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爱意的礼物:戏剧遇上养老院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伴随着悠扬的歌声,仿佛回到了独属于自己的特别童年。
我们的童年,或是伙伴们相约一起爬树摘果子、或是在清凉的小河里摸鱼捉泥鳅、又或是在田间地头追逐打闹、……又或是浸润在大自然中,泥土、溪水、小草小花、阳光微风亦是有趣的玩伴。
后来,变化在悄然地发生着,孩子们的童年亦变得更加不一样。孩子们拥有了更多的玩具、更多元化的游乐场、更丰富的资源享用,而亘古不变的是爱。为了孩子,爸爸妈妈可以付出更多,只为更好地助力到孩子的成长。
为此爸爸妈妈开启了自己陌生而又熟悉的“戏剧之路”。爸爸妈妈相聚在一起,化身成为戏剧中的小猪、小天鹅、小鸭、小牙齿、卡梅拉等等,共同协商、共同排练,付出时间、精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呈现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戏剧”。
孩子正处于感官全息开放、心智极具吸收性的阶段,艺术和文化的滋养不可缺少。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想象力、意志力和创造力,需要从每天的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社区生活、社会环境中吸收到真正的营养,才能茁壮成长,爸爸妈妈呈现的戏剧给到孩子们更多。
而戏剧是什么?戏剧,是故事演绎的另一种方式,它融合了艺术、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如:舞蹈、音乐、美术等等,通过多方位的文学涵养来给孩子们呈现出一个立体的童话世界。
因拥有着一份温暖的爱意流淌,父母为孩子们付出着,以礼物的形式出现,呈现出精彩的戏剧。孩子们在创造性戏剧的熏染下,感受身边的美好、感受一份艺术审美的追求、感受沟通协商互助的友好、感受身心灵的滋养、对父母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熏染后的孩子们,再次地呈现这份文化的盛宴。在一次次的复演的过程中,一份自豪感被一次次的强化,一次次被爱意感染着,一次次尝试着解决问题、尝试着调整自己的方式来促进戏剧的顺利演出。于孩子,既是愉悦的体验、感受美好,亦是满怀爱意的游戏,沉浸其中乐不自知,艺术的熏染亦滋养着心田。
接下来,请欣赏孩子们表演的精彩戏剧吧~
《不一样的卡梅拉-我去寻找太阳》——小一班
《棒棒兔》——小二班
《肚子里的火车站》——小三班
《聪明的小酋长》——小四班
《月亮姐姐和嘟噜嘀嘟农场》——小五班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小六班
《小孔雀找朋友》——小七班
《咕曼学舞蹈》——中一班
《十二生肖》——中二班
《不一样的卡梅拉》——中三班
《石头汤》——中四班
《你别想让河马走开》——中五班
《我就是喜欢我》——中六班
《大禹治水》——大一班
《拔萝卜》——大二班
《青青的祈祷》——大三班
《老鼠嫁女》——大四班
《牙齿王国保卫战》——大五班
当戏剧遇上了社区养老院,老人们内心的欢喜油然而生。看到一个个候场的”小演员们“那绽放的笑脸,仿佛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老人们的内心在发生些什么。
看到孩子们在台上稚嫩而又认真的表演的那一刻,满怀慈爱的爷爷奶奶的脸上写满了“诧异”“惊喜”“欢欣”等等,嘴角不自觉上扬着,心里亦是不自主地在想“这真是一群了不得的孩子呀”。
台下的爷爷奶奶们年事已高,日常的自己很难专注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而孩子们的精彩表演似乎变得不一样,爷爷奶奶仿佛忘却琐碎的事物,专注于欣赏、在不自主中鼓起掌来、不自主的会心一笑,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喜欢和对孩子们表演的认可。
看到”小演员“下台来,此时此刻年迈的奶奶仿佛化身成为了”小迷妹“,满怀激动地牵住孩子的小手,和孩子们诉说着什么、表达着什么。
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精彩的戏剧慢慢落下帷幕,孩子们亦需收拾收拾离开了。意犹未尽的爷爷奶奶们不舍地和孩子们”挥手“说再见,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感受到更多的欢喜、感受到生命的延续。
养老院中,孩子们的到来给爷爷奶奶们带来了一份不一样的活跃,不一样的生命的滋养,浓浓的爱意在流淌。而孩子们亦在和老人的相处中感受到生命的链接,在为老人们表演戏剧时,收获满心的愉悦与自豪,在老人的身边感受分享的愉悦,学会分享、学会关爱老人,在心中亦种下一颗”关怀老人“的种子。
而这些美好会一直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伴随着养老院的老人们,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
北京市昌平区小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