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YING
太原市育英幼儿园
走进“中英学徒制
师资培训项目”
学习反思再提升
YU YING
对于“敬业、笃定、追求卓越”的育英人来说,
学习是内需,
更是追求专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广泛搭建平台,
深度开展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育英人化“埋头拉车”为“抬头看路”,
抓住每一次“勃发”的机会,
吸纳营养、加速奔跑。
培训简介
2021年3月16日至4月22日,在副园长韩琼的带领下,我园共四位教师深度参与到为期六周的中英项目线上培训中,借助每周二、四下午五个小时的时间参加线上培训,跟随国外专家学者学习讨论《专业技能与实践》《儿童发展与成长》《观察、考评和儿童规划》《反思》《培生资质实施和考评》《实施|观察|反思报告》等一系列的主题。
在培训过程中,几位老师积极发言,主动参与培训互动,在平台区留言提问。李炜老师带着原创手工作品——《会发声的小鼓》做了公开分享,聚焦不同材料如何支持幼儿对“声音”主题的探索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培训中大量的案例资源为我们老师提供了充分的观察解读幼儿的机会,引导老师在对幼儿行为做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剖析现象背后的成因,进而学会提供有效支持的方法,提高专业能力。
培训总结跟进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孩子的发展。我们经常会运用各种评价方式,但往往是教师单方进行评价,缺乏系统性,也没有权威性。其实在日常工作中,评价无处不在。
吃饭时,小朋友是否挑食;做操时,动作是否协调;集体环境中,幼儿的交往能力如何;和家长交流时,我们也常常说一些自己的观察到的问题及看法,孩子有哪些进步,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及建议,其实这就是评价评估。
2021
·
SPRING
EQUINOX
参加了中英培训后,给我们有很多启发,要把所学的和我们日常实践结合起来,大家可以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进行尝试,边实践边思考,推动我们教学实践,促进幼儿成长。
个人感悟分享
齐佳音老师就培训中所提到的“电子挂毯”式的观察笔记形式进行了分享,对观察中“全程跟踪”“全员参与”的形式表示认同,认为“观察儿童”是帮助儿童成长的一个非常直接,有力的方法,作为观察结果所呈现出的观察笔记,我们不应该让它停顿,滞留,被动的放在桌子上等候检查,而是应该拿出来互相学习,讨论,交流,碰撞,以便更好的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韩希老师认为,不管是在英国,还是在中国,我们“尊重儿童,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其实是相同,只是在评估方面有所差异。评价是观察儿童发展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有几点原则是一定要遵守的,那就是:“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宜的干预与支持方式,促进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
李炜老师认为不论何种评估,何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以及发展幼儿合作的技能。以儿童为本位,以经验为基础,以资源为依靠,以整合为肌理,实现幼儿及自我的成长。同时也对培训中提出的关于“老人带孩子”的问题,大家进行了讨论。反思我们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和帮助。
反思之后再出发
在教研最后,经过大家一番激烈的讨论和真诚的沟通,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以“量化评价”为内容,“质化发展”为目的,设计出了一份我们自己参考的幼儿英语掌握情况评估表。
该评估表对孩子的参与性,主动性,输入性,输出性等行为设计出四个评估等级,充分发挥家园配合的作用,以“老师评价”和“家长评价”为综合考量标准,充分尊重儿童的不同表现,用实际行动来体现这次中英线上培训对我们一线教师的帮助。
YUYING
编辑|李雯悦
责编 | 段宁莎
监制 | 王 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太原市育英幼儿园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










