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十五幼园所环境优美、场地宽阔,拥有A、B两栋教学楼,18个教学班,9个户外大活动区分布在楼上楼下不同的方位。幼儿园倡导幼儿自主入园,熟悉自己的班级,熟悉所有活动场地,但是在日常活动中,大班、小班的孩子很少去B楼活动,中班的孩子也很少去A楼,幼儿园建筑总面积有12000多平方米,要让孩子完全熟悉是有困难的。在行政接待或是巡班中,也常常听到孩子们在讨论:“我想知道园长妈妈在哪个办公室?她每天会做些什么?我想知道李老师是哪个班的老师?我想知道幼儿园里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地方是哪里……”基于幼儿的需求,为了给幼儿营造家的氛围,幼儿园从幼儿实际出发,萌发了“自由活动日”这一个想法,来看看具体是怎样做的吧!
01
活动前的讨论
行政、教研组:哪些地方适合第一次开放?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教师人员如何安排?后勤人员如何配合?……
教师们:我们要如何分工?怎样观察孩子?开始音乐和结束音乐如何播放?哪些事情需要提醒孩子注意……
孩子们:我想去哪里玩?我想和谁一起去……
02
活动开始了
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发啦!
这是我最想来的地方。
今天我带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游戏。
亲爱的朋友,和你在一起真开心。
结束音乐响起,收拾玩具,回到班级。
03
活动后的分享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进行分享:
“我今天非常开心,去了不同的班级,发现他们的玩具和我们不一样。”
“我每个地方都想去,可是,有些地方人太多了,进不去?走来走去,时间就没有了,心里很郁闷。”
04
活动后,老师们也有话说
放学后,教研组带领各班级班主任开展及时、热烈的研讨,分享孩子们第一次活动中的趣事、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及下次活动的期望等等。
园长妈妈常说:“幼儿园应该满足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可以晒太阳、闻花香,可以奔跑、爬树、玩泥巴,可以画画和读书,有爱他们的、温暖的,可以与他们感同身受的、有经验的专业幼儿教师陪伴他们成长。” 本学期开展的“我是小主人–自由活动日”活动,正是建立在本园的教育理念之上。
“我是小主人–自由活动日”,不是一个单一的自由活动时间,而是让孩子们通过自由活动日以自己的方式去熟悉幼儿园内的人、事、物,掌握一些基本的求助方法,提升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获得自主的、快乐的发展。
1
END
1
素材|集团十五幼(黄金灵)
编辑|陈静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