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手足口病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手足口病疫情风险从低风险升级为中风险。
虽说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已不是新病种,但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也只是“知其一二”的状态,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有哪些?
一
得过手足口,还会再得吗?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重复患病的最重要原因是: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通俗的说就是,每年它都换着样子来,我们的免疫系统没办法精准对抗!
二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吗?
这两种疾病的共同点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病疾病,均需要到医院就诊,严格按照隔离要求,合理治疗。
三
没去哪儿,怎么也得病了呢?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流行病学的机制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大要素来解读。
1
传染源
患病幼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很高。
2
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重要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物、物品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3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成人少见,在抵抗力下降时也会罹患,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重点来了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很广,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接触了病原体的机会很多,如未及时做好清洗,就很有可能把病毒传播给孩子。
四
接种过手足口疫苗还会患病吗?
1
仍会有患病的几率
因为目前只有EV-A71型灭活疫苗,而该疫苗只能预防EV-A71感染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种(型)的病毒没有预防作用。
2
那为什么还要打疫苗?
因为“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所以打了预防针可以有效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从而保障生命。
五
得了手足口病要隔离多久?
很多孩子过了急性期,症状均会消退,不发烧也没疹子了,在家里生龙活虎,是不是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去上学了呢?
1
因患儿体内病毒排出的时间可持续1~2周,所以隔离时间要等到无发热及所有疱疹结痂后才能结束。
根据深圳市卫健委和教育局相关文件规定:
手足口病隔离时间为2周;
疱疹性咽峡炎的隔离时间为10天。
预 防 宝 典
正确洗手,不吃生食;
居室清洁,勤换勤洗;
流行季少去人多处,避免接触患儿;
发热、咽痛或手足有疹等不适,应立即隔离,并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健康护幼 一齐行动
|
园所严格落实日常防控工作
认真执行晨检午检及每周消杀
部分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责任编辑:谢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