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蒲飘扬,粽香满堂”。进入农历五月,艾草、粽叶的阵阵清香四溢飘散,提醒着我们端午到了。
端午节做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了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爱智准备了满满的惊喜,许孩子们一个爱比粽香更浓的端午。
你们知道什么是端午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民俗活动吗?
让我们跟随悠远历史的长河,在爱智寻找答案吧~
▼
01
追历史之源
多样化了解古老传统节日
想要了解“端午”,在爱智可不止一种方式。从阅读到艺术,逐渐翻阅古老篇章,揭开这个节日神秘的故事。
● 读 绘本
老师们用《端午的由来》等绘本,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模仿串连起端午的故事,让孩子们对端午的起源来历产生兴趣。
孩子们听得认真、看得入迷,“了解到爱国诗人屈原舍身报国的故事和菱角粽子的由来,以及刻化成龙形船只原来是用来吓走江里的鱼虾,让屈原吃上人们送来的粽子。”
孩子们也被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村民们善良的举动所感动,纷纷表示老师“我也想让屈原吃上粽子”。
● 听 童谣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午节真热闹,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挂香包,小朋友们乐淘淘。”
孩子们在字里行间里感受着传统端午童谣的韵律,房门前为何挂着艾草菖蒲;大街小巷为何布满粽叶飘香,一切都为了庆祝节日到。
● 画 龙舟
了解了龙舟的由来后,老师也给孩子们欣赏了龙舟大赛的视频和图片,激发孩子们跃然纸上的兴趣,孩子们稚拙的画笔将龙舟的气势磅礴浓缩在一张小小的画布上。
孩子们的眼里总是色彩斑斓的,为这个节日增添了色彩,孩子们每一张笑脸,都绘上了一个美好的心愿。
这是一段孩子们与历史的碰撞,你看在爱智,每个孩子都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一系列追寻历史的活动,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端午的意义。
02
赏传统之美
重温传统手作敬匠心
端午节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有很多,在这个节日里,爱智宝宝们也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美,体会到传统手作的匠心精神。
● 制 香包
老师让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来欣赏香料。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布料从剪布料、填充棉花和喜欢的香料再到收口、缝制、绑丝带,鼓励孩子们合作制作,互相帮助,孩子们都亲手制作出一个漂亮的香包。
形状各不相同的香包,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小朋友们也相互分享成功的喜悦。
● 包 粽子
大多数小朋友吃过但没有包过粽子,绿色的粽子里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
在孩子们的小脑瓜里浮现了各种答案并积极的举手发言,老师,我知道粽子里有米和红豆;老师,包粽子需要叶子和绳包裹起来;老师,我吃过粽子但不会包,你能教教我吗。
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模样萌化了老师,在老师的示范时,孩子们认真观察,也利用糯米、粽叶、蜜枣、彩绳,孩子们稚嫩的小手经过一番细致的包裹,也包好了属于自己的粽子。
一份传统手作之物,在孩子眼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你看在爱智,孩子们每个孩子都赋有创造力,一系列手作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传统手作的乐趣,也在爱智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
03
享运动之乐
体验古人团结竞技精神
● 赛 龙舟
划龙舟是端午节重要的一项传统民俗,历史悠久,是一项多人划桨竞赛。
通过前期孩子们对端午节传统文化民俗的了解后,老师们带领大家来到户外进行下一个游戏,这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之一“划龙舟”。
在热身后老师向大家展示“划龙舟”的基本玩儿法和规则,孩子们头戴红巾,以一个个呼啦圈组合成蜿蜒的盘龙蓄势待发,初次的尝试让这个刚组建的“盘龙”跌了个踉跄。
老师让孩子们一起讨论在这初次体验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该如何划好龙舟呢?
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寻找到了答案,我们应该一起喊口号、一起出同样的脚,有节奏的一起向前,跑向终点。
成长与环境密不可分,你看在爱智,每个孩子都团结一致、眼里饱含必胜的决心,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尽情的享受运动的乐趣。
龙舟不仅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团结、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和理念,这与我们爱智“三爱”之一的“爱运动”不谋而合。
孩子们也在龙舟游戏中,与小伙伴们共同协作奔向终点,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乐趣。
04
赠祈福之礼
传递祝福,传承文化
● 赠礼 道祝语
孩子们在成长中收获丰盈的自我,也将这份爱与祝福继续传递给身边的人,将自己制作的赋予幸运的五彩绳、承载着温暖的香包赠送给园长妈妈、老师、厨师叔叔、安保叔叔等,并互道安康。
你们说这艾草有股“说不出来的味道”,却又在接近下午离园的时刻,悄悄和老师一起将“特殊味道”挂于门框前。这,是专属于我们的秘密。
仲夏端午,爱智园里既有传承经典的仪式感,也有蕴含着青春洋溢的美好。
孩子们亲手制作的香包是分享快乐的锦囊;包裹的粽子是粘粘的思念;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是平安,是节日里满满的欢喜。
爱智也祝孩子、家长们,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