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录于话题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01

案例情况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儿童情况

马克,男孩,4.5岁,中班。

行为表现

马克在上幼儿园、与别人交流、参加幼儿园集体活动方面都没问题,就是把第一看得非常重要,吃饭要得第一,和小朋友玩要得第一。如果得了第一,他就非常高兴:没有得第一,他就发牌气。他经常因为老师没有表场

他而生气乱跑。

“六一”儿童节,幼儿园举行亲子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孩子跑过去给妈妈递东西,一分钟之内传递得最多的孩子获胜。当老师宣布“停”时,马克高兴地跳起来,说:“我是第一,我是第一。”后来,当他发现老师宣布的第一名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孩子时,他一下子非常生气,冲着第一名小朋友的筐踢了一脚,把里面的东西全部踢撒了,然后大哭起来。马克妈妈把他领到隔壁房间哄了好一会几才哄好。

手工课上,马克做完自己的手工作品之后,发现旁边一个小女孩菁菁做得非常好,就一把抢过人家的作品扔在地上,还踩了一脚。后来,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她比我做得好一点点。”

马克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在游乐场玩时,马克胡乱摆了一堆积木,管理员阿姨走过来说:“宝贝,不能这样摆。”马克立马就不高兴了

家庭情况

     马克的家庭条件比较好,一家人都非常关注孩子。孩子从小跟着爸爸妈妈长大,爸爸妈妈经常带他出去玩,到高档饭店吃饭。妈妈给马克买了许多玩具,马克自己能玩很长时间。妈妈工作忙的时候,马克经常去奶奶家。奶奶特别疼爱孙子,经常说:“我的孙子是最棒的。”奶奶尤其不能看孩子哭,马克一哭,奶奶就马上满足他的要求。妈妈有点完美主义,对孩子比较严格,孩子犯错时,会严厉地批评他。而且妈妈有点完美主义,特别期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一旦孩子做得不够好或感觉孩子受了委屈,她就特别不能接受,经常在外人面前替孩子解释。比如,当老师告诉妈妈马克把别人的手工作品弄坏了时,妈妈马上说:“他一般不会这样,肯定是因为他今天心情不好。”马克的爸爸脾气比较温和,但对孩子也是百依百顺。

案例分析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马克的行为是典型的人际关注过度。马克喜欢攀比,爱争第一、会因为别人做得比他好而心生嫉妒,破坏别人的作品,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

导致马克人际关注过度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奶奶过分溺爱和赏识,导致幼儿人际关注过度

     奶奶特别疼爱孙子,经常说:“我的孙子是最棒的。”生活中,奶奶和爸爸都对马克宠爱有加,百依百顺。过多的表扬和宠爱导致马克过于看望到别人的关注和表扬,人际关注过度。在集体中,他总要争取得第一,不得第一就发脾气。教师不关注他,他就生气乱跑。“六一”儿童节活动中他发现自己不是第一名就崩溃大哭,破坏别人的物品。别人做的东西比他的好一点,他就破坏掉。

(2)妈妈完美主义、好面子,导致幼儿心理压力大

马克妈妈有两个突出的性格特点:一方面,她是完美主义者,特别期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对孩子要求很严,一旦孩子犯了错误就严厉批评孩子,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她性格孤傲、好面子,不能接受别人说自己的孩子的缺点。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问题时,她不仅不能接受,经常在教师面前帮孩子开脱,让马克感觉自己的行为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导致他规则界限不清晰,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

力。压力太大会使幼儿的“欲望阈值”上升,需要更多地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期望获得更多的表扬,从而造成人际关注过度。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妈妈不能接受教师反映的孩子的行为问题,所以孩子也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在游乐场里,当管理员阿姨说玩具不能那样摆时,他就不高兴了。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02

家长指导策略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减少过多的表扬和评价

社会价值感的获得是不稳定的,因为它来自别人的评价。家长过多的表扬和评价,会让幼儿的做事动机发生异化,导致动儿人际关注过度。

有一位老人非常喜欢清静,有一天,突然有一群孩子来到他家窗户下面玩,很吵,老人感到很烦。他采取的办法是:走出去告诉他们:“你们在这里玩,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为了感谢你们,我给你们每人3元。”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孩子们又来玩,他只给了他们每人1元,孩子们有点生气。第三天,老人什么也不给了。孩子们说:“老人不给钱,我们就不来玩了,不能给他带来快乐。”这个故事说明:玩是快乐的,玩就是孩子们的动机。因为老人的奖励,他们玩的动机发生了变化。当不再有钱作为奖励时,他们就不再来玩了。

幼儿做事本身就可以获得价值感,感受到快乐。大人如果经常表扬幼儿。使幼儿产生为了得到表扬而做事的动机,容易把幼儿做事的动机功利化。所以在家庭生活中,要减少对幼儿过多的表扬和评价,更多地让幼儿在做事的过程中获得价值感和快乐的体验。

保持平常心,避免幼儿压力过大

     案例中,妈妈的完美主义给幼儿带来巨大的压力,对幼儿的成长是一种极大的伤害。这种心态直接让幼儿感觉自己不好,不被妈妈接纳。所以,建议妈妈要克服完美主义,保持平常心,既积极主动、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从容淡定,不苛求事事完美。

成长中的幼儿犯错误是正常的,要多看幼儿表现良好的行为,多肯定幼儿的努力和进步,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教师向家长反映孩子某方面的问题时,家长在孩子面前要配合教师,接纳孩子的问题。回家之后,可以安抚孩子:“我知道,你看到别人做得比你好,就觉得不舒服。”停顿一下,继续说:“但是,你不能破坏别人的作品,那是不对的。你破坏了菁菁的作品,她会很难过。”“如果你想做得和她一样好,咱们可以向她学习。”第一句话是对孩子情绪的安抚和表达妈妈对他的理解和接纳。第二句话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孩子明确规则,让孩子知道,破坏别人的作品是不对的;二是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体察作品被破坏后,菁菁会很难过。第三句话是一种引导,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想做得更好,咱们可以向她学习”。这才是克服攀比、努力提高自己的正确态度。

帮助幼儿减压

减压是一种矫正人际关注过度的有效方法。家长可以在家里用以下方式帮助孩子减压:

1.听a波音乐:研究表明,a波音乐是节拍在60-70、频率在8-14赫的音乐。当幼儿听a波音乐时,大脑内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内啡肽,它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情绪稳定,保持他进入右脑潜意识活动的积极状态、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能改变幼儿的睡眠质量,缓解幼儿的压力。所以,家长可以在网上下载这样的音乐,晚上和孩子一起听。

2.按摩:轻柔地给孩子按摩全身,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3.泡脚: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用温水给孩子泡脚,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让孩子很快进入梦乡。

4.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让横隔膜上下移动。由于吸气时横隔膜会下降,把脏器挤到下方,因此肚子会膨胀。吐气时横膈膜将会比平常上升、吐出较多易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这种深度呼吸运动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5.运动:每天接孩子回家之后,家长可以带孩子在小区里跑步、踢球,让孩子全身心地投人运动。当他全身微热、血流加快、呼吸加快时,压力就会得到释放。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引导幼儿*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大部分来源于网络,由小编整理编辑,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万家未来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家庭教育之《幼儿过度攀比怎么办》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