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素质决定幼儿教育的质量
教育发展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就是教师,尤其是教师自身具有的素质。幼儿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有效地保障学前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实现比较优质学前教育的重要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地阐述了要对执行幼儿教育的教师制定严格的资格标准,强化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升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依照法律,使幼儿教师的地位以及待遇得到全面落实,继而把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当作政府在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职责。
基于这种要求,北部新区实验幼儿园苏家坨园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在完成教育任务的同时,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贯穿了学期的始终,从专业素质提升到生活方式的改变,从业务能力的培养到个人品味的引导,帮助教师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目标。
幼儿园邀请北京市示范幼儿园考核专家小组成员国秀华老师为教师做专业培训。
邀请《幼儿发展评价手册》一书的作者白爱宝专家为老师做专业培训。
邀请专家对老师们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实践》的培训
邀请北师大奕阳教育专家为教师做“亲子阅读”的相关培训
同时,幼儿园积极为老师们开展提升个人素养,提高生活品质的培训
学习对花卉的欣赏
学会对咖啡的品评
了解蜡染的艺术
注重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仪态与仪表
提升厨艺,享受美食
结语 幼儿教师既能完成对孩子的个性塑造,又可以为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示范。只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才可能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并对幼儿教育工作充满热爱之情,能够为孩子付出爱心以及耐心,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幼儿园的教育品质的最外在的表现形式,又是幼儿园对于教育质量的有效保证,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具有比较科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规律的较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够比较有效地促使幼儿得到身心的发展,为幼儿终身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比较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