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每天和你一起分享好听、好看的童书
大部分同学可能刚刚结束期中考试,这是新学期的一次大型考试。
成绩出来了,有人欢喜有人忧。
作为家长,关注孩子的成绩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我要提醒大家:
考试的最大目的是通过成绩发现问题,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帮助家长认识孩子。
无论成绩好坏,家长千万不能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情绪化。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一位学霸妈妈跟我说过一句话:
孩子成绩差,问题不只在自身,做家长的更要及时帮助孩子分析失误,孩子才能更快成长。
接下来,我给家长总结了一些经验,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三流家长
把成绩当作标准
因为孩子不好好写作业、考试成绩不理想,发生的家庭冲突和矛盾太多了。
前一段看到一个新闻:
浙江台州有位爸爸,因为孩子不好好写作业,一气之下把孩子带到太公坟前罚站,让他反思,并把孩子鞋子拿掉,而自己堵在下山路上,不让孩子下山。
结果就在自己打电话的功夫,回头孩子就不见了,后来经过民警的奋力搜索,才终于找到孩子。
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但是一定要掌握教育方法,不能把成绩当作唯一指标。
真正懂孩子的家长,不只看孩子的分数,而是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打败问题。
以下 3 点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要,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了:
▍不过分干预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有些家长完全包办孩子的大小事务,仿佛孩子什么都不做好,什么都需要家长“插一手”。
就连写作业,都是家长在旁边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这种让人“透不过气的爱”,会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从而亲子关系越来越远。
▍不要总拿孩子与别人比较、攀比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分数,总是要跟别人比较:
你看人家xxx,比你考得好多了!你是怎么考的?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家长,其实他们并没有恶意,而是不想让孩子骄傲,想要激起孩子的胜负欲。
但是时间久了,效果适得其反。
孩子长期得不到鼓励,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
▍望子成龙,对孩子要求过高
每个家长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
但是有部分家长不顾实际情况——别人的孩子能逼进清华北大,我也可以!
但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家长这种非理性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流家长
建立孩子的学习习惯
有人说,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抓好习惯,再谈成绩,这些习惯,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
▍温故而知新的习惯
主动预习课本、新知识。
提前预习,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和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做好预习工作必不可少。
有不理解地方,可以先记录下来,开学后找老师解答。
这样可以快速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一段时间之后将上学期的知识温习一遍,将薄弱部分加以巩固。
这样孩子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会更有把握,更轻松。
▍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有些孩子把完成作业当成是“应付老师”、“应付家长”的任务。
目的不明确,写作业的时候就随便写写,磨磨蹭蹭,一有不会的就指望从家长那里找到“参考答案”。
但是这样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效果。
家长要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孩子如果遇见不会的题目,先独立解决。
如果还不会再去找家长讨教学习思路,而不是直接给答案。
▍专心上课,善于提问的习惯
上课时间可以说是孩子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同学们一定要把握住:
专心听讲,抓住学习的重难点,同时做好笔记,把有疑问的地方先记录下来,下课找老师或者同学解决。
不懂就问,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家长还要和学校通力合作,提醒孩子专心上课。
▍整理错题集,及时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孩子要有一个专门的“错题本”,把平时有疑问或是弄错的问题记下来。
解决问题后经常翻看,并找些同类型题、相关知识点,举一反三。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每天把当天的知识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以加深印象。
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一流家长
帮助孩子共同成长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这同样需要得到家长的回应。
如果孩子考得好了,需要父母积极鼓励,帮助孩子继续努力。
如果孩子考得不理想,需要父母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家长帮助和引导孩子争取更优秀的成绩,这才是智慧父母的正确应对方法和态度。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希望考试过后,家长能帮助孩子做好以下四点:
反思总结:反思学习习惯,总结考试的经验教训
最后分享给大家一句话:
孩子能够考出好成绩,父母同样是功不可没的功臣。
树妈说:
好多妈妈提过没时间看文章,后续我会在这里,用短视频的形式,跟大家分享我的有趣日常、心得、经验……
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就能关注,欢迎来坐坐!
扫码关注“小树妈妈”
▼
扫码关注“优师教研”
▼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

更多精彩原创,点击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