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吉米妈
ID:pkumum
蟋蟀Click点击世界
5月刊《援助之手》主要亮点
从这期杂志的主题就能看出来,5月刊充满了人文关怀。
我们总跟孩子说要乐于助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说了很多次,落到实际又总有点困难。特别是二胎家庭,大的帮小的?别了,不打架已经是万幸。
这期主题深得我心,既有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是对他人最好的帮助的《帮手都是谁?》,也有对医生助手们的详细科普的《医生的助手》。
当然,作为一本优秀的科普杂志,少不了动手实践的环节,《蚂蚁的晚餐》特别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做社会实践,帮助孩子成为一名“小小科学家”。
01
设计和实践调查
实践获得真知,激发探究精神和学习热情
带孩子读科普,绝不是让孩子记住几个知识点就够了,科学的发展一直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只记住知识点,忽略知识的实践基础,其实是对科学的误读。
因此,每次聊到蟋蟀的导读,我总要反复唠叨设计实验,实践调查。
最理想的科学启蒙,一定是带着孩子做实验。通过对试验的调查,来观察、收集和分析数据,最终总结出结论。
5月刊的《蚂蚁的野餐》就是一个很好的家长带孩子一起实践的故事,主人公朱尔斯和萨拉参加了一场网上的科学项目,孩子读起来会很有带入感。
更为主要的是,故事里的研究完全是按照科学家确定的实验方法来观察和收集数据。带着孩子读完这个故事,去小区里找一窝蚂蚁,一起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实践,特别有趣。
02
系统和系统模型
了解每个普通职业对社会的意义
自然界、人类社会其实是很复杂的。动物有几百万种,职业有几万种,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分类和总结,各种科学研究都很难进行。
因此,如何把自然界和人类设计的社会理解清晰,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平常买过的一些科普图鉴都在这方面各展神通。但落到孩子能不能理解上,对家长的考验其实不小。
本期的《帮手都是谁?》从社会职业切入,给孩子展示了社会中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从而让整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
很有意思的是,书里列举的职业都非常戳孩子的兴趣点,交警、遛狗员还有蜘蛛人,孩子能在生活种就发现这些职业,对理解每个普通职业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很有帮助。
读完这篇,可以试着带孩子制作一本观察日记本,记录日常观察到的生活现象。
03
尺度、比例和数量
培养数据思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数据
带孩子看纪录片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尺度、比例和数量。科普书上,不同单位的数字也是无所不在。毕竟,科学研究离不开数据,数据也能帮助孩子培养一个更客观的视角来理解事物。
前面说到带孩子做实验做研究,那记录下来的数字又代表了什么呢?在《医生的助手们》中就有答案。
杂志中列举了对孩子来说比较冷门的医疗器械,这些医生的“小帮手们”可以记录身体的各项数据,而医生又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对比了解我们的健康状况。
这篇文章特别适合用K(KNOW)W(WANT)L(LEARNED)表格来做阅读总结,记得问孩子三个问题:
1、辅助医生检查病人身体的仪器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功能?
2、我想要知道什么?
3、我学到了什么?
蟋蟀Click点击世界
导读要注意什么
读杂志是可以让孩子阅读效率更高(碎片化聚焦主题),压力更小(每篇文章都不长),时效性更强(融入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科普杂志与时俱进)。
导读关键点一:
带着问题读杂志
蟋蟀杂志很喜欢用K(KNOW)W(WANT)L(LEARNED)表格来做阅读总结。
说到底,是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能先带上一些问题。科普杂志通常会从身边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和动物开始,一步一步带孩子探索总结出知识。
总的来说,这期杂志的内容不仅包括各种科学知识,还有特别多好玩有趣的科普小游戏,孩子通过阅读可以锻炼表达能力,又能从实践中锻炼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导读关键点二:
实践出真知
《点击世界》的内容和英文杂志Click是完全同步的,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语言。中文版保留了英文科普杂志的精髓:事实(facts)和观点(opinion)。
家长在带孩子读或者孩子在自主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导读关键点三:
为写作文积累素材
孩子作文写不好,一般是没的说,细节描写差。读科普读多了,写得多优美不敢保证,但是什么都能有的说倒是真的。
4月我偷了个懒,没有给大家写4月的蟋蟀导读,正好就在5月的导读文章里给大家补上了。
蟋蟀Click点击世界
4月刊《欢迎春天》主要亮点
喜欢动植物的孩子,这一期一篇都不能错过。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动物植物都会在沉寂一个冬天以后开始活动起来。这一期特别适合在踏春、户外旅游前带着孩子一起读,一起了解为什么植物和动物会在春天繁衍,它们又是怎么照顾自己的后代。
当然,作为一本优秀的杂志,视角会更开阔,会带着孩子一起探索为什么一年有四个季节,四季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足,视野又广,这一期足够宝藏。
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存
理解生命科学的规律、过程和生物之间关系
春天开始,不少植物都会陆续开花。啾啾妈家的小院里,每年4月都是最美的时候。
回到杂志上,孩子都很喜欢各种动物植物,在带着孩子读相关的书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到生命科学中的规律、过程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孩子理解这个知识点有点困难,从植物开始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盛放的春日》这篇文章里是各种盛开的花,最开始,孩子需要明白植物依靠空气、水、土壤中的矿物质和光来生长,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下会生存得更好。
因为它们对水、矿物质和阳光的需求不同,而且因为植物无法移动,所以它们的繁殖往往要依靠授粉或使种子移动。于是,我们熟悉的蜜蜂登场了。
这篇读完,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出去找找开花的植物,对比看看这些植物生长的环境有什么不同。如果有条件,试试做一次“人工授粉”。
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了解生命的生长,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每个孩子都盼着长大,却又不好好吃饭,《春天宝贝》还挺适合讲给这样的孩子听。
这篇文章则从动物的角度讲述了它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和其生长发育过程,动物会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它们依靠周围环境来获得生存所需,包括食物、水、住所和适宜的温度。
动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有可预测的不同特征,例如刚出生的北美驯鹿幼崽是没有角的,但一到两个月之后,它们就会像父母一样长出鹿角。小男孩长大成了“爸爸”,就会长出扎手的胡子。
读完以后,带孩子去动物园的时候就可以带着任务了。仔细观察动物园里不同动物的居所,问问孩子,不同动物的住处都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有什么特别的设计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地球和太阳系
从宏观的视角看待常见自然现象,提升视野
从冬天到春天,气温升高,孩子也脱下了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每个孩子都问过为什么会有四季,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话题,因为四季的更替可能要聊到太阳系了。
为了让孩子感兴趣,这篇从一个很有趣的“土拨鼠日”开始,过渡到了地球与空间科学中的地球和太阳系,带着土拨鼠的故事,给孩子解释了昼夜及四季变化产生的原因。
地球的自转导致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同时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它的轨道平面是倾斜的,而季节更替就是这种倾斜的结果。
这听起来很难,其实家里有个地球仪,再准备一盏台灯就能模拟出来。
台灯放在中间位置,地球仪放在以台灯为圆心的圆周上,变换东西南北几个位置,带着孩子观察光线照在赤道两边不同的位置。
好了,4月和5月的导读到这就结束了,这两期都这么有趣,我竟然和小张一样,开始期待下一期的主题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