进儿歌中,“ 一一九,要牢记,拨打电话很容易;打电话,不要慌,讲明地址和情况……”在这样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孩子们不仅训练了语言表达,更掌握了报火警的相关细节。
定期开展消防知识培训课堂,针对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自防自救能力较差等特点,老师们精心准备教学内容,通过视听资料与师幼互动结合的形式,丰富孩子的消防知识,提高其应对技巧。
利用幼儿园中常备的消防设备和标识,帮助孩子们了解各种消防工具和标识的用途,增强消防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为进一步增强孩子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救防范、对突发事故的灵活应变能力,掌握更多自救、逃生、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幼儿园还会定期开展突发事件的消防安全演练。
演练前,除了召开消防演习部署会,对疏散演练活动进行周密安排,对各班的撤离路线及教师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外,教师们还会提前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邀请消防员进行专业讲解,提高教师应急防护救助能力,强化安全意识,完善预警机制。
△ 教师在队伍末端引导幼儿有序撤离
随着警报响起,老师立即发出指令,引导孩子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蜷曲身体,迅速且井然有序地沿着安全通道紧急疏散。
△ 教师及时清点人数上报登记
△ 保安叔叔及时汇报情况灵活调整
△ 保健医生上前安慰幼儿心理健康
解除警报后各班教师及时清点孩子人数,上报总指挥,并安抚孩子情绪。在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推搡现象发生,疏散中也无一孩子出现问题。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
△ 幼儿参与实践操作
随后,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为大家讲解了灭火器的名称及用途和操作方法,指导老师、保育员以及孩子进行实践操作,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了灭火的过程。
让孩子能够健康地长大,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幼儿园、家长和社会的统一协作,让孩子的日常生活渗透着安全的意识,让保护自己从学习模仿到自然而然。下面的消防安全小知识,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
01
了解火灾的危害
02
识别消防设备和标志
03
学习火灾逃生小知识
让孩子远离伤害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学习到如何能够保护自己,因为一个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形成处理安全事故以及保护自我的必要能力,从而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拥有“爱的童年,智慧一生”!
石羊三幼(爱智梧桐园)
霍森斯园
石羊十幼(爱智蓝花楹园)
中和七幼(爱智康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