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北京在行动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听到歌声,正在阳台上修剪花草的我不用抬头看也知道,是我家两位即将小班毕业的小朋友到家了。
自从前段时间,班里开展了《西游记》故事大联讲,排演了齐天大圣的舞蹈,小朋友们亲手制作了金光闪闪的金箍棒和舞台背景火焰山后,他俩就对孙悟空这个神话世界里的国宝级人物佩服得五体投地,更对相关的一切着了迷!每天哼着白龙马的歌;捧着取经路线图一一对照故事情节;责怪唐僧为什么要那么狠心地对孙悟空念了金箍咒,还赶走了他;羡慕老孙的筋斗云和七十二变;还自动忽略了总爱惹麻烦的猪八戒和存在感一向颇低的沙和尚。这迷弟迷妹的劲头来势凶猛,大有动摇往日里他们最喜欢的一票国外故事人物地位的趋势。这可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没有一个人物可以让他们如此津津乐道,更没有哪个故事可以让他们长时间地乐此不疲,仿佛置身其中。
以前,对于给孩子们挑选故事,我一向颇有自信。在当前全球一家的大背景下,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更好地适应世界大家庭,我早早地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把一些在其他国家知名度颇高的故事人物早早地介绍给他们,更带他们去相关的游乐园与这些故事角色合影,增强他们的喜好。希望孩子们对这些人物的喜欢,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消除他们对异国文化的陌生感,帮助他们主动了解更多故事背后的文化和知识。
但最近,孩子们的举动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当我再一次带他们看完演出,拿起相机,准备为他俩和其他国家卡通人物合影时,站在那个原本最受追捧角色两旁的两个孩子,居然不约而同地举起右手,单脚站立,摆出了孙大圣反手遮光、眺望远方的姿势。一瞬间,我不由得心里一颤,暗暗念道:“这是着了什么魔!”
入夜,当我再次打开相册,翻看到这张照片时,一个疑问突然闪现:“关于孩子的认知教育,我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想到他们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不难看出,孩子们对祖国经典传统文化有着本能的亲近感,接受能力自然远超他国经典,加上老师们的悉心引导,小朋友们就好像推开了一扇崭新的门,开始主动去探究那个他们每天生活着的更为熟悉的世界。
幼儿园老师肩负着孩子们求学路上第一任老师的重任,教育经验丰富,自然明白,作为一名中国人,从小了解我们世代相传的文化精髓的意义所在,而这恰恰是以前我所忽略的。正如我天天修剪的花草,只有深深扎根于滋养它们的土地,才能汲取丰沛的养分,长得更加茂盛。如果只是一味地浇水施肥、晒太阳,只能落得根系不稳、徒长易倒的结局。对祖国文化了解得精而深,人才有根,才能更好地适应外面的世界。无论风雨还是彩虹,心有所属,路才能走得更长远。
《弟子规》经典解读,京戏入园,中国传统民俗汇展,雷锋叔叔的故事……回想孩子们小班生活的种种教学安排,没有生硬的课本知识,却加深了孩子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经典美德的了解,唤醒了孩子们骨子里对自我的认同,老师们的良苦用心终于开出了一朵朵美丽的小花。
打开抽屉,拿出纸笔,我准备为即将到来的假期生活,做一个全新的规划。
本文作者系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家长
———END———
想购买杂志
请点击左下角“”进入我们的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