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目送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

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导语

讲故事为什么比讲道理有更好的沟通效果?

什么是所谓的故事思维?

真理的良药为什么要用友善的糖衣包裹?


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写作业抓耳挠腮的样子吗?

身为父母的你,

有没有辅导孩子写作业气到吐血的经历?

如何把自己脑中的观点清晰表达出来,

让别人/孩子也明白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数学题……

 

树上一共有20只鸟,

第一次飞走了5只,

第二次飞走了4只,

问:现在树上的鸟比原来少了几只?

 

乍一眼看到这道题,我愣了一下。现在树上的鸟,是20-5-4=11只。原来是20只。现在树上的鸟比原来少——20-11=9只。

 

那不就是第一次飞走的5只

加上第二次飞走的4只嘛!

 

挺简单的题,但因为题目有点绕口,我这个文科生没能瞬间给出答案,实在惭愧。

 

同样的题目,如果用下图来解答是不是轻松些?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形态各异的鸟,大大小小,色彩斑斓,

共有二十只。

第一次飞走的五只用白圈勾出,

第二次飞走的四只用黄圈勾出。

所以少了的鸟,就是白圈加黄圈里的鸟,有九只。

 

文字是绕口的,图像是直观的。

 

讲一个故事,会帮助我们在脑中形成鲜明的图像,营造一种有趣、温馨、邀请的氛围。它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试图在传达一个信息,“请信任我”,往往能达到比讲道理更好的沟通效果。就像这道数学题。

 

想象一下,这道题从文字成功转向图像的经过:


一位父亲亲自披挂上阵,装扮成一只鸟,不惜劳累一次次爬上大树,用所有的力气努力飞给孩子看,而且每次飞完笑眯眯地看着孩子,看到孩子还没有懂,都说没关系,明天再飞。为了能让孩子真正自己理解题目,父亲坚持不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帮助孩子去理解这个题目,气喘吁吁还坚持不懈地飞给孩子看,直到孩子真正明白为止——这种父爱的感动,如何不叫人眼眶湿润。

 

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就是这个故事。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家长陪孩子做作业是时下一个热门公众话题,网络上流传着有很多这类笑话。4月27日晚,红枫客厅共读《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引起了在场十几个家庭的强烈共鸣。现场有些孩子不好意思说起父母陪作业的尴尬场面,而父母们(母亲居多)则坦陈陪孩子做作业常常不知所措,在陪与不陪之间犹豫忐忑。

 

回到那晚现场,选录几个精彩发言:


“高质量陪读”

 

看了绘本之后,我要调整一下前面说的坚定自己不陪读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对陪读的标准和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是逐字逐句地盯他,还是陪伴他、帮助他,换一个角度去理解孩子,找到合适的方法一个一个问题、难点去化解。看来要对孩子包容,帮助孩子真正理解和提高,完成高质量的陪读,而不是听之任之。

 

“陪伴的时机”

 

有时候要陪读,有时候不要陪读。重要的不是陪什么。陪什么,那是陪对象,对象化了。重要的是“时”。时,即时间、时机,掐住最恰当的时间点。这个时间是跟着人心走的。每个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最佳时机点,时机点恰当地切入进去,陪是有效果的。那个时机点不需要陪,你离开是有效果的。节点就在发生的时机问题,家长陪孩子,不是陪人,也不是陪写作业,而是陪这个时机。时机一旦分离掉,陪与不陪都失去作用。如果脱离时机点,家长和孩子互相责怪,就会矛盾丛生。所以要先抛弃人、事上的纠纷,孩子先安静下来,审视题目,真的做不出来,缓一缓,变通一下时机,也许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握时机需要察言观色,看事物的组合,看孩子的表现和态度,发现时机点,决定是帮忙还是不帮忙,否则会越帮越忙。

 

“作业的目的”

 

读书和作业是锻炼智慧,是陪练我的智慧打开,而不是我被书读了、被作业写了。人一认真、一专心,脑子、智慧就会打开,作业不是目的,而是你的陪练,成长的工具,不必计较作业会不会做、答案对不对、分数多少,智慧开了,不纠结结果,而结果自然而然都出来了。我们这么多年引导孩子也是这么做的,孩子的作业做得对的也是对的,做得错的也是对的,都往正面上来引导就对了。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陪!

 

“陪孩子是牺牲?”

