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一样,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这条路最穷的人夜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
阅读图书,不仅是当下生活的需求,也是未来生活的准备。于教师而言,阅读是实现教书育人这一重任的重要途径。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丰富教师教育理论,启迪教育智慧,切实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新安都市茗荟幼儿园老师开展了“共读、共享、共成长”交流研讨活动。
活动前期,教师根据研讨的主题,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大家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交流中启迪智慧,为分享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伊始,伴随着有趣的奥尔夫音乐,活动就此拉开帷幕!
有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及实践经验,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各抒己见,畅谈交流,从幼儿常规意识的培养、幼儿专注力的养成、组织教学活动的技巧等方面展开。
幼儿常规意识的培养
良好的常规是开展班级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常规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小班幼儿的常规意识有以下策略:
1.建立师幼感情基础;
2.教师以身试法,做好榜样作用;
3.分清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4.注重常规意识在幼儿心中的内化作用;
5.培养常规初期师幼共同管理 ,后期幼儿自主管理;
6.设置具有环境暗示作用的图文标识,避免采用直白的指令;
7.形成家庭、幼儿园和教师三方共同努力的家园合作模式。
幼儿专注力的养成
1.创设安静的环境,排除具有干扰的环境;
2.丰富教具及活动材料,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3.使用艺术性的语言,引起幼儿注意力和兴趣,如讲故事时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组织教学活动的技巧
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导入与材料投放存在很大的关系,组织教学活动有哪些小技巧呢?
1.利用幼儿好奇心进行活动导入,使用类似“猜一猜”的策略,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2.利用代入感进行活动导入,如以故事引发幼儿兴趣,发问,使幼儿代入角色。
3.采用具有阶段性的材料投放策略,材料的数量与种类都有意识地分阶段投放。
针对青年教师的分享,骨干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及点评,并从幼儿常规管理、儿童视角和区域活动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心得,给青年教师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话题讨论
教学干事王老师与老师们针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研讨:
1.针对你所在的班级,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2.投放区域材料时,您的策略是什么?
为展示团队合作精神,突显集体智慧,老师们自由组队。与此同时各组迸发奇思妙想,为自己的队伍取了个霸气、风趣又不失内涵的组名。
“生活带点绿”组:代表生活需要生机勃勃,努力生长,又不拘小节。
“维密超模”组:宣扬自律、刻苦、美丽的维密超模精神,大家都要努力“向上”。
老师们针对问题,展开热烈的交流、讨论,在交流中,老师们的想法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每组派出一名教师分享,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教师们从投放区域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如区域材料是否安全、卫生;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段特点;材料的层次性等。投放区域材料的策略,如师幼共同选择、准备材料及讨论材料的功用和玩法;观察儿童,根据孩子兴趣及能力,及时调整材料等策略。
最后,幼儿园负责人周老师及教学干事王老师做了相应的小结及提升,对老师们的执行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研讨中积极的发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提出了下一阶段的方向:教师要在站在孩子的角度,做一个会“玩”的老师!在一日生活中,进一步观察儿童,及时给予适当的支持,发现问题时及时调整策略。
本次交流研讨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共读、共享、共成长的过程中,教师们相互学习、思维碰撞,不仅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成长,更为高质量的幼儿一日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孩子的发展保驾护航!
– End –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文|王琪、梁洁
图|吴汶蔚
编辑|陈静珊
审核|尹维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