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去哪儿避暑”似乎成了人们生活中必谈的话题。
“沿河而上”“夏日的夜晚”“虫鸣阵阵”……
这时候,如果听到这些词语,你是否也会感觉身边泛起了阵阵山间的风,吹散了些酷暑的燥热?
如果让你置身其中呢?是不是想想就很惬意?
其实,把这些词连在一起,不止身心舒畅,还会有惊喜连连——
7月1日晚,“一起发现”研学营的灯笼鱼老师和少科阿米在城市中觅得一处难得的清凉净土——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带着一群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趁月明星稀之时,来到这里,开启一场“暗夜趴”——夏季城市河流生态调查。
我们一起听虫音、辨虫位;观河流、寻游鱼;探草丛、闻花香,遇到了无数鸟类、昆虫、鱼类、爬行动物……夜幕下的奥森,没有了人来人往,却迎来了大自然独有的热闹!
三个多小时的夜探,家长们欣赏着落日余晖,也见证了月光如水,感觉给自己的内心蓄满了电。而孩子们拿着手电筒,收获一路惊喜,从兴奋地大喊“我一定要找到最独特的昆虫”开始,再到意犹未尽地拉着妈妈的手要求着“我们明天晚上还要来”结束,仿佛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时空,开启了一场与大自然的旅行!
01 大自然,微世界
“河流是美丽的,但它对我们的影响,远超审美价值。”
那是因为,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的历史,更因为河流滋养了无数生物的生命。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南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为主。
走进南园,一眼就能就看见一片湿地水域——奥海,围绕着它流入流出的水系遍布了整个南园园区,园区也因此显得格外凉爽。傍晚的风吹过,就能嗅到空气中草木的味道,那是傍水而生的花草树木——
水面上飞过的是大雁吗?
水上飘着的黄色的花是什么呀?
那是什么鸟?它呆在水边是要喝水吗?
……
进入园区,孩子们的问题就没有停下过,灯笼鱼老师一边带孩子认识动植物,一边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沿着水系流向,灯笼鱼老师带孩子见到了《诗经》里的荇菜,《致橡树》中的凌霄花,还有《游子吟》里写过的萱草花……
它们在夏日里热烈的盛开,明媚艳丽。老师给孩子们讲它们的特征与习性,讲河流是如何形成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也讲关于它们的典故和传说,孩子们听的津津乐道,沉迷其中。
奥海作为融奥运文化和北京传统帝都文化为一体的文化湿地,面积约为10公顷。湿地周边芦苇茂盛,足有一人高,水鸟嬉戏其间,鸟鸣不绝于耳。
伴着东方大苇莺婉转的鸣叫声,老师引导着孩子们观察了停在岸边的黑水鸡,草坪上玩闹的喜鹊、乌鸫(dōng),停在芦苇边的黄苇鳽(jiān),还分辨了空中飞行的鸿雁、灰雁的区别……
随着夜色渐浓,许多白天见不到的小动物也都悄悄探出了脑袋,光是“蜘蛛家族”就“偶遇”到了许多:水狼蛛、大腹园蛛、管巢蛛、梅氏新园蛛……借此机会,老师带着孩子们观察了不同种类的蜘蛛织出的网的“外形”:漏斗蛛的漏斗网、金蛛的圆网、棒络新妇的立体网。
孩子们纷纷大赞:“它们真的是‘纺织大能手’”!
灯笼鱼老师还利用手电的灯光吸引小虫子“撞”上蜘蛛网,充当了一回肖蛸的“外卖员”!
孩子天生就对大自然的一切充满好奇,灯笼鱼老师引导大家近距离观察了不同动植物的特征,孩子们仿佛走进了大自然的微观世界,认真观察,细心记录。
02 小昆虫的晚间生活
夏季是水中生命异常活跃的季节,在这里,不仅仅有你熟悉的蛙鸣鱼游,还有众多的夏季小昆虫,比如:蜻蜓的幼虫水虿,轻功水上漂的水黾,亦或是草蛉、长蝽、华北大黑鳃金龟、毛黄鳃金龟都是我们探索与发现的收获。
兴奋的不只有孩子,家长也对在夜晚发现更多昆虫这件事跃跃欲试,欣喜地指着树上的一只绿色小昆虫和灯笼鱼老师说:“这里有只蟋蟀耶!”
