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聪明的民族之一,它孕育出许多名人,如马克思、爱因斯坦、毕加索、海涅、金融大鳄索罗斯和金融世家罗斯柴尔德家族……Why?
犹太人的家庭教育:孩子稍微懂事,妈咪就会翻开圣经,滴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宝贝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是告诉宝贝书本是甜的,让宝贝在最初接触书本时,就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从而一生都喜欢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教育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大家对阅读的重视是亘古不变的。近期,随着阅读月活动的深入开展,在爱智各园区掀起了一股亲子伴读的热潮,如果您还不清楚什么是亲子伴读,那智慧鸟在这里敲小黑板啦~
亲子伴读
亲子伴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当爸爸妈妈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时,很容易会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事情,进而更有意愿自发地去阅读。
早安—晨间伴读让书香弥漫在空中
在阳光初透的清晨,幼儿园已经为家长和孩子们准备好了温馨舒适的阅读区域,伴读的家长们选择了适合孩子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绘本故事,早早入园。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家长们运用夸张的表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肢体动作让幼儿感受故事剧情。孩子们个个目不转睛,听得津津有味。爱智各园区出现了一幕幕温馨的画面。
二宝妈妈—大宝成长不缺席
不止父母,隔辈亲
辰辰:“公公,公公,我要看书,你陪我看书”
爷爷:你不是报的今天的名,你是12号妈妈陪你来看
辰辰:不不,我今天也想看
爷爷:我今天有事啊,没时间陪你
辰辰:你不陪我看我就不让你走(赶紧抱住大腿,赖皮时间)
爷爷:好吧,那我陪你一会儿(实在无奈)
旁观老师听到后表示:公公讲故事的风格还是挺“有趣儿”的嘛。
晚安—睡前用故事说晚安
除了晨间伴读,孩子回到家,我们的家长又用什么形式的伴读呢?
睡前时间就和晨间一样是孩子教育的魔法时间。夜深人静的时候父母与孩子亲密相依,是建立父母与子女稳定亲子关系的重要时刻。睡前故事不仅能让孩子养成定时睡觉的好习惯,还能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孩子通过听故事,自然地积累语言词汇,丰富了自己的认知。
亲子伴读–孩子社会意识萌芽
孩子长大是一瞬间的事,真正能好好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也只有那么短短几年。那时候孩子还没有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小生命需要强大的爸爸妈妈陪在他们身边。陪伴是安全感的最初来源。而安全感是健全人格的基石。
亲子伴读最大的意义在于,在孩子0~6岁时,有大量的愉悦的亲子阅读与共处时间,可以无形中在孩子心灵与记忆里储存暖暖的安全感。
可能现在我们感觉不到“安全感”有多重要,等孩子长大后,他们去交朋友,去恋爱,去接受社会上各种挑战,孩提时爸爸妈妈给他们的陪伴与安全感,就成了他们信任朋友,呵护爱人,并有勇气战胜困难的源泉。这种潜在转换,潜伏时间较长的转换,我们看不到,但能从孩子未来的性格与发展中看得到。
阅读是甜的!有父母陪伴的阅读,孩子与家长更是收获了双份快乐。用这样的方式与你道早安、晚安,相伴成长每一天。
图片取材于爱智银杏幼儿园、成都霍森斯幼儿园、爱智蓝花楹幼儿园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