 

曾有研究表明,人们会通过提出要求或设立目标,并让自己或身边亲近的人实现这些要求或目标,来获得一种对生活及周遭环境的控制感。陪孩子本身并不痛苦,可是当你带着潜意识里这种“牺牲精神”来“陪作业”的时候,你家那极度不领情、不配合的孩子自然成了活靶子。改变这种“受害者心理”,从两个角度努力:(1)孩子是我的孩子,他的成长不可逆,我不能以忙碌为借口缺席,陪伴的时光虽然累,但很快乐。(2)孩子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孩子,需要夫妻家人共同抚养。每一个抚养人都应该主动分担责任,做出实际行动。试试看,消解了“受害者心理”的闷气,你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还会不会轻易大发雷霆。

 

“终将分离的爱”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有意识“温和地把孩子从身边赶走”。亲子之间的爱以分离为目的,分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和幸福。健康成长的孩子,是成功与家庭分离的孩子,这样孩子内心和谐,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良好地发展自己潜能的倾向,富有创造性,独立自主,能够享受生活,有更高的现实成就。今天您托(带)着孩子飞,有朝一日他终要单飞,终能单飞,走向广阔的天地!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那晚,大家从陪伴孩子写作业这件事,

畅谈家庭教育的迷思与经验。

 

我们心中有满满的爱,

若不能正确地传达给对方,

多么可惜!

 

所以我还是想回到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本身,孩子从不懂这道数学题,到终于明白的这个过程,来谈谈“故事思维”这件事。

 

“故事思维”是我很喜欢的广播节目《冬吴同学会》中一期谈话的题目。其中吴伯凡说道:讲故事其实是提供一种场景,听故事的人很容易通过故事和在场的人达成“场景共识”。而场景共识又为“视野融合”提供了基础。

 

梁冬举了个例子:

 

他有个朋友是脸盲,新到一个单位,常给人傲慢无比的印象。梁冬问他的朋友:“我怎么能相信你是脸盲呢?还有个刘总也说自己脸盲,我怎么知道你不是在敷衍我。”朋友说,我给你讲个故事:

 

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回爸爸出差,一个星期回来,一开门,我马上站起来问:“你是谁?怎么有我们家钥匙?”我至今还记得爸爸的表情:没有生气,而是很绝望的。后来爸爸跟妈妈在悄悄嘀咕,说:“这个孩子有问题。”

 

梁冬说这个故事一下子把他给征服了,

他朋友是真脸盲。

 

故事的力量,在于它引入了丰富的元素,它拥有画面感,它有声音,很容易导致视野融合。

 

而从故事引发出来的“故事思维”,本质上是用一种很轻松的方式阐明前因后果。它巧妙利用了人的想象力,让人进入故事营造的场景中,又从这个场景跳脱出来,联想自己的生活,从而打通某个节点的顿悟。我曾经看不起故事,觉得太小儿科,但我从开始接触绘本起,就越来越感到:很多时候,讲故事比讲道理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讲故事更谦逊,它的姿态是平等分享的,而不是趾高气昂的;它是趣味横生的,而不是枯瘦干瘪的。

 

很多禅宗的公案不就是如此吗?

 

再进一步说:搭建“故事工厂”的“砖块”是文字、文学表达。同样一个意思,不一样的表述,调动的阅读感受将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想你”,不如说“我思念你”

“我思念你”,又不如说

“当阳光照在海面上,我思念你,

当月光洒在泉水上,我思念你”

来得摄人心魄。

 

《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作者运用了文学思维和诗性语言,穿梭在想象与现实间,叙说一个温情的故事。

 

你看,故事中的爸爸,穿上羽绒服就可以和鸟儿们并肩飞翔;鸟儿们又神奇地听懂了爸爸的指令,按部就班地集合……直到那道数学题出现之前,你都不清楚这对父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正是故事前半段童话般的叙述,在最后谜底揭开之际,我们刹那间恍然大悟,收获了巨大的感动。

 

正如作者魏捷自己所说:“我是用文学去表达的,文学能酝酿出真实的体验和心灵的愿望。把生活和想象融合在一起的文学表达,会产生一种魔力。它就像看不见的花香,能让你的生活更加有味道。它让我们用它的见解和理想去生活,去补充生活中没有的内容,去弥补生活中的过错,增添生活的趣味,这多么好!为了生活美好的味道,我和你都需要文学表达,更多的文学表达,换来彼此心意和情感的沟通。”

 

当看到图中儿子把他的小手,抚在爸爸鼓囊囊的肚皮上,为自己还是没明白感到气馁和愧疚,爸爸泛红的脸上依旧露出了笑容时,我也会心一笑。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我知道,文学语言与视觉语言的碰撞,

赋予了这个故事以独特韵味。

 






推荐

对刚刚提到的广播节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喜马拉雅搜索“冬吴同学会”,2019年4月30日那一期就是“故事思维”啦。

若想重温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的深读现场,听听其他家长为你辅导孩子支招,可点击左下方,付费9.9元观看视频~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 红枫家,欢迎你 ~



文章说明:本文基于红枫家特邀观察员、温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吴龙灿老师提供的现场快讯写成,感谢赐稿。红枫家竭诚欢迎更多的特邀观察员加入!让我们一起读最好的书,成就最好的自己。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烈儿老师幼学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新语绘 | 比讲道理沟通效果更好的是?读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