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环境创设的认知也逐渐展露新的姿态、视觉和方法,青年教师在环境创设展现新活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因此,集团十幼挖掘成熟教师有效的教育资源和经验,吸收青年教师的创新观念和方法,组成互助学习团队,通过互助培训、案例分析、环境观摩等活动提高教师环境创设能力,将幼儿探索轨迹、主题探究等展现在环境中,实现师幼共生探索轨迹,共创良好育人环境。
01.
教师互助培训,资源共享新方式
成熟教师在环境创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为带领青年教师进步,成熟教师赵淑平组织《如何在环创中体现孩子的探索轨迹》培训,引导教师发挥环境和材料的多元价值,着重讲解环境中呈现幼儿活动探索轨迹的方式方法,将教育活动、师幼共生环境、幼儿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良好适宜环境的构建,实现对幼儿发展的助力支持,形成以促进幼儿和教师成长为视角的园所环境。
02.
立足实际案例,融入教师新活力
案例分析的过程是教师转变观念、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教师们有针对性地选取班级中的主题活动环创、节日活动环创、自然角环创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在环境创设和改造创造的过程中,教师们交换新想法、交流经验,把创设环境当作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当作研究材料投放的过程、当作对儿童年龄特点解读的过程、当作活动拓展延伸行走的过程。
通过有效的改造和创造,班级内环境焕然一新,材料丰富的同时呈现幼儿多方参与的痕迹。
△ 节日活动环境
△ 班级主题环境
△ 自然角环境
03.
思考与解读,从环境观摩学习开始
在观摩中展示,在分享中成长。我园组织自然角环境观摩评比活动,各班教师从教育理念、区角特色、内容设计、表现形式、空间利用、整体规划等层面对自然角环境创设作了详细的介绍。教师们手拿环境评价表,一边聆听、一边观看、一边记录,从儿童视角对环境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解读。
04.
课题成果齐分享,以研促教励成长
课题研究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让教师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因此,集团十幼开展课题《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的策略与实践研究》成果经验分享活动,向教师们展示了课题成果:科学环境创设指引与幼儿的探究兴趣。详细讲解了科学区与自然角的材料投放、空间设置、问题情境创设、布置要点等,实现以科学环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在研究中学习,以课题成果为催化剂,真正实现教研助推教师成长。
/
环境中的一景一物
都是教师内在的教育观念和专业能力的外显
最有效的教育全都发生在无声无息中
教育终究是日复一日中的耳濡目染
环境和材料在被流连忘返的互动过程中
滋养出生命力和创造力
所以我们要重视时时刻刻身处的环境
教师和孩子共同创造出各种教育场所
让空间更为教师和幼儿的发展所用
– End –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文|钟丹丹
图|梁明丽
编辑|陈静珊
审核|凌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