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星空灿烂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QzODAwMA==&mid=2650203559&idx=1&sn=c3ccafb6077f659829e5519a25d34923
这几年的家长培训,我很喜欢讲的一个题目就是绘本教学(虽然对于很多老师和家长来说,我最擅长的是讲评估)。从最开始的《牛津树》,到现在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以及孩子们所感兴趣的方面选择不同的绘本,再到以绘本为基础选择内容与孩子进行教学的培训过程中,会发现家长都很爱买书,这个要感谢国内的书,确实性价比很高,加上不时的促销,买书并不奢侈。在最近一期的《语言干预集训营》的直播课程中,十二节语言干预课程,绘本也是我的第一节课,可见它在我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培养的行为,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不断变化但是又一直陪伴的部分。坊间也有非常多的书,告诉家长如何养成孩子阅读的好习惯,一些公众号的文章也把阅读作为衡量“别人家的孩子”之所以厉害的其中一个因素。
那么,在有特殊教育需要,或者更具体一点,对于孤独症谱系儿童和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来说,阅读是不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呢?在进行培训以及和家长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在进行阅读这个项目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孩子拿着书,喜欢翻,但是仅仅喜欢翻的这个动作;孩子只喜欢看某本书的某几页或者某页的固定内容;孩子看到书,就喜欢认字,字都能够念,但是内容却并不理解等等。
所以,趁着现在我的工作债还稍微有一些喘息的时间,我们来聊聊绘本教学中的一些技巧,借此也来回答一些在教绘本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读者朋友们,我的设计是十个问与答的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分两期在公众号中与大家分享。如果有一些关于绘本教学的问题,我没有提到的,欢迎你在留言中写下来,那么我就攒够五个问题来一个号外,攒够五个问题再来一个号外。所以这期关于绘本教学问与答的内容一共最多四期内容。
提问者:星空半步的步步
回答者:苗苗老师
(其实都是我~~~哈哈)
步步: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使用绘本进行教学呢?
苗苗老师: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绘本的目的确实是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但是如果作为家长/老师,我们选择给孩子阅读绘本的目的就是教学,那么我们会失去很大一片天空,那就是阅读的过程。阅读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它不光是教孩子知识,同时也是大人和孩子互动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很多场景,让孩子加入到故事中,根据孩子的能力,让他/她和我们一起来阅读绘本。所以不管孩子评估的结果在哪里,只要他/她能够安坐,不抗拒和你在一起,会翻阅书籍,那么绘本“教学”就可以开始了。
步步:很多孩子就是坐不住啊,绘本刚拿到手里,孩子就跑了,或者不看,怎么办呢?
苗苗老师:任何行为的建立,都不能忘记强化物啊!如果孩子不具备坐下来的这个能力,那么我们就要先教他这个能力。很多时候,在教孩子一些行为的时候,因为这个行为不是桌面教学,所以我们就认为孩子就应该能够配合,或者我们都忘记了,还是可以用到辅助,强化,还是需要一步步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在孩子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的时候,左手拿着书,右手拿着“强化物”,快速的念一页故事里面的内容,例如:“哇,一条毛毛虫!”,然后给孩子吃一粒小饼干,“它在吃苹果”,又给孩子吃一粒小饼干。虽然一开始孩子是因为饼干留在你的身边,但是逐渐的,他/她是能够在你身边更久一点,也能过接受你在讲两句关于故事的内容后,再给他/她一粒小饼干了。(注:每一个行为的塑造和建立,都需要治疗师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设计,我这里只是希望提醒家长,不要以为他坐不住就觉得绘本还不可以开始教,我们也是可以强化孩子听故事的这个行为的)。
步步:那么对于刚开始配合听故事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他们选择什么样的绘本呢?
苗苗老师:从孩子的角度,我们要考虑三方面:(一)孩子的年龄;(二)孩子的兴趣;(三)孩子的能力。还是从孩子的角度,但是偏重“教学”一点的我们会考虑另外三个方面:(一)图画是否贴近生活;(二)图画是否清晰,内容明确;(三)图画的前后逻辑是否容易理解。
那么我来简单说明一下这些考虑的原因。首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决定了我们选择绘本的内容和难度级别,比如:对于2岁语言在萌芽状态的孩子来说,洞洞书类型的绘本就比较适合,因为内容明确,也方便找到相应的教学材料;对于3岁语言处在停不住状态的孩子来说,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就比较适合。第二,孩子的兴趣也是选择的关键,孩子喜欢海底生物,那么与这个内容相关的绘本,更容易得到孩子的注意力,也意味着你可以花更少的强化物,让他/她坐在你身边一起看长一点时间的绘本。在这里要注意,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题材,孩子也一样,不是好书他就要去看去学,先根据孩子的兴趣着手,更容易见到效果。第三,绘本的图片如果可以贴近孩子的生活,那么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你让他看见一个小朋友见到另一个小朋友开心地跑过去的内容,是比他看到一只小狗看到一只狗熊开心地跑过去的内容更容易在生活中模仿出来的。所以如果能找到人物为主的绘本(比如:我常年推荐的《牛津树》)就不要用太多以动物为主的绘本。第四,图画内容明确,可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去留意细节,例如:天上飘着白云,明确的一朵朵云就比没有云要好,因为多一个元素可以在讲故事中进行。最后一点就是,绘本书中图画的本身是不是比较容易用符合孩子语言能力的方式讲出来。在坊间很多绘本买回来后,比较常见的就是图画很好,可是文字很艰深,念给孩子听,有时大人都被文字闹得不知道该如何停顿。但是如果图片好的话,我们就可以调整内容,用孩子理解的语言讲给他/她听。所以绘本的选择,图片比文字要重要。
步步:一般应该在什么时候给孩子讲绘本呢?
苗苗老师:可能大家一听到绘本就想到睡前故事,睡前故事以平抚情绪、为睡觉做准备以及增进亲子关系为特色,因此,家中众多绘本中可以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重复性内容比较多的绘本作为睡前故事。而将一些孩子很喜欢的、会愿意主动参与讲的、可以有很多互动内容的绘本安排在白天或饭后的时间。这个还是要根据家庭的作息时间,每天如果可以安排一个20分钟的绘本时间,就会是一个很棒的开始。记住,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位置,有一个阅读绘本开始的音乐,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要开始进行绘本阅读了,这是从环境上,帮助孩子进入状态的一个很重要的准备。正如:上课会打铃,运动前要热身一样,都是告诉我们接下来要开始做什么事情了。
步步:给低龄小朋友应该怎样讲绘本呢?
苗苗老师:绘本教学其实是很好玩的,大人可以做到的是和孩子更多的互动。阅读的开始就是游戏的开始。所以低龄小朋友在讲绘本的时候,一定要准备一些小道具或者小卡片,让孩子能够加入到阅读中。比如:在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因为故事里面不断出现小蝌蚪,那么就可以给孩子准备相应数量的蝌蚪小卡片,每当故事念到蝌蚪的时候,孩子就可以把自己手里蝌蚪的卡片贴到书上。孩子的参与度提高,他/她的专注力才能够持续。就如同上小组课一样,听不懂,要等待但又不具备等待的能力,那么就很有可能会走神,会不配合,但是如果听得懂,不用等很长的时间就有事情做,而且是自己能够驾驭的,那么自然很多不配合的行为就会减少。总结一下,讲绘本一定要好玩,要让孩子参与到阅读中,这就是给低龄小朋友讲绘本时的重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烈儿老师幼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