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吉米妈
ID:pkumum
从小老师就教过我们一个道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坦白说,结婚前,我觉得男人应该会给我挡风遮雨。
但是结婚后发现,风雨一般都是他们给的。
而生了一个孩子,又一个孩子之后,我才发现未来的风雨可能更多会是他们给的。
至于彩虹,它只能是个传说。
小张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其实作为妈妈,我也是上一年级。
所以总有些忐忑,会对风雨稍显怯懦。
但是现在作为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妈妈,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海燕,每天高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上天在很多事情上,都是那么不公平。比如你家孩子比我家孩子眼睛大、腿长,你比我有钱。
只有在看孩子学习这件事儿上,对于大多数老母亲都是这么公平。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当然,学霸家的味道是不同的–学霸家弥漫着的都是自觉的味道。
我一般不和学霸的妈妈做朋友。
生活本苦,何必添堵呢。
相对于我的严肃认真,小张同学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淡定松弛的。
国庆假期时我说:我建议你第一天把所有作业写完,那样你之后几天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了。
他说:妈妈,我写不完作业,也可以自由自在的玩呀,你别担心!
我说:买了那老多练习册,你不每天做,麻烦你每个月做一张吧!
他在吃喝拉撒求拥抱全部走一遍之后,终于开始写数学卷子了。
为了不打搅他,我几乎用唇语和过来求陪玩的吉米说:吉米,妈妈和你去卧室玩多米诺骨牌好不好?
结果小张在他的房间大声说:不行,多米诺骨牌是我的,我不同意!
我真的不知道他的耳朵是好使还是不好使。
该听的不听,不该听的一句不落!
因为心里惦记着,怕吉米玩他的东西,小张数学卷子写得马马虎虎。
多位数加减,大哥有几道题是从最高位开始算起的,彻底把自己算糊涂了。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准备开始辩论赛。
还没等我开口,小张意味深长地和我说:妈妈,那天爸爸给我看了一个抖音,我们两个都觉得是在说你。
说什么?
中年妇女像一个煤气罐。一摸没腰,一点就着。
我又一次感到,我的嘴已经跟不上我的灵魂。
我重整旗鼓,苦口婆心地给小张讲认真有多重要,错题不怕,但是不要犯一些低级的错误。所以可以再做一些计算题巩固,但我发现我不是和小张一个人在战斗。
在书房通过美剧了解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老张突然把头伸出来:
做什么呀,别做了,也不是不会。
你不要太要求完美,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还得多休息。
你让他学得太杂了,还是得更专,你搞那么多都没用!
本来已经决定认命地再做一套题的小张,突然就两眼泪花流了。然后扑到老张身上说:
我最爱爸爸了。还是爸爸好!
老张就一副贱丢丢的样子:
我儿子,没问题!来,爸爸陪你玩儿乐高。
中年老母亲不怕哭不怕嚷,就怕队友突然来当指挥长。
我表示:你不觉得现在孩子每天回家作业都没有,很不踏实吗?
四年级很关键,基础还是得打牢,玩心不能太重。
老张又有话讲: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何必你总是没事找事?养男孩,就得稳!
给我滚!
还没等把这句话说出来,小张就像脱缰的野狗,飞奔着去抠嗤玩具了。
都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绝对是只存在于陌生男女之间。
老父亲对待孩子写作业的态度和老母亲对待减肥的态度颇为相似。
减肥是只要不运动,不让控制饮食,一切都好说。写作业更简单了,只要是不用写,一切都好说。
说好一起白头,现在天天都battle。
双减政策落地后,我和老张有过非常严肃的对话。
你原来是知道自己的孩子都在干什么,别人的孩子都在干什么。
看到差距,有的人焦虑,有的人追赶。
现在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都在干什么,也不知道别人的孩子都在干什么。
原来每天回来写写作业,一些小测验家长需要签字,起码知道每个阶段孩子的情况。
现在啥都不知道了,小张每天回来都是“我作业已经写完了”,然后开心的和吉米看半天动画片。
老张表示:国家让你喘口气,你就喘口气呗!
我觉得双减挺好的,让我们不瞎跑。
但是不代表就让我们歇息了。
是静下心来,更好的规划和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而我们家的爸爸,就真是歇息了。
昨天晚上我给小张讲单复数。本来他是考过K的孩子,基础不错。
但他一熟练掌握政策,和KP一时考不了,就自我放飞了。
书也懒得读了,题也不愿意做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一不出活,那肯定狗熊掰棒子,忘差不多了。
我知道是挺枯燥了,对于一个只出耳朵,不出脑子的小孩,哪些加s,哪些加es,哪些去y,加ies,规律讲了数十遍,练习做了n次也还是记不住。
我实没控制我寄几,声调稍微高了点儿:今天到这儿吧,你把那几本书读了吧。多读就有感觉了。非虚构类的一定要每天读,那几本书放一礼拜了吧……
老张不知道从家里的哪个角落窜出来:
你能不能有点儿耐心!来,儿子,爸爸给你辅导。
他走进了小张的房间。小张读hurricane……
老张打断了他,你读得啥?hurry, her啥, 什么啃,算了,这个啥意思?
爸爸跳出来辅导,要么搞不定作业,要么搞不定孩子。
而且他们根本没有自己想得那么有耐心,教几遍还不会就暴跳如雷,动手动脚。
突然跳出来扰乱学习秩序的爸爸,总是间歇性的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爸爸们满嘴虚头巴脑的话,还想让我们当行动纲领,how,how,how?
但是一旦他的孩子取得一丢丢的成绩,各种晒朋友圈,发表大段大段感言的也是他们。
那个时候,他们会觉得:
我儿子/闺女多棒!全随我。我这基因,没错的。
而他们晒圈的时候,完全不记得自己说过的那些风凉话!
两个人教育理念不同的时候,是A:打一架争个你死我活,还是B:开一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恳谈会。
答案是C:老母亲独自消化。自己的儿子都搞不定,还想改变别人的儿子,别想了。
而且当你被自己家的爸爸气得七窍生烟,去妈妈群吐槽的时候,你会发现,哎呦喂,别人家的爸爸好像也不怎么样。
在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家爸爸的soul mate原来是别人家的爸爸!
当我们几个孩子还上小学的妈妈一起“控诉”自己家的爸爸是多么的不靠谱、拖后腿时,一个孩子已经上高中的妈妈意味深长地说:
等孩子再大点儿吧,上了高年级就会好了,上中学就会更好了,上了大学就完美了。
我充满了希望地问:嗯,是孩子慢慢懂事了,知道自己好好学习了吗?
哦,那倒不一定。是你们两个人对于孩子是什么材料都有了正确认识,而且自己连题目都看不懂了,所以都不嘚瑟了。
你们要么狠下苦功,一起研究,在学习中共同进步;要么夹着尾巴,心平气和,一起畅想自己的晚年生活。
我觉得我畅想晚年生活更现实一些:
何以解忧唯有退休,带个着老头世界周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