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幼有所育”,要办好学前教育,首当其冲的是要有一支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集团幼儿园一直都注重教师队伍培养与提升,特别是通过园本培训切实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让培训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仅在4月8日到14日,短短六天中,集团一幼及其分园八幼、十二幼教师就参加了三场高效率的培训活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动活泼的培训现场吧!
镜头一:如何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4月9日的园本专题培训内容是《如何开展主题探究活动》,集团十二幼马艳芬执行园长以小班主题活动《豆豆》为例,帮助教师们理清主题探究活动的思路。
马园长结合具体活动、实例、图片帮助教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来预设主题网络图、主题目标、学习目标,如何选择有益于幼儿发展、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活动需要投放意图材料,真正做到让孩子在“玩中学”“自发地学”,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这次培训对于教师们特别是新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它有效地解决了教师们在开展主题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疑惑。
镜头二:音乐核心组天津学习二次培训
4月10日,三园全体教师在总园参加了音乐课题组成员天津学习的分享反馈。本次音乐培训是音乐课题组成员根据天津韩之云教授的音乐四大教学法培训内容,结合幼儿园的音乐课程进行的二次培训与反馈。
四大教学法包括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以及铃木教学法,我们常说的身体音阶就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体态律动。接下来教师们利用非洲鼓完成了节奏的敲击,感知了节奏的变换与趣味。
在柯达伊教学法点传授中,教师们合唱了一曲《小羊羔》,和声中,一半教师唱高音,一半教师唱低音,根据和声练习,教师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如何开展幼儿和声教学。
整场活动,教师们以轻松愉悦的节奏练习收获了音乐教育的要点,也体会了音乐的乐趣。最后,大家以拍打欢快节奏结束了本次培训。
镜头三:如何针对3—6岁的孩子开展科学教育
4月14日,教师们又一次聚集在总园,接受由海森高专家陈宇华教授带来的一场“针对3-6岁的孩子开展科学教育”的主题培训活动。
海森高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其核心理念就是让幼儿主动学习。在海森高的教学模式中,幼儿学习不再是大人向幼儿传授知识,而是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通过与人、材料、事件、思想的直接互动发现知识。活动由幼儿发起,建立在幼儿自发的好奇心之上,来完成幼儿主动参与式学习。
本次陈宇华教授和钱洪森教授分别以科学教育为抓手,对幼儿园如何开展科学活动做了详细的讲解,更是利用讨论、反思、游戏等多种形式向老师们阐述科学活动中如何支持幼儿进行科学探究。
下午,钱教授结合上午的讲课,对如何进行区角的观察记录和支持进行了讲述,提倡“做有准备的教师,玩有意图的游戏”。
让教师们更加清楚地学习到以下几点:如何支持幼儿科学活动的开展?何时可以介入支持?怎样支持?如何作区角观察记录?如何观察判断孩子的游戏水平?相信教师们在教育活动中有了更多的策略支持。
本周三场的培训活动,让教师们受益匪浅。教师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参加培训,体现了教师们不断追求自我提升的态度和决心。只要有所收获,那所有的付出也都值得,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们会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落实到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教师。
素材|集团一幼、八幼、十二幼
编辑|覃凤英(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