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幼儿园里的故事多,除了绘本故事之外,更多的是孩子们和老师的故事,我们不妨把这样的故事叫做“园本故事”。园本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发生在孩子们身边,所以,如果讲好了,或许会比“别人的故事”更有意义。
尤其是园长若从管理去立意,则,把故事讲好便是一种深度管理。
那么,什么是深度管理呢?这个概念源于企业管理,是从以制度为本的简单管理,走向以人为本的管理。也有人说,用艺术的方式,将管理这门科学表现出来。
对比之下,教育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的是,其本身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所以,尽管在上个世纪末,教育界也曾提出借鉴企业管理,强调了量化管理,并试图引入ISO9000质保体系,可最终还是最终了。
因为,教育管理必须目中有人,否则,什么都没有。
正是如此,我在给幼儿园园长们谈管理时强调:幼儿园的深度管理就是直抵人心的管理。
直抵人心不仅是管理的品质,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境界,是以心换心,是心心相印,是坦诚相待,多美呀!如果我们转过头去看,当下人际之间的那种复杂、防范、包装、泛假,总会让人感叹,人心不古!
但幼儿园不然,孩子们纯真,跟孩子们整天在一起的幼师们也很纯真,而且,孩子们的故事很多,一百个孩子就有一万个故事。关键是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故事是不可或缺的滋养。
所以,优秀的园长只要有管理智慧在,做到直抵人心的管理并非难事,就如我跟园长们所说的,好故事能浸润人心,好管理能直抵人心。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谁来讲故事?讲什么故事?讲给谁听?
【园长讲故事】
我给园长的建议是:
第一,你们主要负责讲好老师的好故事,再用好故事讲出更多的好老师。如此做法,是用故事向团队输入成长所需的营养和激励团队的正能量,这就是团建。
第二,还要把好老师的好故事讲给家长听,搭建一座家园之间的情感桥梁,树立幼师集体形象,并以此取得家长对老师们的信任、支持和合作。
这是园长在深度管理中的两个关键点,也是抓好师园与家园两大关系的功夫。
【老师讲故事】
我说的不是老师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是园本故事,是讲孩子们的故事,是讲给家长们听。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在何处呢?不是没故事,是老师们要专注孩子随时发现孩子们的故事,然后用影像或文字记录下来。
在这方面,海口松柏儿童之家做得好,他们每天都能在孩子们生活和活动中捕捉题材,然后加工成故事,再用视频号或文字讲给家长。
当然,讲好孩子们的故事意义绝不仅与家园沟通和宣传效应,更多的是发现儿童、观察问题、记录成长,然后把问题当做课题,做好教研,做好幼教。
所以说,老师讲好孩子们的故事,也是课程管理走向深度的有效行为。
【家长讲故事】
相比之下,家长讲自己孩子的故事很容易,凭谁都有一箩筐的故事,只不过需要清楚的是,讲什么和讲给谁听。
我的建议是,立足家教,发现问题,然后,带着有共性的故事和问题走进幼儿园,在幼儿园组织的“圆桌论家教”沙龙中讲出来。
如此的故事早已超越故事了,是以讲故事为载体,由问题与问题碰撞,凭思想和思想叠加,让方法和方法汇集。
然后——
然后便是把故事存盘,或整理成书,编入幼儿园史记,装入幼儿园档案馆。
再然后——
再然后就是用历史说话,历史积淀的故事就是足迹,就是经验,就是新教师成长的教科书,也是新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窗口,更是幼儿园赖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总之——
管理就是管人,管人就是管心,管心就要让管理走向深度,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