灯笼鱼老师却介绍,这是青竹蛉,也叫做树蟋。外观纤细修长,头小而翅宽,形似琵琶,也像蟋蟀,又如一片碧绿的嫩竹叶,所以常常被认为是“绿色蟋蟀”。它们是每年最早成熟的鸣虫之一,当它们打开鸣翅,准备鸣叫时,鸣翅就像两个兔子耳朵,可爱极了。
夜晚的探索与观察需要孩子们高度地专注与细致。
地上、草丛、水边……每一处都等待着孩子们用小手和小眼睛去感知和寻找:
擅长切割树叶的切叶蜂;
夜晚的活动高手螳螂;
纤长华丽的小精灵豆娘;
闪亮的金属甲虫、异色的瓢虫……
对了,还有一只睡着了的菜粉蝶!
(你能找到它吗?)
眼尖的孩子们发现了它,却和老师说:“我们不要打扰它啦!就让它好好休息吧!”
03 水中游鱼,各有性格
河边,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自然是最大的。
这一次,孩子们在奥森南园的水里,和各种各样的游鱼“交朋友”——
大家找到了乌鳢(l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鱼”,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生物,它们生性凶猛,食量较大,却也异常聪明。听着老师的介绍,孩子们都默默往后退了一小步,却又耐不住好奇,想要伸出小手摸摸它。
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还遇到了不同颜色的高体鳑鲏和中华鳑鲏,抓到了小泥鳅,观察了水中“小强”麦穗鱼,观摩了刚刚“结束战斗”的小龙虾……
不仅如此,灯笼鱼老师还抓到了一条硕大的黄鳝,可以说是夜观过程中遇到的最长的鱼了。
黄鳝是一种无鳞片的鱼类,摸起来的手感滑滑的,冰冰凉,还带点黏稠感。它的生活适应能力非常强,喜欢生活在水体和陆地交界的岸边缝隙处,生性凶猛,以肉为食,最喜欢在夜间出来觅食。
但是,活动开始前,灯笼鱼老师就告诉大家,要友善对待动植物,抓到的动物,观察过后都要放回大自然!
所以,我们的小朋友们一边欣喜着自己今天很幸运,一边喊着爸爸妈妈用手机记录下今晚的“大丰收”,然后,和老师一起将黄鳝送回了家!
04 青蛙王子,天降惊喜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提起夏天的小动物,孩子们就一定会提起青蛙。
湿地边上有几只青蛙和蟾蜍在跳来跳去,孩子们纷纷鼓动着灯笼鱼老师抓来给他们仔细看看。
老师却告诉孩子们,想要抓到青蛙可并不容易!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的让老师抓到了一只青蛙。老师说这是此次夜探的一大惊喜,可遇而不可求!
灯笼鱼老师一边给孩子们展示,一边给孩子们讲解到:
这只青蛙的中文正式名叫做黑斑侧褶蛙,喜欢生活在水田、池塘、湖泽、水沟等静水或流水缓慢的河流附近。
它们的体背颜色多样,有淡绿色、黄绿色、灰褐色等各种颜色,和这些颜色夹杂在一起的是许多大小不一的黑斑纹。
虽然,黑斑侧褶蛙分布区很广,但因过度捕捉和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现在,它们的种群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已经是蛙科动物中的高危动物了。
听完老师的分享,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快把这只小青蛙放生吧,希望它能自由生长!
夜晚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孩子们沉浸在微风、流水、虫鸣、飞虫之中,见识到了各种各样平日并不多见的动植物,也学习到了许多科普知识,流连其中,不舍得告别……
收获满满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获得了昆虫观察盒+《父母必读》《少年科学画报》杂志各1本!
杂志+昆虫观察盒
每个孩子都获得了《少年科学画报》《父母必读》认证的社会实践证书!
研学游记还有机会刊登在《少年科学画报》杂志或官方媒体平台!
你想一起来探索吗?8月5日18点,科普老师再次带孩子夜探奥森南园!
城市河流生态调查
报
名
详
情
活动时间
2023年8月5日(星期六)18:00-21:00
活动地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
活动费用
298元/孩子 80元/大人
招募数量
8个孩子成团,15个孩子满团
扫码咨询
咨询研学报暗号“必读”
报名后可获得神秘礼物
或电话联系莉莉老师:优师教研
研学均可定制
具体联系张老师18610206462
撰文排版 | 译闻 视觉设计 | 宫颖
2023暑假去哪里玩?
“一起发现”研学营
北京游、长白山探秘、甘肃探龙记……
这个夏天,陪孩子见识更大的世界
认识自然,发展兴趣!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