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这是指未琢之玉。还有包裹在外皮中常人难以发现的玉,也为璞玉。
生活确实就像璞玉,你若有一双懂教育的眼睛,就能透过最平常的生活,再去用心琢磨,必见教育。
海口蒙妈妈教育机构谢欣默就有这样的本事,她就善于带着幼儿园的孩子们,走进生活发现教育,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且简单充实的生活中体验成长。最近,她在松柏儿童之家尝试了“自选餐”,让孩子们吃出了“好味道”,家长也啧啧称赞,我也遥感到了,那是一种“成长的味道”。
需要说明,谢欣默的“自选餐”和当下一些幼儿园搞的“改善生活”、“给儿童自由”那种“自助餐”不一样,她不是简单做“吃的文章”,她是从吃入手,做教育文章。
接下来我们从吃说起,也一道品味一次松柏家的“自选餐”,究竟啥味道。
通常的自助餐
通常幼儿园搞自助餐的第一个目的是改善生活,属于商业服务;第二个目的是让儿童感受自由,这一天自己说了算。所以,自助餐毫无疑问,孩子喜欢,家长满意。
然而,受成本和人力因素制约,目前也就个别幼儿园在搞自助餐,最多每月两次。但这两次对孩子们的意义非常大,尤其是总吃“老师说了算”的配餐时,且不论好坏,孩子们也有意见。所以,他们盼自助餐就像盼年。不过,这种做法止步于“吃”了,并没“吃出教育味”。
前不久在微信群里有位园长跟我交流说,他们园还给了孩子们“半自由”的选择权。什么叫“半自由”?就是中餐给孩子们做六个荤素搭配的菜,然后定个规则,每个孩子可以自选三个菜,其中至少选一个青菜。
这种做法好,我给了高度赞誉,尽管他们初衷是为了“吃好”,但我却发现有人文、有教育。
1、可以选择就是人文,就是尊重人的选择性需求,尤其是对于身体与心理成长中的儿童,我们更不能“欺负小孩”。
2、定规则就必须监督执行,只允许三菜一汤就是培养规则意识,包括至少选一个青菜里面的“至少”,这是数学概念的建立。
3、为什么要荤素搭配,给孩子们讲清楚也是教育,是营养学。
松柏的自选餐
松柏的自选餐不是“白吃”,不是酒店自助餐随便吃,导致没有节制或爱占便宜的人被“吃多了”。尤其是儿童,放开了就猛吃没够,这也是大家不敢给儿童开自助餐的另一个重要理由。
但谢欣默敢做,她是用蒙氏教育的思想,加上对儿童成长很适性的制度,巧妙地在“自选餐”过程前后,从计划到过程,从过程到总结,一直都环环相扣,带着儿童在原汁原味的生活中成长。
他们的“自选餐”还是“自费餐”。
每个孩子在“自选餐”这一天,要从家里带来10元钱,然后去幼儿园餐厅买一个有十个格子的餐卡。这十个格子就是十元钱,中午自己选取食物的时候要根据标明的价格“付费”,也就是以每格一元钱来划掉空格。包括下午餐点的水果、饮料,也有价格,也要付费。
这一天,孩子们很兴奋;这一天,孩子们也要提前想点事。
我以为,这一天能“吃出来三大成长点”:
1、学会计划,花钱得心里有点数。幼儿园提前一天给家长群发菜单,然后家长和孩子一道做计划,也让儿童感受社会规则和自己之间的关系。
2、学会自控,没有节制的把钱花完了就惨了。下午就只有看着别的小朋友吃加餐,自己咽口水。
3、学会算账,菜有贵也有便宜,自己有喜欢也有不喜欢,怎样购买就得算好账,这事没人帮,自己独立自主,小鬼当家。
总之,这种活动中孩子会发生种种意想到和意想不到的问题,包括钱花没了就哭;包括舍不得花钱没吃饱;包括相互之间发生拆借和赠与。这些都很有意思,让我们看见了孩子的成长,发现了孩子们自我约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好!我为海口松柏家点赞!因为,他们给孩子们吃的是教育大餐、营养大餐!
而且,他们是从最简单的生活中琢磨出来的教育,他们是琢玉人,他们是蒙妈妈教育机构的李盛芳和谢欣默。
新书推荐:
台湾家田人文学院 邱韵凌
以学校为轴心展开360度的八角话题。说理、说事、说园、说课程……不是碎碎念更非唠叨,而是语重心长……
教育如人文茶道、课堂似紫砂壶,给孩子空间,才华、潜能自然舒展开来,人生才香醇回甘的滋味。
购
书
热
线
崔 凌:13526585828(微信同号)
孙 敏:13298368266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