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过半百的能干妈妈,举办了几所幼儿园,为了她钟情的事业,依然忙碌着,甚至无法顾及自己的家。
但是,她遭遇了儿子的抗议。
儿子抗议的理由是,我给你生了一个孙子,你却没有担当起回家做奶奶的职责。
这位妈妈听后,只有自责。因为,中国的妈妈就当如此,
在中国当妈好累!结婚生子,相夫教子,把子女抚养成人,这是责任。如果,是一个只会溺爱不懂教育的妈妈,在子女应当三十而立的时候却没有本领立身,妈妈还要继续为啃老的子女承担责任。当儿子的儿子问世后,中国妈又会再次的肩负,直到人已老矣……
所以,哀叹!企业都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妈却陷入了无限责任公司的地境!尽管从道义和传统文化讲,这是一种高尚,但又怎能不说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这个问题的道德和逻辑是怎样的?是爱的方向出现了偏差,是忽视了感恩之后的爱的缺失,是只关爱下一代,而不懂关爱老一代的问题。
说到这里,想到了“关工委”,即“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这是我国教育部门的一个组织体系,但我一直想,应该还有另一个“关工委”,叫做“关心老一代工作委员会”。特别是,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时代。当然,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的导向,是诸多家庭中的问题,是“爹妈把孩子当作天”的问题。
回到前面的故事,“我给你生了个孙子”这句话的缘由是什么?也许大家会指责这个儿子,说这是“无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生了一个“不懂事的董事”。但我还是按照教育逻辑,认为问题的根子是“董事长不懂事”,是中国妈的教育观念出问题了,也是中国的家庭教育出问题了。
我无意渲染和崇洋,但西方家庭的责任教育远比我们好的多,他们的观念是对孩子负责到十八岁。然后,孩子的事情都属于自我担当,孩子和父母之间除了亲情之外,相互都是独立的。尽管这样的西方文化之下也会有些问题,但从孩子的成长角度去认识,这是一种适合的和正确的成人教育,是我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所在。
又想到一句听起来很美的口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句口号很诱惑,甚至被一些学校引为理念语。但是,这里的问题很大,缺乏教育味。我给添加了两个字,变成“一切为了孩子成长”。因为,前者若没有深刻领会,就有可能成为娇惯孩子的理由,后者不然,是基于儿童成长前提下的说法,是涵盖着娇惯不能使儿童健康成长的意蕴。
所以,我对提出抗议的儿子要说,你的成长责任主体是妈妈,但你的孩子成长的责任主题一定是你自己,不可以推卸给养你教你累了半辈子的母亲。况且,你的妈妈依然还在为了更多的孩子,为了一份事业,在奉献着大爱,是一个值得大家尊敬的妈妈。
当然,对那些退而不休的中国妈妈,依然为第二代和第三代奉献的老年人,依然在无限责任中的妈妈,我们只有奉劝年轻人,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感恩,因为,她们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