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为使全体教师吸取最新的教育理念,最大效益提升幼儿园二次培训的有效性,集团六幼及十四幼(建安新村幼儿园宝民分园)于2018年1月15日-25日开展了以“学习接力 芬芳共享”为主题的二次培训活动。活动形式新颖多样,有专题讲座、民间艺术分享、课例展示、学习研讨、成长分享等等。
课例展示
此次活动进行了《孙建国的心智奥尔夫培训》与《音乐教育与创意戏剧》的专题展示,共展示了12个音乐游戏与课例。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活动的精彩瞬间吧!
《孙建国的心智奥尔夫培训》
孙建国老师给教师们讲述了心智奥尔夫教育理念。之后,教师们通过一个个的课例展示,了解了洋葱教学法:立足本园原有音乐教育的实际以及幼儿原有的音乐素养,将所获拆分成若干部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进行教学。
活动一:《落叶》
音乐游戏《落叶》,用故事导入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三角铁、旋律、问答及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音乐,使整个活动游戏化、趣味化。
活动二:《魔盒》
《魔盒》中渗透着音乐元素。教师通过用绳子摆声音、用身体动作构造发音旋律的形式来组织“音高及发音练习”活动,新颖有趣。
活动三《地铁》
刘嘉琪老师通过简单的三条彩色绳索,结合日常地铁主题开展音乐游戏。
活动四:《三条鱼》
《三条鱼》实际上是“多声部音乐剧表演”。教师首先用动作表达音乐;接着一条鱼一声部,两条鱼是二声部,三条鱼是三声部,通过同时进行三声部的表演来表达音乐。
活动五:《转呀转呀》
《转呀转呀》是“音乐节奏”活动,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有节奏地走呼啦圈来表现音乐的节奏,“看得见的音乐,看得见的节奏”。
活动六:《找种子》
《找种子》主要渗透着“幼儿音乐试听能力”。将整个活动设计成一个游戏,幼儿在找种子的过程中通过听音的高低或正确与否来判断种子的位置。在游戏的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幼儿的音乐试听能力。
活动七:《大灰狼》
《大灰狼》能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游戏中,大灰狼说要值了谁谁就要立马躲起来。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反应能力,在第二阶段教师会特意看着小猪喊小猫。
活动八:《三把锁》
活动中教师将音乐的音量、长短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让音乐元素更加清晰可见,这样的形式幼儿也更易理解接受。
《音乐教育与创意戏剧》
音乐游戏与戏剧的结合实际上就是用语言、动作、舞蹈等形式来表达音乐,并将整个过程游戏化。这次的《音乐教育与创意戏剧》培训共展示了3个音乐游戏。
游戏一:《模拟动作》
在模仿动作、声音及情绪表情的过程中,幼儿的观察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在结尾熟悉后可渗透一些“方言”增加幼儿的戏剧性、趣味性。
游戏二《大西瓜》
游戏三《圆圈舞》
教师们借鉴专家圆圈舞“圆圈”的形式渗透到幼儿的舞蹈律动动作中,这样更易培养幼儿的能力。
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进行了3个专题培训讲座,分别是《儿童游戏的观察、评价组织》、《班主任领导力的提升》及《指南》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设计与实施。
专题讲座一:《儿童游戏的观察、评价组织》
李珊主任介绍了《英国指南》的制定标准、教育原理及价值,讲解了教师如何通过观察、评价及计划活动来支持引导每个孩子学习的过程,使教师们真正理解儿童教育的真谛,理解如何才能给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和引导。
专题讲座二:《班主任领导力的提升》
林惠丽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作为班主任,改如何与家长沟通、管理好班级事务、如何处理班级突发事件等。
研讨中潘园长提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幼儿园的园情不一样,借鉴经验及建议应结合本园本班的实际并且秉承“不逃避,主动承担”的意识,这样才能有效管理好团队、班级以及孩子。
专题讲座三:《指南》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设计与实施
林碧容老师从民间美术的区域划分及幼儿年龄特征讲述其区域的规划与设置,同时分享了两个民间艺术。
活动一《扎染》
教师们首先介绍了扎染的的方法,利用专门的扎染材料及油纸,先扎再染,示范扎染的效果。在场教师纷纷尝试了扎染了,觉得这种活动趣味性较强,可以进行专门的美术活动。
活动二《虎头帽》
虎头帽是北方较为出名的民间艺术。林璐曼老师认为这种北方的民间艺术在南方很少见,虎头帽还有新年吉祥的寓意,幼儿园应该继续传承。
学习研讨
幼儿的数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准备性学习,是幼儿初步建立数概念、形成逻辑思维循序渐进的关键期。教师应该把握住这一关键期,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数学教育。在园本培训“数学关键经验在晨会中的渗透”的学习研讨中,教师们重点从数学游戏、点名方式及其他数学关键经验的渗透来研讨。
数学游戏——《数字记忆游戏》
教师们展示了整个游戏的目的、游戏的层次及游戏延伸,培养了幼儿的记忆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点名方式》
点名的形式多样,应按照每个年龄段孩子的数学学习目标进行有目的点名,如小班的手口一致点数、中班的报数、大班的单双数点名或报数等等。其中还可加入按规律、节奏点名等等,提高挑战性,提升幼儿的兴趣。
《数学关键经验的渗透》
各级组经过研讨分享发现晨会还可以渗透序数、相邻数、倒数、单双数、日历上的日期、钟表的时间等等。
最后,曾园长、潘园长提出“由于各年级各班幼儿年龄特点及数学现有水平都不一致”,教师们在运用时应有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渗透。在渗透数学的过程中每一步应有目的、做到循序渐进,幼儿才能更易接受。
成长分享
在分享会上,不管是教师岗位还是后勤岗位的教职工,都打开了本学期的收获与成长之“门”。
其中,有发自内心成长喜悦的感人画面、有外出学习后专业能力提升的感想、有孩子成长的感动、有家园通力合作的典型事例,有团队协助的感悟等等。教师们共同分享着收获的快乐,品味着建安新村这个大家庭带给所有人的温暖与成长。
通过二次培训,全体教师都接触到了新知,开阔了新视野。这也是对外出学习的教师们的一次深刻总结和反思,使教师们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逐步提升业务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素材:集团六幼、集团十四幼(阳丽 潘敏茹)
编辑:叶诗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